APP下载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2019-02-0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氧气

张 赫

(吉林省吉林市急救中心,吉林 吉林 13200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极大增加了交通与建筑事故发生率,伤者数量与严重程度不断加剧,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致力于病情的有效缓解[1]。现选取60例患者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15例,年龄在5~49岁之间;疾病类型: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机器伤、脑干损伤以及脑挫裂伤。

1.2 方法

(1)调整缺氧状态:在休克期间,患者血液携氧能力比较弱,然而在组织细胞氧气量不足的情况下机体对增加对氧气的摄取量,为保持机体获得均衡的氧气供应需注入高浓度氧。若休克程度不明显,每分钟氧流量大约为3 L,肺泡没氧浓度会提升40%。患者休克程度达中度以上时,氧流量为每分钟5 L,氧浓度增加幅度控制在40~50%之间。将适量温水注入氧气湿化瓶中,以此可以确保氧气湿度,针对病情严重且呼吸受阻时,需保证排痰时效性,特殊情况下需进行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操作[2]。

(2)呼吸道畅通性的维持与强化:气体流动的基础在于保持呼吸道畅通,针对头颈部外伤与昏迷患者,因一时性口腔出血、呕吐等会导致气道受阻的情况,甚至会造成个体窒息死亡的情况,为此需要及时将呼吸道杂物清理干净或进行气管插管,根据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对呼吸功能进行充分优化,避免造成窒息或继发吸入性肺炎;为确保呼吸道通畅,需及时将口腔和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对呼吸节律性、深浅度变动情况进行密切观测;吸痰时,医护人员动作需尽量轻缓,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20 s,做好给氧护理工作。

(3)确保静脉通道不被挤压:构建通畅性输液通路的基础在于保持其不被挤压、不存在变形的情况,以此也能够进行快速的补充液体扩容扩血。

(4)心理护理:对于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变化幅度大且无规律,大量血液会在极短时间内丢失,面对无法预料的环境患者会因受到大型损伤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消极情绪,为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需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关怀与疏导,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

(5)安全转达:在现场紧急处理中需要纠正患者的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转至医院开展抢救;转运途中一旦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需立即进行就地复苏抢救;继续进行抗休克治疗,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持续给氧;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对病情做好评估共组,避免对体位造成损伤,为创面提供保护,将止血带使用时间认真记录下来。

2 结 果

全部患者中42例获得安全转运,院前急救成功率为86.67%,病死率为20.00%(12/60)。

3 讨 论

多发性创伤在临床上具有病情复杂、起病急促的特点,为致力于休克的快速缓解、并发症与死亡率的降低,不能对静脉通道造成挤压而使其变形。一般情况下,休克纠正效率和治疗时长呈明显的正比关系,如有延迟则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在临场抢救患者时,急救护士需要做到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确保多样化技术操作的精确性且具有充分的观察能力;针对开放性损伤失血所造成的 休克,需及时进行加压包扎与止血。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采用,有助于提高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失血性休克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失血性贫血
谨防过敏性休克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