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月、未足月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9-02-0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胎膜母婴胎儿

谢 燚

(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 柳州 545000)

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因感染、外伤、胎膜发育障碍、羊膜腔压力高所致,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若能够掌握良好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则能够有效的降低对胎膜早破孕妇母婴造成的不良损伤[1]。本文将探讨足月、未足月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 0 1 8 年6 月~2 0 1 9 年5 月 我 院 收 治 的4 0 例 足月分娩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40例非足月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9.5±4.9)岁,孕周为32~36周,平均孕周为(34.1±0.1)周;试验组年龄为25~35岁,平均年龄为(29.9±5.1)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1±0.1)周。

1.2 纳入标准

①均发生胎膜早破;②获得家属的知情。

1.3 排除标准

①无法积极配合完成研究;②患有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

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4 方法

孕妇入院后及时监测其体温、心率、血压监测及胎心情况,之后依据实际的监测结果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使孕妇卧床休息,确保其外阴部保持清洁。若胎膜早破时间已超过12h,则需要为其注射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孕妇的CRP水平及血常规进行检测。

试验组中对于无剖宫产指征者的产程进行全程评估,并于破膜2-12h内为孕妇注射缩宫素进行引产。

对照组中,若孕周未超过34周,则可对其使用宫缩抑制剂,以便能够有效的使孕周延长,之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以便促进胎儿胎肺成熟,对胎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若未出现胎儿窘迫或感染情况,则需要对其进行期待治疗;若破膜超过48 h仍未临产的孕妇,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终止妊娠,以避免发生感染。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孕妇的妊娠终止方式。

②两组母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③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10分者表示正常,7分及以下表示存在轻度窒息,4分以下表示存在重度窒息。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妊娠终止方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的妊娠终止方式比较

试验组孕妇顺产、助产、剖宫产例数分别为13例、3例与24例,占比分别为32.50%、7.50%与60.00%,对照组孕妇顺产、助产、剖宫产例数分别为16例、2例与22例,占比分别为40.00%、5.00%与55.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x2=0.597,P=0.742)。

2.2 两组母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x2=5.165,P=0.023)。

2.3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7.71±0.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9±0.26)分,差异显著(t=15.416,P=0.000)。

3 讨 论

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胎膜早破的发生与感染具有密切关联[2];同时通过其他的临床研究显示,胎膜早破也与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关联[3]。

依据实验数据显示,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而言,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并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较高,原因在于该类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并且体温及心率升高的程度较低,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对胎儿造成的不良损伤。而对于早产儿而言,由于其机体发育尚未完善,因而较易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针对上述不良情况,若能够有效的延长孕周,则能够有效的促进胎儿的发育,最终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升新生儿的Apgar评分[4]。

猜你喜欢

胎膜母婴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