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术与无痛人流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9-02-09乌兰花
乌兰花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人民医院(科尔沁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重要的补救措施,临床应用均有一定优缺点。随着人们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性观念的改变,临床接受流产术的女性增多,本研究为了探究无痛人流及药物流产临床应用价值,特于我院抽取62例终止早期妊娠产妇进行客观比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人工终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孕妇62例,根据产妇门诊序号进行分组,其中前31位设为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术,年龄在19岁~39岁,平均(26.58±1.24)岁,妊娠时间32 d~62 d。平均时间(46.52±3.21)d;后31位设为研究组,采用无痛人流术,年龄在18岁~39岁,平均(27.01±1.05)岁,妊娠时间34 d~60 d,平均时间(45.82±2.98)d,将两组孕妇入组时基线资料进行比对分析表具有比对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研究抽取的62例产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书面授权书;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实施;(2)均自愿要求终止早期妊娠;(3)均由伴侣陪同就医。排除标准:(1)既往有人工负压流吸宫及药物引流史产妇;(2)不符合手术指征的产妇;(3)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1.2 方法
两组产妇符合手术指征后开展手术治疗,要求产妇及监护人签署手术知情书;术前给予产妇常规的血压、体温、B超、内科等检查,明确早孕情况,对产妇阴道分泌物送检,若存在阴道炎症需于手术前3~5 d进行阴道冲洗干预,再行流产术;术前辅助产妇排空膀胱,针对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术后护理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对照组产妇实施药物流产术,手术前需产妇空腹服用25 mg米非司酮,每间隔12 h口服一次,持续服用2 d,于第3 d空腹口服0.6 mg的米索前列腺,关注产妇妊娠囊排出情况,针对排出困难的产妇开展清宫术干预;研究组产妇采用无痛人流治疗,取产妇膀胱截石位,及时建议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后开展手术治疗,采用0.05 mg/kg的芬太尼、2.0 mg/kg的丙泊酚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借助阴道窥阴器充分包括宫颈位置,进行宫颈消毒,辅助子宫探针了解子宫情况,选取合适的的宫颈扩张器扩张产妇的宫颈管,选取直径合适的吸管进行负压吸引干预,建议负压≤500 mmHg,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经孕囊吸引干净,术中嘱产妇卧床休息。
1.3 评价标准
(1)研究根据《妇科诊治指南》[1]中对流产的疗效界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
(2)比对两组产妇流产术手术出血量、腹痛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的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流产情况相较
对照组流产显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经统计学分析表有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手术情况相较
研究组产妇手术出血量、腹痛时间及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6.58±0.85)d、(4.15±0.61)d、(3.28±0.41)d;对照组对应时间(10.85±1.42)d、(7.43±0.74)d、(6.94±0.84)d,经统计学分析表有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常用的妊娠终止方式包括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两种;药物流产临床操作简单,药效起效较快,主要应用于对人工流产术存在恐惧抵触的产妇,采用药物引流术可一定程度缓解手术恐惧;但是临床使用弊端较大,药物对机体具有一定刺激,会介导产妇阴道流血时间延长、增加感染几率,同时药物流产质量得不到保障,针对部分药物流产无效的产妇需采用清宫术治疗[2]。无痛人流作为新型的人工流产术,于麻醉药物辅助下开展手术,缓解手术疼痛,临床操作简单,手术用时较短,继发感染的几率较低,流产完成度高,是临床首选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3]。
综上,无痛人流于早期终止妊娠中具有良好导向,手术安全性高,较比药物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