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射科临床护理风险与应对措施
2019-02-09陶小玲
陶小玲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50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医疗改革的发展和医疗保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医院看病治疗。紧张的医疗资源和患者治病求医的急迫性导致医患、护患关系恶化,容易出现纠纷事件,给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和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执行者,更容易在临床上与患者产生纠纷,引起护理风险。放射科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包括,ct、核磁、放疗等,这些都是辐射较大的,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大,需要护理,来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1]。临床研究发现,较好的护理,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意义,会差错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护理纠纷的发生较少。如何通过对放射科病人临床护理上存在的风险及诱因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放射科病人临床护理上存在的风险及诱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降低各种突发情况带来的风险,现将探讨体会报道如下:
1 放射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1.1 放射科
主要是为其他科室的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依据,科室业务量大,患者病情复杂,流动性大,检查项目多,结果要求细致,长时间高度集中精神的检查操作,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精神疲劳,容易造成操作失误或者检查部位出错等风险。
1.2 由于放射科是为全院所有科室提供检查报告
每天都要与所有的科室对接患者检查、报告等业务来往,业务量大、病情复杂,在业务清单打印传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引发检查错误或者延长检查时间。
1.3 由于放射科的环境特殊性
放射科的工作环境都是封闭且阴暗的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辐射性,长时间在此环境下工作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的应激心理。
1.4 放射科是医院最容易出现医患、护患纠纷的地方
由于放射科是为全院医疗诊断提供影响依据的地方,所有科室的患者检查诊断都是通过放射科进行的,工作量大,排队时间长,患者长时间等待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对于诊断结果的未知性以及恐慌容易造成情绪失控,而迁怒于执行操作的护理人员身上,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 有针对性的措施
2.1 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由于放射科工作量大,对工作的严谨程度要求高,所以必须要保证充足的人手才能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避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身心疲惫存在的护理风险
2.2 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能、法规、应及、心理等相关方面的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心理应激能力,以精湛的技艺规避存在的操作风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放射科的复杂工作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差别化管理,不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讲座,针对过往存在的护理风险案例进行分析交流,避免相似护理风险的发生。
2.3 规范护理操作,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回顾过往的护理风险资料,针对可能引发护理风险的因素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和应激措施,并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定时检查排除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建立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定岗位责任制和综合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与工作积极性,提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4 加强自我防护
护理风险既有来自于护理工作上存在的因素,也有患者情绪失控导致的护患纠纷。由于放射科的复杂环境和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和恐慌,容易造成患者将情绪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而放射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的保持克制,耐心安抚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避免和患者产生正面冲突。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放射科都存在护理工作难度大,护理风险多等因素,由于放射科主要工作是影响支持,护理安全往往没有引起工作者的重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差,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较为薄弱的环。[2]护理风险中不仅有患者自身的风险,还有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由于影响护理风险的源头较多,需要广大护理人员从各个环节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保障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而大量数据表明,放射科作为医院所有科室的服务单位,其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注重人文关怀,将诊断治疗中的安全防护与质量管控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放射检查的质量,避免护理失误与检查偏差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的几率,缓解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