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与调查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

2019-02-08郭建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宫腔内中重度电切术

高 爽,郭建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重庆 400042)

宫腔粘连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替代正常的子宫内膜,从而在宫腔内逐步形成不规则的粘连带。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的辅助下,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较为直观的完成宫腔形态的修复,这样的手术方式更有针对性。本文通过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40例,分析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对妊娠率的影响及分析其影响因素[1]。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最大40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在(26.11±3.45)岁,平均体重在(25.21±2.82)kg/m2,15例月经改变,11例不孕,14例反复流产。

1.2 方法

患者都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电切液为膨宫介质,利用宫腔镜评估宫腔形态、宫腔粘连的范围、性质等,根据“宫腔粘连中国分级评分标准[2]”进行分度,电极分离粘连组织,保护正常的子宫内膜。再采用环状电极将宫腔内的纤维瘢痕组织切除,暴露宫底部及输卵管开口,手术之后在宫腔内放置球囊支架一周,口服雌激素(戊酸雌二醇、6~9 mg/d)等。

1.3 统计学分析

将4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数据应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记录,行卡方检测,组间对比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妊娠情况

40例手术之后妊娠28例,妊娠率为70%,20例为自然受孕,8例胚胎移植。

2.2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对40例患者妊娠率的主要影响分析

表1证实,手术之后残留内膜面积、手术之后粘连程度、手术之后月经、宫腔多次操作都是影响妊娠率的主要原因(P<0.05)。

表1 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对40例患者妊娠率的主要影响分析

3 讨 论

宫腔粘连会让女性生育功能遭受严重危害,属于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宫腔手术次数的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以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继发不孕、反复流产等为主要特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式,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手术。月经量作为术后的判定指标之一,能够较好的反应子宫内膜的状态,手术之后月经量恢复的越好,妊娠几率就越高,同时在进行该项手术后,患者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状态,应该尽快的进行妊娠,可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宫腔操作,多次宫腔操作妊娠几率低于单次宫腔操作妊娠几率,是因为多次宫腔操作造成宫腔形态的改变,胚胎不好着床和发育[3]。

综上所述,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能够提高妊娠率,手术之后残留内膜面积、手术之后粘连程度、手术之后月经、宫腔多次操作都是影响妊娠率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宫腔内中重度电切术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试论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宫腔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负压吸宫术后B超提示宫腔内回声改变处理方法的探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彩超对宫腔内“T”型节育器异常的显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