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鳢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2019-02-08杨丽专刘付永忠李文卫骆伟德

中国水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乌鳢鱼塘越冬

文/杨丽专 刘付永忠 李文卫 骆伟德

乌鳢是广东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省内乌鳢养殖生产以池塘、水库、山塘为主,主要采用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三种生产模式。我中心通过在池塘进行养殖试验,以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目标,开展乌鳢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即乌鳢生态养殖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池塘条件

广州市伟德农业有限公司位于花都区炭步镇骆村,拥有池塘养殖面积400亩,2016年获得省级无公害基地认定,2017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健康示范场认证,2017年~2018年养殖乌鳢104亩。试验池塘面积10亩,池塘四周铺设有水泥护坡,日常保水深度1.5m,池底为泥沙质,池塘埋下岸坡度为1:2.5,并且配备1.5kW的增氧机四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交换好,无污染,水质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

(二)池塘清整

放养前池塘要干塘清理,除去野杂鱼类,清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并晒塘20天。放水时,进水口要用80目网片过滤,进水水深 50cm,进水后,用生石灰125kg/亩消毒。10天后药效消失,注水至60cm,施有机肥150kg/亩肥水两周,培育池塘浮游生物。

(三)鱼种放养

每年6月~8月开始,选择晴天放养无病无伤,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乌鳢幼鱼,规格15尾/斤,运输过程中要小心,防止伤害到鱼苗。购买回来的鱼苗还需要先用食盐水进行消毒,一般五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放苗前1天~2天要先试水,可挑选鲫鱼苗、罗非鱼苗等15尾~30尾,规格8朝左右,放入该池塘网箱养殖48h后观察鱼苗活力、存活等情况,池塘水经试水无毒后方可进行养殖。放养鱼苗时,供苗培育场在出苗前将水质理化指标调节至与养殖池塘水质相一致,放苗时温差不能超过3℃、pH差不能超过0.5。从种苗场购回鱼种,要把装有鱼种的塑料袋放在塘水里浸泡30分钟,让袋内外的温度基本一致再打开袋口,先将部分塘水灌入袋内,再慢慢把苗种倒出放入鱼塘中。放苗地点宜选在池塘的上风口处。乌鳢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2017年6月12日共放苗8万尾。

二、饲养管理

(一)投饲管理

养殖全程投喂丰华牌乌鳢饲料,总投喂量5400包(20kg/包),共计108000kg,要求饲料营养全面,新鲜,不变质,并根据鱼体大小保证适口。投饲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每天至少投喂2次,一次在上午9点左右,一次在下午3点左右;定质:选购营养全面,质量保证的乌鳢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28%左右;定量:饲料投喂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在个体重100g以前为鱼体重的3%~5%,100g以后为鱼体重的2%~3%。同时投喂的时候需要注意,如出现乌鳢抢食不激烈的情况,说明乌鳢已经吃饱了,这时候就可以停止喂食了,一般以乌鳢摄食达八成饱为宜;定位:投料位置要相对固定,便于乌鳢摄食。

表1 乌鳢生态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二)水质管理

使用微生物生态基调节水质,一般半个月左右调一次,中后期一星期一次。利用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对池塘底质含氮的有机物分解作用,以含蛋白质和碳源的草料作为介质,为菌类提供丰富的C、N、P等营养元素,从而促使池塘水质具有较好的菌相和藻相,池塘水质外在表现为“肥、活、嫩、爽”,从而达到池塘生态平衡的目的。养殖过程中勤开增氧机,保证溶解氧5mg/L以上,pH值6.5~8.0,水温15℃~30℃。

(三)鱼病防治

乌鳢食量较大,排出的粪便较多。所以在投喂后,应当及时地将食物残渣和粪便打捞清理干净,防止养殖池有机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氧化,从而污染水质。同时还需要对养殖池进行不定期地消毒,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可用浓度为15kg/亩生石灰全池泼洒,辅以微生物制剂(微生物生太基和生物絮团包),内服益生菌等。同时要检查养殖池中的水质,不定期地进行换水。乌鳢常见的病害有车轮虫病、小瓜虫病、诺卡氏菌病、出血性败血症等,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来治疗。同时对养殖池进行杀菌除虫,防治再一轮的感染。

(四)越冬管理

采用生态搭冬棚(塑料大棚)养殖模式越冬,主要使用微生物生态基调节水质,10月底搭冬棚过冬,到次年的4月。塑料棚土池越冬即在原有鱼塘上搭建越冬棚,保温且使棚内水温保持在乌鳢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方法。越冬棚,池面上用钢筋搭建人字形的棚架,棚顶离地面高度1.8m~2m,上面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外面压竹片,棚脚四周用泥土或沙袋压实。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水电方便的地方。越冬池最好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面积4亩~5亩,水深2m~2.5m,且每2亩越冬池塘配备增氧机一台。养殖全程使用微生物生态基调节水质,水质清爽,病害较少,一般半个月左右调水一次。搭冬棚过冬,可以在过冬期间促进乌鳢生长4两~7两左右,且完善养殖水处理系统建设,保证溶解氧5mg/L以上,水温15℃以上。另外越冬期间,安排专业人员每天检测鱼塘水质,关注鱼塘动态。检测参数主要有水温、气温、棚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氮、pH、硫化物等,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可以随时了解乌鳢越冬鱼塘的水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乌鳢安全越冬。

(五)日常管理

安排专职人员做好水质、投饵、用药等日常管理记录。并坚持早、中、晚巡塘,注意观察水色、鱼的活力、增氧机是否正常使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试验结果

(一)收获情况

2017年6月放苗至2018年8月收货,养殖13个月,平均规格达到1000g以上,总产量71643kg,平均亩产7164.3kg,总投喂量108000kg,饵料系数1.56。

(二)效益分析

10亩塘,总产量71643kg,平均亩产7164.3kg,总收入1461520元,平均亩收入146152元。总生产成本1038800元,其中苗种成本120000元,饲料成本820800元,水电费15000元,人工成本70000元,药品、调水剂等成本13000元。净利润:422720元,平均亩利润42272元。详见表1。

四、总结

本技术依托在巨菌草发酵技术基础上的“微生物生态基”,从池塘底质改良开始,最终恢复池塘的健康水产养殖环境。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是微生物生态基和生物絮团包,主要菌群种类有生物酶、小肽、微量元素、缓释碳源、微生物附着物、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天然矿物质等,使用时间为14天~30天。

使用微生物生态基调水技术具有水质优、鱼病少、用料省、卖相好、肉质靓、效益高等优点。在同等养殖条件下,使用微生物生态基的池塘水质优良,溶氧较高、减少增氧时间,节省电费;降低鱼病发生率,减少渔药的使用或不用药节省药费,成活率高;可提供大量天然饵料,节省饲料,或者是投喂同等饲料情况下,总产量提高,相对成本降低;提高了鱼塘利用率;具有降低养殖成本、方便、省人工、省时间的优点,缺点是养殖后期使用时间不长,微生物生态基调水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整体养殖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乌鳢鱼塘越冬
乌鳢池塘网箱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乌鳢和金黄色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鱼塘的面积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蛭越冬技术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