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世明代宁夏旧方志整理及其数字化研究

2019-02-08周庆鹏张玉梅

民族艺林 2019年4期
关键词:固原志书方志

周庆鹏,张玉梅

(宁夏旅游学校;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又大漠怀抱,黄河天堑,长城拱卫和兰山屏障,历代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西陲要防”“屏蔽关峡”“门户兰会”的战略地位。明代,宁夏是边境防御前锋,没有设府州一级地方政权建制,只有卫所军事建制[1]。虽然如此,宁夏的文化建设却非常繁荣,为后人留下了浓厚的文化遗产。宋代修有《安定图志》,元代修有《开成府志》。明清宁夏各府、州、县的修志已渐成风气,各种志书先后涌现,“无县无志”。存世宁夏的旧方志主要成书于明、清两代,下及民国时期。据专家统计,传世为33种。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珍贵的文献却记载了宁夏的沧桑变化和历史发展进程,详细反映了宁夏各民族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保护好、传承好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对弘扬宁夏历史文化、彰显文献自身的文化价值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利用这些珍贵文献,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存世明代宁夏的几部志书的整理状况进行析论,从而引出对其数字化整理的必要性。

一、存世明代宁夏旧方志状况

存世明代旧方志志书共有6部,其中4部为涉及宁夏镇地域范围,2部涉及固原镇地域范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在宁夏历史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1 存世明代宁夏旧方志汇总表

二、存世明代宁夏旧方志整理状况

(一)(弘治)《宁夏新志》

著录:《陇右方志录》对该志有著录。骆兆平在《天一阁藏明代方志考录》中对该志的成书时间、志书内容、版本流传等情况加以扼要介绍。《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新编天一阁书目》对该书进行著录或提要。《方志与宁夏》中文章《宁夏历代修志综览》进行了综述。研究: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上)》,高树榆《宁夏方志考》《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王桂云《银川方志述略》等文扼要介绍志书的修撰情况。胡迅雷《〈弘治宁夏新志〉成书年代考》一文,考证了作者生平,并深入分析志书的史料价值。还有著者结合该志书与同时期的其他古籍,对宁夏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陈健玲《〈弘治宁夏新志〉考》一文介绍了著者、编纂目的及体例,分析其史料价值。

点校:2010年12月,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宗兴签注的《弘治宁夏新志》,是影印天一阁为底本进行注释、校勘,为学者利用提供了便利。

影印:甘肃图书馆、宁夏大学分别于1959年、1963年抄录天一阁刻本《弘治宁夏新志》。1988年6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由吴忠礼主编的《宁夏历代方志萃编》收印该志。宁夏图书馆编辑《宁夏地方志丛刊》、1990年上海书店出版的《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等进行了影印。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二)(嘉靖)《固原州志》

著录:《陇右方志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稀见地方志提要》《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对该志进行了著录或提要。《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对其传世情况及志书内容有简介。

研究:高树榆《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有著录或提要式介绍。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下)》提要介绍了该志。牛达生、牛春生《明代两种〈固原州志〉及其史料价值》对该志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胡迅雷《杨经与〈嘉靖固原州志〉》扼要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事迹,并简要分析了志书的内容及研究价值。薛正昌《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八章《明清固原地方志书与文化》《地方志与宁夏历史文化(下)》《明代宁夏与固原两大军镇的地方志及其特点》记述了该志对固原文化的研究价值,并在撰写方法方面与(万历)《固原州志》进行了对比。

点校:1985年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牛达生、牛春生校勘的《嘉靖、万历固原州志》整理研究成果。

影印:2003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三辑《甘肃藏区及涉藏方志》对此进行了影印。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三)(嘉靖)《宁夏新志》

著录:张维《陇右方志录》对该志进行过著录。骆兆平在《天一阁藏明代方志考录》中对该志的成书时间、志书内容、版本流传等情况加以扼要介绍。《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新编天一阁书目》《稀见地方志提要》对该书进行了著录或提要。《方志与宁夏》中文章《宁夏历代修志综览》进行了综述。

研究:陈明猷《明代中叶的宁夏经济——读《嘉靖宁夏新志》札记之一》《嘉靖〈宁夏新志〉的史料价值》等,对该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朱洁的《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上)》,高树榆的《宁夏方志考》《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王桂云的《银川方志述略》等文介绍了志书的基本情况。胡迅雷的《〈嘉靖宁夏新志〉勘误一则》《管律与〈嘉靖宁夏新志〉》《杨守礼与宁夏》等文深入分析研究了志书的史料价值。余振贵的《评宁夏旧志有关回族记述的史料价值》是与回族有关的史料记载。杨焕的《〈嘉靖宁夏新志〉与明代宁夏社会》从民俗、民风、宗教、商业等角度解析了明代宁夏的生活。

点校:1982年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明猷校勘的《嘉靖宁夏新志》的整理研究成果。

影印:甘肃图书馆于1959年抄录天一阁刻本《嘉靖宁夏新志》。196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藏刻本,并编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982年,上海古籍书店重印。《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三辑《甘肃藏区及涉藏方志》影印。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四)(正统)《宁夏志》

著录:张维1932年编《陇右方志录》时据(乾隆)《宁夏府志》所载内容,对《宁夏志》有著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对该志进行了著录或提要。此外,《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下编《东传方志总目》也进行了著录。[2]

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撰文研究《宁夏志》。吴忠礼《日本藏孤本明〈宁夏志〉考评》(上、下)系统地评述了该志的情况,徐庄《一部研究宁夏史地的力作——评吴忠礼〈宁夏志笺证〉》一文,对吴忠礼先生的整理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上)》,高树榆《宁夏方志考》《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为〈正统〉宁夏志正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王桂云《银川方志述略》等文对《宁夏志》进行过扼要介绍。薛正昌《朱与〈宁夏志〉》《地方志书与宁夏历史文化(上)》《明代宁夏与固原两大军镇的地方志书及其特点》等文从各个角度对志书进行了探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点校:1996年出版三十万字的(宣德)《宁夏志笺证》研究成果(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除“笺证”外,增加了《附录》内容,包括:一、日本藏孤本明刊《宁夏志》考评;二、明代宁夏历代朱氏亲王简表;三、明代宁夏庆藩郡王简表。从此万历重刻《宁夏志》开始在国内面世。这些成果的面世,标志着《宁夏志》的整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日本学者对中国方志中有关物产方面的资料都很重视,有一系列的方志物产资料汇编传世。这种资料汇编当作是日本学者对中国方志资料的一种整理活动。松冈玄达于日本中御门天皇正德四年(1714年)在其《再续州府县志摘录》中删抄《宁夏志》卷上《土产》的部分内容,是目前所知海外最早利用《宁夏志》者。

影印:1984年经过宁夏历史学家吴忠礼先生联系,并得到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西田龙雄先生的帮助,将重刻本的复印件寄给作者。吴忠礼先生得到《宁夏志》复印件后,将复印本收入自己于1988年6月主编的《宁夏历代方志萃编》中(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五)(万历)《固原州志》

著录:《陇右方志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稀见地方志提要》《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对该志进行著录或提要。

研究:高树榆《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有著录或提要式介绍。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下)》提要介绍了该志。牛达生、牛春生《明代两种〈固原州志〉及其史料价值》对该志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薛正昌《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八章《明清固原地方志书与文化》《地方志与宁夏历史文化(下)》《明代宁夏与固原两大军镇的地方志及其特点》记述了该志对固原文化的研究价值,并在撰写方法方面与(嘉靖)《固原州志》进行了对比。

点校:1985年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牛达生、牛春生校勘的《嘉靖、万历固原州志》整理研究成果。点校本附录了《宣统固原州志》等志书中涉及刘敏宽、董国光的生平资料及牛春生、牛达生撰《明代〈固原州志〉及其史料价值》一文。

影印: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六)(万历)《朔方新志》

著录:《陇右方志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甘肃省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对该志有著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提要著录。《方志与宁夏》中文章《宁夏历代修志综览》进行了简单介绍。

研究: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上)》,高树榆《宁夏方志考》《宁夏方志录》《宁夏方志述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述评》,王桂云《银川方志述略》等文介绍了志书的基本情况。陈健玲《万历〈朔方新志〉考》对该志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薛正昌《明代宁夏与固原两大军镇的地方志书及其特点》一文对各志书从各方面进行了比勘。

点校:2015年10月,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范宗兴校注的《万历朔方新志》整理研究成果,校注者依照古代修志惯例,保留明万历以后至清初原始资料,并遵循今人对原志名称谓习惯,将校注本定名为《增补万历朔方新志校注》。因原志卷下分目、细目繁多,部分层次不清,为了方便查阅,校注本在保持原志基本体例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以序号、黑体和楷体标明不同目级层次,以求结构清晰。该校注本据“故宫珍本丛刊”,并参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影印本[2]。

影印:1988年6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由吴忠礼主编的《宁夏历代方志萃编》收印该志。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地方志丛刊》,1990年兰州市古籍书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2001年海南出版社《故宫珍本丛刊》等丛书,对该志书进行了影印。2016年10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及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朔方文库》均收印该志。

三、存世宁夏旧方志数字化整理的意义

明代存世宁夏旧方志的成果,为学者深入研究宁夏历史奠定了强有力的史料基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宁夏旧志整理、研究水平还较为落后,存在问题较多,如有的旧志影印所用底本非善本,有的旧志整理不符合规范等。而对存世宁夏旧方志的整理和研究只能根据影印本或点校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研究,尤其是版本研究造成影响。因此对这些珍贵文献采取紧急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为宁夏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便捷的史料查阅服务就显得非常紧迫。可喜的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旧方志进行数字化整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数字化是加快宁夏旧方志整理步伐的唯一途径

宁夏传统的旧方志整理工作是建立在耗费大量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基础上的,改变这种传统的文献整理方式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这些珍贵的旧志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宁夏旧方志的数字化整理将通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代替人力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旧志文献利用成本极大降低,其文献整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也会使得宁夏的古文献整理跟得上全国古籍数字化整理的步伐,旧方志整理工作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数字化为地方史志的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存世宁夏旧方志数字化信息容量巨大,如何能够快速从浩瀚的文献中检索到读者所需的知识,成为摆在学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宁夏的地方历史研究学者们在传统的文献查阅环境下,为了查阅某一个信息点,而翻阅浩如烟海的旧方志,耗时耗力,这就需要文献提供者们通过信息手段将古文献资料数字化,为学者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阅读环境,数字化整理旧方志将会给读者展现旧志原貌,从另一个角度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文献史料。此外,在旧方志的数字化环境下,既可以实现存世宁夏旧方志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又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术资源保障服务;既可以实现存世宁夏旧方志文献资源的快速检索,实现对旧方志古籍原貌的远程考察,又可以实现旧方志资源的优化重组和知识发现。所以说,对旧方志的数字化整理,对于史学界和图书馆界,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数字化将加快旧方志的抢救工作

传统旧方志的整理和出版,长期处于纸质出版的模式中,难以兼顾旧方志的整理质量和版本学价值,极大限制了旧方志工作的步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型出版物来建设一个涵盖旧方志的图像采集、数字资源管理、内容标引、按需出版、立体展示的集成业务系统,将旧方志文本与整理成果同时呈现给使用者,使得这些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的珍善本志书得以面世,可以提升旧方志开发的总体水平,使宁夏旧方志得到有效的抢救和利用。

(四)数字化将解决旧方志“藏”与“用”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存世宁夏旧方志文献存在着“藏”与“用”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图书馆界一直关注的话题。首先,宁夏旧志大都成书年代久远、保存环境不佳,导致破损现象极其严重,且旧志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因此抢救整理这些珍贵古籍从某种意义上有抢救古代文化的意义。其次,旧方志属于古籍范畴,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对旧方志的保护就是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宁夏旧方志的整理和研究也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数字化宁夏旧方志,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保护、继承和弘扬宁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方式。总之,只有对宁夏旧方志进行数字化整理才是当代宁夏古籍整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才是解决“藏”与“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猜你喜欢

固原志书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固原出土一枚汉代五铢压胜钱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