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9-02-07夏艳
夏艳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四大任务“强化政治认同”“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工匠精神”;从理想信念教育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作用,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风尚六个方面提出如何加强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学生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了理想信念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发挥的重大价值。他指出,“理想信念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弄透理性信念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一、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总体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还是薄弱,与“新时代”“高质量”吻合度不高,社会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为迫切。在如何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还缺乏热情和应有的政治与责任担当。因此,只有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通过一代代职教学子的接力奋斗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光荣伟大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因此,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政治认同
作为公民,对国家和对党的认同应是高度一致的,因此热爱党和热爱国家要统一起来,在政治思想上引导学生听党的话、跟党的指示走,从而为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尤其是高职学校在中国历史、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加深对中国革命史的了解,以及对中共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上,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
2.树立远大理想
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主力军之一就是职业院校学生,因此要使他们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伟大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让其立志成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要把個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事业,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
3.坚定“四个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信念更加坚定。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使高职学生树立“四个自信”,从而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增强理论自信;应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用70年来国家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这些有助于帮助学生不断树立理想信念,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4.弘扬工匠精神
专业、执著、敬业、守规、创新等,这就是我们说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阵地”和“摇篮”,要主动把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实践
1.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根据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目标,科学合理设计教育内容。要按照理想信念的形成机制,运用学生可接受的、形象化的方式,能够使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润物无声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依据和精神信仰。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只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要将学习与思考、行动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融于社会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2.发挥好思想政治课堂主渠道作用
在全国高校关于思想政治的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的这个主渠道,在亲和力和针对性上要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以及期待,而对于其他各类课程要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做到课程思想政治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结合,在内容上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增加比重,帮助学生形成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
3.发挥党的领导及教师的垂范作用
教师必须提升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践行者,对学生发挥垂范作用。另外,年龄在15~21岁之间的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品德养成方面的“关键人”,教师如果在各个方面都能精益求精、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工匠型”人才。
4.运用好校史等校内特有教育资源
校史资源来自于学校自身的累积,与学校的成长命运息息相关,是其他教育素材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校史中所包含的教育素材能够促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全新的教育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比于课堂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模式,校史教育的独特优势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
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职业学校的重要课题,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智造”,这更需要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钻研创新的职业精神和精湛技艺、高超技能的大国工匠。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造就“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新时代职业人才,正逢其时。
作为社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对其自身人格的健全、品德的完善、自我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还关系到社会生产的进程。而当前,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主观上浅析,这是由于存在教育的功利性以及对技能实用性的过分强调导致的,从客观上浅析,是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和以及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因此,在进行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必须创新培育手段,可以充分地运用丰富的校史资源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能够以先辈、师长和校友为榜样,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觉悟,强化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为实现国家强、民族兴、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而努力学习。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理想信念的形成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和完善需要通過活动来加强,使其内化,这就需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辅助实现。比如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较强的教育活动等,用理想信念的价值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实现理想信念。在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时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实践活动育人。
6.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教育
学校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主体,但最终落实还是在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家风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要注重家风教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是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引路人。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模样。因此,家长们要树立榜样,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和“示范者”。
7.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良好的社会风尚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和行业特点提出本行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促使理想信念转化为公民日常生活规则。同时,大力发挥媒体的媒介教育作用,营造一个向善、向美、向上的社会风气与良好氛围,使得每一位职校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都成为自觉践行理想信念的表率。
参考文献:
[1]庄西真.站在高处想到深处做在实处——职业学校如何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 2018-06-26.
[2]杨明.领导干部的家庭美德[N].光明日报,2018- 04-23.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