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的思考
2019-02-06魏秀红
魏秀红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施了20多年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日益显示出其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一面,不利于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加以改革。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2017年11月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当前现状
葫芦岛市从2016年5月10日起在全市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工作。经过试点和探索,葫芦岛市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工作进展平稳,初见成效。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411家企业,累计1319项标准,涵盖1830种产品进行了自我声明公开。其中,公开国家标准327项,行业标准153项,地方标准5项,企业标准834项。2019年上半年,新增标准188项,其中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5项,企业标准174项。
二、存在问题
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符合国务院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要求,是推进质量监管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对于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制度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真正给企业松了绑,参与企业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但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一些新的问题又逐步显现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自我声明方面
一是企业公开产品标准信息不全。有些企业对于自主制定的企业标准进行了公开,却没有将企业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进行公开。
二是参与公开标准的企业数量不全。在平台公开的企业与实际企业数量出入较大。有的新开办企业不知道有标准公开声明这样的规定和要求,不知道標准公开声明的途径和方法。
三是企业主观原因不愿意公开。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标准涉及商业秘密、专利、知识产权等敏感信息,企业不愿公开。
四是企业公开的标准质量不高。这也是新制度实施以来,暴露出来的最突出问题。2016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对平台中200份企业标准进行了随机抽查,占全省公开企业标准3.14%。未发现问题的标准2份,占1%;存在问题的标准198份,占99%;其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共计980个,平均每个标准4.9个。2017年,葫芦岛市对平台上31项企业标准进行了随机抽查。有效无需修改的0项;有效建议修改的28项,占抽样数的90.32%;无效的3项,占抽样数的9.68%。通过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虽然大部分标准基本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问题主要集中在标准编写格式不规范,引用文件或资料不规范等瑕疵性问题上,不会直接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普遍存在的标准编制水平低、标准化人才缺失、标准化工作基础薄弱等问题。
(二)政府监督管理方面
一是监督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新《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执行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的,还应当公开产品、服务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但对于什么样的企业标准可以仅公开产品、服务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具体格式要求,还没有实施细则。对于涉密的企业标准应该如何进行公开,同样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二是标准化工作经费需要保障到位。目前,葫芦岛市在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影响了工作开展。
三是监管人员力量需要加强。因机构改革、人员轮岗等客观原因,市局、县、区局标准科股人员少、有工作经验的更少。
四是专家队伍建设需要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各标准化研究院和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兼顾各行业领域,建设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思考建议
加强标准化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新《标准化法》宣传,大力宣传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及有关政策要求,引导企业主动自我声明公开标准,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业务的指导,对标准基础知识欠缺的企业组织培训和服务,提升企业编写产品标准的业务能力,力争做到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编写标准中的错误。
争取财政支持,保障工作经费。新《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市场监管总局的通知中也明确,鉴于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性、专业性强,涵盖领域广,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聘请专家的方式开展检查工作。依法、合规、有效地开展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急需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到位。
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形成标准化工作合力。现阶段,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政府层面权威高效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制定相关措施,解决跨部门、跨领域存在的标准化难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探索建立标准化服务机制,提供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各标准化研究院和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拥有各自领域内优秀的标准化工作专家,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完全可以胜任各自领域政府和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不同需求。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各标准化研究院和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参与到企业标准制定、审查、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和各类标准化人员培训工作中,以市场化的标准化服务为技术支撑,让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对提高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质量水平和规范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标准化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确立,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由政府主导式向市场主导式进行转变。转变的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新鲜事物和意料之外的各种问题,如何发现、破解这些难题,助力标准化改革事业顺利进行,是每一位基层标准化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主动学习、掌握标准化工作相关知识,提升业务工作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和政府监督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市场监管部门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不放死管”,也不能“只放不管”,要在放的前提下加强监管,最终实现企业自治。要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发挥第三方技术机构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企业、政府、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有效可行的监管模式,保障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取得成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参与标准化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标准的研发攻关,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标准化服务机制,不断拓展标准化产业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标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