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019-02-06吴秀立
吴秀立
直观上审视,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分属不同的职能范畴,前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职能实现,而后者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职能实现,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鸿沟。然而,立足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强调“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视角,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地内部联系:一方面,德育教育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素养支持。“德育”的核心在于道德教化,通过对小学生道德情操、人文修养的提升,实现校园文化文明和谐,从而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言语失范、违法行为等现象,规避潜在的人为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为学校顺利实施德育教育提供环境保障。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小学生行为守则等约束机制,刹住校内外歪风邪气入侵。
小学管理视阈下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要求的不断贯彻,学校教育层面也日渐提高了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但在小学管理范畴中,还存在一些难以根除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德育教育形式主义严重。从目前来看,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模式展开,除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外,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也强调对“德育资源”的发掘,但这种德育教育形式存在明显的理论传授特色,难以保障在德育实践方面的实效性。其二,德育教育实施不科学。客观上,“德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教育,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有赖于亲身体验,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说教式”教学,其形式单一、方法落后,无法激起小学生的兴趣。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小学管理中对于“安全管理”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如何規避物理风险”,诸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但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层面存在的潜在风险缺乏重视,例如,在校园中存在的各种“小团体组织”、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霸凌、校外人员对学生的胁迫等,更有甚者,认为学生一旦走出校门所发生危险,就不在学校安全管理范围之内,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在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全面性。
另一方面,教师安全管理意识较淡薄。包括火灾、地震等灾难性安全问题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会定期展开演练,但由于存在形式主义的特征,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并没有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在遇到安全风险是缺乏警惕性。
小学管理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治理措施
突出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从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摒弃长期以来“重视智育”的狭隘性,重新梳理“德育教育”为主导的认知。客观上,德育广泛地存在于学科内容之中,在加强学生德育理论传授的同时,还必须在校园、社会、家庭等各场景中提供实践平台,以促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形态。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可借助小学思政课程展开理论教学,加强“语数外”等跨学科下的德育融合,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班级管理、个人行为等方面加强检点,严格执行学生规范。
促进安全管理在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建设
校园文化包括小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及精神文明成果,它能够从宏观角度展现出“小学”作为办学机构的社会价值。其中,“校园安全”不仅是反馈校园风气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有关校园违纪违法现象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如“校园暴力”“意外伤害”“不当消费”等,此类问题直接表现出学校德育教育的失职,而在社会公众视角,则构成了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弊病。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不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因此小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治理、风气净化,从根本上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空间。
构建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并行机制
立足小学管理空间,以德育教育为发展方向、以安全管理为实践媒介,积极促成两者并行发展、相互渗透、有效融合的机制。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要加强小学管理的“民主化”建设,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事务中来,这样学生自身所受到的德育教育理念、标准、方法等可以得到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小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完善,将“单一主体”转型为“多元主体”,包括学生、家长、社区等相关人士,可从多个角度评价学校德育教育、安全管理成果,更好地发现不足并予以弥补。
总体而言,小学阶段既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以实现“三观”的正确引导,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环境,两者缺一不可。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管理中不能单纯地通过教育机制实现问题解决,还必须建立起符合小学生教育对象、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引进多元性评估主体,通过各方面协同治理,才能有效地实现小学管理目标。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