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果研究

2019-02-06池艳琼丁善敏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6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

池艳琼 丁善敏

摘   要:隨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以往的学习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的图书馆就需要基于原有的馆藏书资源,专门提供查询和利用信息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需要面对复杂的信息和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他们更加需要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信息素养表现在人们在科学技术上对知识的需求,还表现在人们面对信息时内心的状态以及素养,在信息寻求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提供保障,所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高校图书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素养教育  成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b)-0250-02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这让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然而大量信息的存在也会给人们带去一定的影响,要想正确、快速地从巨量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存在较大的难度,高校学生也存在这一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还能够促进学校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满足国家对生产力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出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获得需要的信息,还可以让他们有相应的信息能力,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所以,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共享空间的作用,促进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效果的提升。

1  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不足

1.1 缺乏健全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当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到信息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这方面进行培养的体系中也比较简陋。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很多高校都是设置了计算机课程,而对于整个信息资源的相关操作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在教师配置和课程设置上都存在不足,这就使得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够实现培养目标。

1.2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不足

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健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是确保其成功开展的基础,当前很多图书馆只是有简单的书籍文献资源和计算机检索设备,功能不够丰富。而信息共享空间就是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一起协作、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但是很多学校图书馆因为软硬件方面的不足,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1]。

2  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2.1 信息共享空间需要集各种信息服务于一体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其要比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其集中了各种信息服务,如,信息查询、参考咨询、科研服务、多媒体、小型研讨会、教学服务等,在这一空间中,用户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服务,可以是信息链中的一个点或者是面的服务,还能够是信息链的整体服务。所以,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他们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给学生提供培训服务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就是要给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那些不太懂得信息相关操作的用户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过程是需要进行训练以及培养的,也就是要加强他们的信息素养培训以及教育[2]。学校内的读者教育水平一般都比较高,所以,他们在信息能力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中的学习能力就会比较强,只需要对他们开展系统的或深入的指导,就能够促进他们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基于空间中提供的各种服务,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全面、深入的了解信息获取方式,这样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有效的进行解决。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基于信息共享空间,设置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课程的设置需要有科学性、针对性,例如,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就要进行调整。针对大一的学生,图书馆可以通过知识讲座和网上教学,对学生的基础信息素养进行培养;而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就可以对他们的信息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开展使用网络数字资源导航和对学生有关专业数据库检索能力进行培养的讲座;针对大四的学生,在课程方面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开展有关专业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写作知识的讲座等。

2.3 实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需要对共享空间中的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利用,促进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在线教学活动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不用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或者是互动协作,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是具有人性化以及互动性特点的[3]。将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连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基于多媒体教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对教学课时有限的问题进行解决,且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这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推行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创新能力。

2.4 对信息素养教育框架进行优化和完善

要促进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提升,就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互联网互动教学进行优化,对各种宣传推广方式进行全面的运用。进一步对主题活动、课堂教学、慕课系列、个人网络空间、各种软件进行全面的结合。第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要注重提升个性化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知识供给能力,要综合的了解读者的需求以及能力,进而进行有目的性的信息素养教育。第二,要对信息素养教育方式进行补充和丰富,要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在“互联网+”信息共享空间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对教育方式进行拓展,提升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第三,要加强对相关平台的开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微课慕课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自主进行学习,促进教育供给效果的提升,还能够基于信息检索教学服务上组织进行检查检索技能比赛,对信息素养的作用进行突出体现和推广,吸引众多教师和学生可以关注信息检索,提升他们的信息检索视野以及提升意识[4]。最后,图书馆需要利用大数据,深度的分析读者的相关数据,正确的把握读者在信息数据方面的需要发展趋势,对信息素养教育信息进行持续的更新,朝着主动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发展,强化数据信息专题以及趋势的预测,进而形成高效的响应机制,满足读者不断出现的信息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素养就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要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优势,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赛楠.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现代交际,2019(4):176-175.

[2] 董佳.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7):54-56.

[3] 陈斌.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服务与共享空间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2):44-47,56.

[4] 邹晓华,杨柏勤,邹庆华.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8(1):227-228.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定位探析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