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019-02-06陈露
陈露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模式下,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中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影响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3-00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注重量的积累到如今注重和谐、有序、稳步、可持续发展[1-2]。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原先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再发展到今天的供给侧改革模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3]。
1 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义、内涵
1.1 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产业结构调整定义、内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4]。
2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2.1 生产特点
从生产特点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3次变化,总结为以下3个特点。一是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二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三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明显偏低。
2.2 结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前,消费与资本额的比重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仍呈现上升态势,且货物与净出口比重变幅较小。1978年改革开放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率虽出现了几次浮动,但投资仍呈上升趋势,消费却呈下降态势,净出口率1995年前浮动较大,1996年持平稳态势。
2.3 使用结构
从使用结构来看,特点如下。一是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二是贸易顺差大,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
2.4 地区结构
从经济总量来看,改革开放前,东、中、西部地区GDP在总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为平稳。改革开放后,上述地区所占的比重发生明显变化,东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西部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态势,且三大地区的人均GDP变化差距更为明显[5-6]。
2.5 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7]。
2.6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三产业所占GDP中比重偏低,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工业产品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呈现高消耗、高成本。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结构不够合理。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相对落后。
二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发育不足。
三是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效益偏低,市场化程度低,技术创新驱动能力不够[8]。
3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对策
3.1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促进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正向作用,以及减少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负向影响。
3.2 对国家外贸稳增长的影响
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经营主体结构、主要进出口贸易市场结构、区域布局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的问题[8-9]。
3.3 对政府投资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投资陷入困局。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政府投资的目标及衡量其有效性的标准是能否有利于实现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这五大任务。以此为路径,扩大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10]。
3.4 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针对区域、教育程度、生源地、收入的不同人群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市场拓展对策。首先,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其次,提高消费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分配消费资源。再次,有效地提高广告、消售信息的宣传力度,营造科学消费氛围。最后,优化商品价格体系,提高消费意识,在市场营销中发挥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王云平.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孙福全.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M].上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劉向耘.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J].中国金融,2016(1):29-30.
[5]陈健恒,范阳阳.关于供给侧改革投资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R].北京:中金公司研究报告,2015-12-17.
[6]余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38-42.
[7]冷芳,杨辉.供给侧改革中黑龙江省农业内各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3):42-45.
[8]张敏.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理论探讨,2016(6):101-105.
[9]万将军,沈茂英,邓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评价与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农村经济,2018(6):49-54.
[10]程兰芳,黄皓.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3):72-79.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