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永兵:让信息化引领“双一流”建设

2019-02-06张永兵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山东大学双一流一流

张永兵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在“2019 中国高校CIO 论坛”上,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以《全员参与、技术赋能——山东大学信息化创新实践》为题,作了精彩报告。他从“理念创新为先导、机制创新求突破、技术赋能提水平、信息化建设见成效”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山东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创新实践。

“双一流”建设要信息化率先一流

山东大学历史悠久,是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山东大学有16 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 世界排名前1%,有3 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并已形成一校三地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

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双一流”建设实践,张永兵认为,要通过建设一流的信息化引领驱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理念创新为先导,清晰认识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

第一,从支撑保障作用到引领驱动作用。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充分重视信息化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文化传承创新、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的引领驱动作用。

第二,从以管理为目标到以服务为目标。传统信息化业务系统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更注重合规性和有效管理。新时代,要以服务的观念统领整个信息化工作,将增强师生信息化获得感、体验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首要目标。

第三,从以流程为核心到以数据为核心。数据是信息化的核心资产,山东大学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建设思路,以建设由数据标准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及其支撑环境所构成的全域数据库为基础,推动整个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四,从单打独斗局面到协同配合局面。破除信息化工作是信息化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的错误观念,提高全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教育信息化内涵和学校发展要求,站在山东大学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推进信息化工作。

同时,他提到,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要任务:推进以师生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一体化业务系统平台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信息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五年内建成“智慧山大”。

“一校三地”信息化工作一体发展

据张永兵介绍,山东大学信息办挂靠党委、校长办公室,通过管理力量和技术力量结合形成新的管理体制机制,负责山东大学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工作协调,从学校、学院、部门三个层次联合推进信息化工作。

张永兵指出,为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部牵头,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协同组织编制的《山东大学“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上升为学校行动计划。根据学校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已经启动 “智慧山大”建设的1个意见+N 个行动方案,作为山东大学“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核心内容进行部署,成为一校三地信息化工作共同遵循的指导性文件。

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需要加强协同联动。山东大学已建立一校三地联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包括工作研讨会、联席视频会、专题培训会在内的三地联席会议制度。在全校上下贯彻了“信息化是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共同认可并一起推进的事业”的理念,推动一校三地信息化工作全员参与,建立学生网管会组织和二级单位网管员队伍建设;信息化部门联合学工部、公安处等部门,每年开办暑期网络学校和多期技术培训班,吸收学生网管员与教师兼职网管员参与校园网建设和运行管理。另外,制定了面向部门和学院的信息化考核测评办法及测评指标,通过考核测评推动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师生及员工的积极性。

推进实施一校三地“一网通”“一卡通”“一号通”“一表通”的“四个一”工程,实现网络与信息服务的一体化。一校三地共同推进实施ISO20000、ISO27000 等认证,建立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体化运维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推进一校三地信息化工作齐头并进,一体发展。

张永兵介绍,山东大学信息化服务极大提升了师生的信息化体验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信息化服务已贯穿校园生活的全过程,其中包括:

第一,一站式入学办理。新生入校前即可收到校园卡、自动建立上网账号、邮箱和校园公共服务平台账号;网上缴费后,可以登陆选房系统自行选宿舍,并在迎新系统中查看入校须知和校园地图;门禁系统自动生成新生门禁权限,新生入校后,可以通过校园导航小程序进行校内导航;新生报到时,刷脸确认身份并自动完成报到信息填写,后台自动生成新生报到统计数据,学生进宿舍直接刷脸等。

第二,实现主要业务网上24 小时自助办理。部门审批校内流程最快一天内即可完成。例如,比较繁琐复杂的出国手续办理,出国人员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起申请流程并填报申请资料,出国批件在自助打印设备上自行打印,大大简化了程序。

第三,通过个人信息数据库提供职称、岗位、考核申报表,以及个人和团队网站生成服务,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毕业生画像”“榜样的力量”等个性化服务,并根据师生需求,持续开发诸如山大云盘、班车预约、校园导航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化便捷工具。

信息化助力实现五个带动和五个提升

在报告中,张永兵特别强调了技术赋能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他介绍说,山大借鉴TOGAF 框架,对信息化架构进行了创新设计,规划实施了以“全域数据库、网上服务大厅、校园E 站、学院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一网通办”与“一站式线下自助办理”相结合的新型信息化服务体系。

围绕落实“教师办事不出学院、学生办事不出校区”的“两不出”目标,山东大学全面梳理服务师生事项,集成整合42 个业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构建了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实现329项各类业务在网上统一申报、审批办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网络在线服务。秉承事务性工作交给机具办理的原则,面向师生提供24 小时的校园业务查询、自助打印、校园卡自助办理等服务,已实现各类证明、证书打印等自助打印事项52 项。

在服务教学培养人才方面,山东大学设计建设网络智能交互教室,在一校三地八校区的物理空间格局之上,构建一个突破物理空间限制的智能交互的互动教学空间;打破时空限制,构建1+N 网络交互课堂、网络在线课堂,探索出一条适合山东大学异地多校区资源共享的特色之路。

在生活服务方面,山东大学以校园卡系统为基础,纵向提升现有服务场景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横向扩展服务场景和模式,将校园卡系统应用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优良体验的“水溶式”校园生活服务平台。

张永兵总结道,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全员参与和技术赋能,实现了五个带动和五个提升:一是带动教育思想转变,促使办学理念提升;二是带动机关作风改进,促使师生满意提升;三是带动工作流程再造,促使管理水平提升;四是带动办学资源共享,促使办学效益提升;五是带动硬件设施改善,促使办学条件提升。

猜你喜欢

山东大学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A review of Fukuyama’s notion of “The End of History”and its competing ontologicaland epistemological standpoints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