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实证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作

2019-02-05孙迎光

邓小平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培育价值观

孙迎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然而,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促进其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焦点,其教育内容、方法机制、载体平台等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韩同友教授领衔著的新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创新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该著作是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哲學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创新研究”的结项之作。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该书以“路径探析”和“调查报告”为基点,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以及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细读起来,作为一部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创新的学术专著,该书在主题确立的时代契合性、内容选择的视角独到性、方法运用的新颖精准性、观点表述的逻辑缜密性等诸多方面有着显著特色。

一、紧扣时代主题,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脉搏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做好这项研究工作,不仅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该书在精准定位时代主题、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的基本问题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理论层面,该书侧重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在实证层面,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手段,以江苏省高校为例,多角度、全方位剖析了江苏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构建两个关键问题。

二、内容系统全面,注重理论和实证相结合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侧重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具体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功能,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探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构建与创新。其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与方法”中,以红色资源为载体,详细阐释了铁军精神对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在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倡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思想引领教育为先、提供品味高雅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采用O2O模式线上线下实时互动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针对江苏高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大规模、大样本的实证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形成较为立体的调查对比研究。纵向以时间为轴,横向对江苏、广东、河北三省同期联合对比,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手段,创新性构建江苏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和路径。

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思想支撑,实证研究为培育和践行提供路径指引。坚持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是该书的鲜明特征。

三、方法手段新颖,创新形式而不流于形式

该书秉持以“课题为纽带、科研为驱动,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理念。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多层次走访座谈、全方位统筹规划等方法,针对江苏省各地区十余所高校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并运用网络数理技术及逻辑分析手段,绘制基本认知状况分析表图,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次,灵活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无论从样本数量和研究能力来说都是有限的,作者从纵向和横向比较的角度,形成了较为立体的调查对比研究,纵向以时间为轴,以2015年的调查研究为比较对象;横向三省同期联合对比,以广东省、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查研究为比较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比对数据、整合结果,为后期分析与研究提供相对丰富、全面的参考。严谨的研究方法是作者严谨治学态度的一个反映。

四、观点鲜明新颖,说理透彻具有前瞻性

该书以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的基本问题,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例如,第一章专门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价值;第二章论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匡正大学生创业认知误区;第三章论述了责任伦理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这些内容在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其中,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时,作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行为、关系等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性进行研究,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目标导向全面性、行为导向全面性、关系导向全面性的结论。

纵观全书,作为近年来国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该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出发点,以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价值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理论来源、构建机制、实际教育效果、前进方向等。全书的选题契合时代要求,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交融,具有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的独特视角,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很多创新观点。可以说,作为一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价值的学术专著,该书对于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进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创新有着重要参考、借鉴和指导价值。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培育价值观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