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重要论述探析
2019-02-05金耀武
〔摘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习近平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等重要论述,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效地结合起来。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只有发展好经济才能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改善有利于增进社会消费预期和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助力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历史思维、世界眼光和辩证思维,对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與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将民生建设水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6—0062—08
〔作者〕 金耀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师,北京 10009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重大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两个维度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一,习近平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历史必然性;其二,从中国全球分工这一维度阐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客观必然性。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在此宏观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习近平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对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我国民生建设水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在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11月17日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着重强调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党能够正确地认识国情,能够及时回应时代的声音,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哪个政党就能赢得民心,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就能引领时代发展的大潮,不断取得成功。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交织在一起,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就是要改变被压迫、受剥削的境遇,实现自身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时代的声音有着深刻的认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拥护,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而不断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进人了新时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声音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指出:“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只有解决好这种更高需求,人民才会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党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2012年11月15日就任总书记的当天,习近平就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一论述表明,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进一步改善民生。此后,习近平不断重申着这一观点。2016年10月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吻合我们党的发展宗旨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考察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其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努力为人民谋取利益,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这一论断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的更为系统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GDP是中央考核地方政府的主要指标,这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些不良后果也日益显现,如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失衡、人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当经济发展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补齐社会发展的“短板”。
(二)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路径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是解决民生的关键。习近平多次阐述这一观点。他指出:“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奠定民生改善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推动民生改善的过程中,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其一,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新常态的“三期叠加”特征,不但要求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而且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宏观调控来说,2013年党中央提出了“区间调控”,重点解决稳增长和保就业的“下限”以及防通胀的“上线”;2014年实施的是“定向调控”,重点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和“滴灌”,而不搞“大水漫灌”;2015年又提出“相机调控”,强调的是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把握好措施的出台时机和力度。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重大理论创新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2015年底,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经过不断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企稳向好。
其二,深化体制改革,增大对民生的支持力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举措:将国有资本投向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将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出来,用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在所上缴的公共财政中的比例,计划在2020年达到30%,更多地用于民生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投入比例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14年为例,“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具体到各个民生领域:2012年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此后每年均超过4%;截止到2017年底,“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2013~2017年的五年間,“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党和国家对民生领域加大投入力度的结果。
(三)保障与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关于把握民生改善的“度”,习近平多次强调:“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讲的是托住民生的底线,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量力而行”讲的是实事求是,依照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不作脱离实际的承诺。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此后,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再次重申上述观点。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个论断是基于对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和判断。其一,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研判。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财政收入也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而下降,这给财政支出的增长设置了硬约束,使脱离财政收入能力的空头承诺不但不可取,也不可行。其二,基于对国际上民粹主义福利政策的分析。习近平指出,拉美国家经济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粹主义脱离财政能力的福利政策。这些国家政府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度福利化,为了讨好民众而不顾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试图通过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和保障政策,快速缩小贫富差距,其结果反而导致了经济停滞不前。如欧盟国家出现了社会福利过度化倾向,“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政府和民间相互影响,其破坏力在目前的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其内在的意蕴是:民生改善有利于增进社会消费预期和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培育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效保障。
(一)民生改善有利于增进社会消费预期和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中国人不是不会消费、不想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在没有社会政策的条件下,看病需要钱、上学需要钱、买房需要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并未赶上经济增长。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阶段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补足这块“短板”。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较低。因此,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对于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水平的关键是提升其收入水平,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从国家层面上强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此,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划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此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最终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对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提出要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建立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过去以扩大规模投资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传统方式失效。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必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二)民生改善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改善民生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就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党中央在推进一系列惠民举措实施过程中,也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产业、健康产业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首先,从新型城镇化的维度来看,其首要任务是努力实现“市民化”的问题,实现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共享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目标是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市民化,在享受城市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所释放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
其次,从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维度来看,人才是发展之本,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人才培养的根本在教育。在中国,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党中央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三)民生改善有利于培育广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效保障
“中等收入陷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再三强调要避免的两个“陷阱”之一。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在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到了2008年,只有13个实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民生的改善能够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效保障。从经济的角度看,通过转移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这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保障。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实现由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扩大内需转变,通过建立消费型社会,依靠内部动力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没有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和大众消费的增长,消费的驱动力就得不到有效增强,贫富差距加大也将会导致消费的瓶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重点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讲,全面小康社会所建立的是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是消费型社会。民生的改善就是补齐全面小康社会“短板”的过程,就是培育广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这为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三、习近平关于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关系重要论述的特点
综上,习近平关于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关系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这些重要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研判所提出来的,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强调历史思维,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历史思维’强调的就是一种纵向延伸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十分善于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他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研究,一再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他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解析了中国发展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时期,阐释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逻辑。他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国情”和这个“最大实际”,树立和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过程的大逻辑。
民生改善的立足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大背景。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人民谋取利益,在当下就是要改善民生。但是,改善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民生领域我国还存在许多历史的“欠账”、需要补足的“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历史地看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改善民生的渐进过程。比如,习近平在阐述共享理念时,强调的一个内涵就是渐进共享,他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考虑实现共享、改善民生的问题。
(二)强调世界眼光,从国际视野看待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世界眼光’强调的是一种横向拓展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重视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点,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就民生改善来说,习近平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拉美等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分析,他指出:“西方国家实行多党制,各政党代表不同利益集团,在社会政策上难以形成共识,为了选票什么都可以承诺,最后往往是一纸空文。”而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习近平通过分析拉美国家的实践,得出落入“陷阱”的根源是民粹主义的结论,其重要特点就是超出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实行过度福利政策。正是从世界的角度看问题才使得经济与民生有了更为牢固的关系。
(三)强调辩证思维,以实现良性循环作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一再强调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树立辩证思维,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规律。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要找准问题的关键,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习近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在习近平主政地方工作时就曾深刻阐释过这些理念。如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关系,他指出:“我们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去谈就业,也不能离开就业去谈经济发展,必须统筹两者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时,他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居于主导地位,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基础;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为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两者之间最终统一于实现其良性循环的轨道中来。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与科学研判,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论断。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效地結合起来。这些关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思维、世界眼光和辩证思维等特点,推动着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将民生建设水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 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