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崛起 “津”彩纷呈

2019-02-05赵青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天津港天河科技园

赵青 许幼飞

走进天津滨海科技馆,在“科技点亮滨海”板块,三台舞屏机械臂十分引人注目。

靠近观看,三台舞屏机械臂正携着液晶屏幕自由舞动,组合成多变的播放形式,其速度比人工操作快了几十倍。

这三台舞屏机械臂由德国机器人制造巨头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制造。数年前,库卡公司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并建立了生产线,成为当地的明星公司。

引进库卡公司正是天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天津在抢抓机遇、引进产业、协同建设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把高质量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各个方面。

2019年10月22日至24日,“壮丽70年·高质量发展看天津”全国党刊联合采访组走进天津,在高新企业、科技园区、城市新区间,触摸到了天津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抢抓机遇

2019年10月23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站在二楼机房区里,冯景华介绍:“眼前这些机柜是‘天河三号。相比‘天河一号,它的运行速度提高了200倍、存储容量增加了100倍。”

冯景华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系统管理部主管。在这里,他算是不折不扣的“老人”。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冯景华来到天津中心工作。9年时间,他所在的部门从几个人增加至数十人,超级计算机也从“天河一号”升级至“天河三号”。

天津中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冯景华工作的前一年,天津中心刚刚成立。紧接着,“天河一号”落户于此。

作为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创下了世界纪录协会有关超级计算机最快运行速度的纪录。那时候,听说要落户天津,许多企业非常振奋,提前预订了它的超算服务。

争取超算中心建设、抢抓“天河一号”落户,事实上,这是天津走的一步“棋”。天津想借助这样的机遇,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带动产业发展。“天河”集中的先进信息技术,可应用于其他产业,从而解决产业升级、区域建设的各类难题;另一方面,吸引高端人才。“天河”作为国之重器,能汇聚各地尖端技术人才,可对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作出持续的贡献。

“算天、算地、算人。”冯景华说,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生物医药研究、金融工程数据分析、环渤海生态动力和污染数值模拟……“天河”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其实,在天津,像“天河”这样的国之重器还有很多。

天鲲号、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这些年,它们相继在天津落户、研发、试验,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

协同建设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天津的“新地标”。

在该园区协同创新展示中心里,摆放着数十架无人机。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这些无人机的研制者、一飞智控创始人齐俊桐向总书记介绍了飞控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飞智控是国内为数不多覆盖商用无人机整体产业链的公司。

3年前,在一家研究所工作的齐俊桐因看好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创新土壤”, 放弃了“铁饭碗”,回到家乡天津,创办了这家公司。

2016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挂牌。

科技园成立后,充分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创新政策优势,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为首都优势资源集中承接地之一。

这些年,创新创业团队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融合、互动、交流日益紧密,在深化协同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激活区域加快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

齐俊桐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中,我们正在实施“天津研发+北京商务+河北试飞”的布局,努力让商业无人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事实上,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像一飞智控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截至2019年9月底,这里注册企业数量达1241家,注册资金超120亿元。

提速增效

“呜——”

2019年7月9日,汽笛长鸣,“地中海古尔松”号在天津港首航。

“地中海古尔松”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

“船舶装载,几乎都是自动化操作,吊装到最后3米时,才需人工干預。”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助理么学成介绍,“一名操作员可以同时操控6台轨道桥,货场作业效率提高了10%以上,人员成本节省80%以上。”

10%,标注天津港的速度;80%,代表天津港的模式。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港视察时强调,要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提升速度、优化模式,天津港牢记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目前,这里正以设备设施智慧化为基础,以港航数据融合为核心,以运营管理智能化、贸易物流便利化、创新共享生态化为方向,全力打造“智慧绿色港口”。

在集装箱码头,一组组集装箱由自动化轨道桥吊装到无人驾驶的电动集装箱卡车上,运送至码头前沿,整个作业过程紧密衔接、高效运转;在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码头的3D虚拟实时画面、各类实时信息数据,整个港口的运作一目了然……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

截至2019年8月,天津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5.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3%,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长水平。

今后,天津港还将继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港口,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

智慧支撑

2019年10月24日,中新天津生态城信息园站。

居民杨宗旺刚到这里,一辆黑耳朵、圆眼睛,造型酷似熊猫的公交车就缓缓进站了。

“在手机上查好了车辆进站时间,到这儿刚刚好。”杨宗旺笑着说。

除了造型别致,这辆公交车还有许多亮点——搭载了8类近20项“黑科技”,车辆能自动驾驶,乘客可1秒“刷手”上车,车上可购买小食品……

如今,像熊猫公交车这样的智慧元素,已经融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

从盐碱荒滩到一座生机盎然的生态之城,从荒芜之处到声名远播的宜居之地……中新天津生态城用11年时间演绎了一场“蝶变”。

“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我们就认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充分调研了新加坡、韩国等国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经验,梳理形成了本地化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王喆介绍。

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已初步形成“1+3+N”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体系——

“1”: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将全面汇集各类数据,整合信息化的各项能力,为区域治理与社会服务提供智慧支撑;

“3”: “物、数、人”3个综合服务平台;

“N”:围绕智慧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经济、智慧民生5个维度建设的各种智慧应用。

以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智慧元素将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天津港天河科技园
湖南省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一条天河走运来
天河CBD:集聚创新,遇见城市未来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