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和内在逻辑

2019-02-05阳奎兴

当代党员 2019年23期
关键词:现代化特色体系

阳奎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空间”概念,体现了这次会议的分量之重、地位之高,也充分彰显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和内在逻辑。

第一次聚焦关于“国家之制与国家之治”的重大主题,从本质上揭示了我们党需要回答的历史之问与时代之问。“制度”和“治理”是本次全会的高频词,也是全会《决定》的主题词。“国家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之治”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既内涵丰富、各有不同,又辩证统一、有机一体。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以“国家之制”创造“国家之治”、以“国家之治”创新“国家之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追求,也蕴含了“赶考”路上需要不断作出回答的历史和时代之问。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探索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时代命题,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深化了对“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怎样进行国家治理”的规律性认识。

第一次解锁“两大奇迹”背后的制度和治理密码,体现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我國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迥别于“西方之乱”的“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是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制度创设、体制建构、机制运行的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制度和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创新,在党内法规建设和国家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不断彰显,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次对“三个为什么”作出权威而响亮的回答,体现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视察重庆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命题。此次全会掷地有声地对此作了阐释和回答。全会《决定》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并将党的领导体现于各项制度之中,贯穿于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呈现出总揽全局、同向发力的决策质量、执行效率、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有力支撑。同时,《决定》又一次昭示的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科学理论的引领、严明的纪律规矩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有效动力。全会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作为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一次制度宣示。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全国执政70年来,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这本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决定》用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对此作了深刻回答,完美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条路能走得通,也一定走得远。

第一次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和力量源泉,体现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制度优势。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印证下,更加坚实了“四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全会着眼于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对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安排、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这是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水平的实践方向和着力点,与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一起,是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的力量源泉。实践已经证明并将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深得人民拥护,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是对制度优势和文化自信的完美展现。国家治理的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是发挥制度优势的结果,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发展和创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结果。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还是一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通篇彰显着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一次从制度层面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落地和落实,体现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13个“坚持和完善”对新时代的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制度、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战略任务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也得以贯通起来。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这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我们要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制度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切方面、所有领域。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遵守和执行制度,努力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把制度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把制度共识转化为制度共建、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能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

(作者系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现代化特色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