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游泳安全问题探讨

2019-02-04李彦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游泳安全高校

李彦莹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不再只关注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样重要。全民健身的时代已然到来,为了呼应国家政府的政策,各高校也积极建设游泳馆,开设游泳课。游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当作一项求生技能,这也是一种社会推崇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每年相关的溺水、游泳事故不在少数,国家也将游泳列入危险运动中,并颁布了相关法律政策。本文主要讨论对象的发生地点在高校,研究其日常安全隐患并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  游泳  安全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171-02

游泳无论作为一个休闲项目还是一个锻炼运动,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也包括当代高校学生。不过由于某些高校的游泳课是新建课程,会有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安全隐患,加上游泳的人数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高校中游泳产生的安全问题不在少数,一个不注意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生命安全,给家长和学校带来灾难。注重游泳课程的安全,必须从方方面面去保障,去重视问题。

1  阻碍高校游泳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游泳馆设备

学生在学校中游泳时,游泳馆里的设备是否安全,严格按照标准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命安全。有些高校忽视专家的安排,浅水区、深水区设计不合理,地面是否容易打滑。学校对教师的安排也不尽合理,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游泳馆的面积本就偏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游泳时场地安排,教学都成问题,使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本身都会忽视泳池安全问题,在教学中也很少会强调学生加强对自身安全的着想,游泳时的注意事项也很少提及,往往在乎的是教学进度。另外,高校的游泳馆的开放者不止只有学生,其他社会人士也会给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使用者混杂也会导致游泳馆秩序的混乱,水质的纯净问题,洗澡时的安全性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游泳馆也应该建立其制度规范,安排有长期的巡逻老师,避免意外的出现。还有些游泳馆缺少安全标志,或者不够醒目,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2 教师素质

老师作为教学时的指导者,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还关系着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师忽视游泳池里的安全隐患,不觉得游泳馆能造成什么问题,高估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不着重向学生强调安全健康的问题。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详细地想学生介绍泳池的深度、注意事项、准备活动。没有对水质、水温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了解不够,要了解清楚学生是否各自患有传染病,例如鼻炎、皮肤病等,限制他们下水,要考虑两方学生的安全问题,要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分级教学。游泳前的热身活动没有准备好可能对于部分學生来说,不适应水下活动,身体会出现不适现象。另外,任课老师的相关专业也不一定是游泳专业,拥有专业救生员证的老师很少,几乎教游泳课的老师都是体育老师。有些老师的课程进度,上课场地安排不合理,游泳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主要靠个人素质,不能求快,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

1.3 学生认识

学生本身是游泳活动的参与者,如果自身不配合老师的安排,自己不掌握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那么再安全的外在条件也无济于事。据调查,多数学生本身就对安全问题缺乏重视性,日常生活中行为就难以规范,其中大部分同学没有对游泳危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知道意外落水的危险性。第一次上课时多数同学对游泳感到陌生与好奇,上课时不注意老师的讲解,忽视了游泳动作,安全提示,漫不经心,纪律散漫,也低估了课前热身的重要性,在泳池中发生身体不适也不懂得及时处理,缺乏自我规范习惯,缺乏足够的下水经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上课前后都要服从老师的管理,人多地少,学习时不应离开教学范围,不要单独行动,避免冲突的发生。很多学生偏向于单独行动,低估了游泳时的危险。

2  提升高校游泳安全的措施

2.1 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校方首先要保证定期全面检查一次游泳馆的基础设施情况,避免设备的损坏,及时更新老旧的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大部分避免由于外界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设备的建设标准也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来,高校的安全部门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避免栏杆的损坏、地板的不防滑。除了基础设备,安全标示也要安排到位,在危险的地方挂上显著明显的警示牌,让所有人都能注意,游泳池的水深标志、游泳注意事项也要贴在显眼的地方。卫生问题同样也占监察很大部分。游泳池的水要定期更新、消毒,保证水质的良好,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水中寄生虫、细菌的传染造成不利影响,更衣室、洗浴间的卫生也是重要的,需要定期消毒。还要对突发意外准备好对策,准备好救生用品并及时更新,防止运用时出现故障耽误抢救时间。游泳馆中人多混杂,地域划分较乱,要随时保持广播的畅通性,即时播报相关事件,避免意外伤害。

2.2 提高教师水准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在游泳前应对同学们进行排查,拒绝特殊疾病或有身体障碍的同学下水,水的传播范围大,不仅对自身身体造成不适,还会对健康同学的身体造成危害。针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区别对待。教师自身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上课之前时刻提醒学生该怎么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做。有条件的高校尽量聘请游泳专业毕业的老师来教学,坚持做到持证上岗,对学生学校都是一个安全的保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规范学生的能力,自身游泳技能的提升,医学知识能力,还要对上课时学生们的安全保障进行专门的讨论,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教学场地,浅水区深水区的位置;掌握救生技能,给学生安排合理的上课内容,课前课后都要做好相关的课程预设。理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克服下水的恐惧心理,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教学时恪守本责,严格教学管理,避免学生跳水,潜水这些意外现象。

2.3 普及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在危险发生前的预防和在危险发生时紧急处理。安全意识是大部分规避学生游泳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首先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救生技能,在上课前对学生们反复叮嘱在水下的安全事项,提高学生自身的警惕性,在同学发生危险时立马下去救护。在上课前也要主动检查游泳设备的安全与否,排除安全问题。学生也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上课时专心听老师关于游泳的安全事项,下水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严格按照老师教学的方法动作来,在泳池中避免戏耍打闹,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也不宜慌乱,谨记老师嘱咐过的求生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救生和呼救。另外,学校可以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生们进行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一个树立良好安全防范氛围的校园环境。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实地的演练,情境教学,实地教学告诉学生注意事项,才能使同学们印象深刻。

3  结语

任何关于安全的问题都足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高校更是培养人才的根据地,更要保证学生的基本生命安全。游泳被国家列入高危运动项目,国家也制定了多项提案来避免悲剧的发生。然而很多高校的游泳安全是否能全面保证依然是一个问号。由于各种因素,教师、场地、学生等都是共同影响游泳时的安全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重视起高校中游泳时的安全问题,对教师素质、知识、技能进行全方面的培养,相关监察部门对游泳馆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学生也同样要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意识,这样安全事故才能大部分避免。

参考文献

[1] 胡瑶,张成.提高游泳教学安全保障的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91-193.

[2] 步秀青.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4):55-56.

[3] 陈亚金.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S1):77-79.

猜你喜欢

游泳安全高校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