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十载芳华璀璨,九万里风鹏正举

2019-02-04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子弟兵

2019年10月1日,在万众瞩目下,在14亿中华儿女的翘首企盼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讲话结尾,他高呼,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北京。庆祝大会上,举行了震撼人心的阅兵,伴随着雄壮的军乐声响起,中国军人英姿勃发、昂首挺胸,他们踏出的步伐铿锵有力,仿佛历史的心跳。这是令中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的时刻,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盛装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从盛大的国庆阅兵到欢乐的群众游行,轰鸣的礼炮、嘹亮的口号、铿锵的步履、喧天的锣鼓、纷飞的气球、自信的欢歌……生动的画面传遍五洲,欢乐的笑脸感染世界。

70年风雨兼程,70载壮丽辉煌。一个历经沧桑的东方大国,从沉睡中醒来,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艰难险阻中奋进,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这特殊的“中国时刻”,来自世界各地的贺电贺函飞向北京,祝福中国永盛恒昌。

为中国成就叫好,为中国理念点赞,思考中国道路,展望中国未来……真挚的祝福话语,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深情厚谊,70年砥砺奋进的中国史诗,赢得全世界由衷喝彩。

这70年,是中国与世界关系长卷中非同凡响的篇章。展望未来,走在民族复兴大路上的中国,必将带着70年发展积蓄的“持久力和续航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果贡献世界,谱写人类命运与共的新篇章。

多维解读

角度一:致敬人民英雄

国庆前,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发出了坚守和奋斗的号召,激荡起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壮丽凯歌的壮志豪情。至高褒奖,无上荣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他们是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值得敬仰的时代偶像。共和国不会忘记英雄模范,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也不会忘记英雄模范。

角度二:致敬人民军队

国庆阅兵,战机翱翔,战车浩荡,虎贲云集。这次大阅兵,不仅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且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长剑-100巡航导弹等新型武器装备“首秀”,更成为热点话题。这场“富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强军风采”的阅兵盛典,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国家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角度三:致敬新的时代

在国庆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70年来,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穿越70年时空,让我们继续奏响新中国奋斗交响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角度四:致敬伟大祖国

70载风雨兼程的前行,70年不舍昼夜的奋进,伟大的中国人民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我们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70年砥砺奋进,70年凝心聚力。我们矢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接续奋斗,谱写壮丽辉煌的伟大史诗。重温新中国70年的崢嵘岁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的伟大,激发了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怀。

从大阅兵感受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赵清源

旌旗飘展,三军雄列。10月1日上午,人民解放军第十六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

这一次大阅兵,参阅人员的年龄范围从20岁左右的青年官兵到60多岁的高级指挥员,几代官兵同场受阅,让红色传统、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这一次大阅兵,首次出现了战旗方队,一面面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出的战旗,历经战火洗礼和岁月沉淀,体现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战绩。

这一次大阅兵,出现了第一支由军委机关、五大战区、各军种和武警部队抽调组指挥人员组成的方队,这也是参阅方队中将军人数最多的方队,将军竞列,劲旅同携,在新中国的阅兵史上,这更加具有特殊的政治寓意和深刻的改革印记。

这一次,所有受阅装备全部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的比重和信息化程度都比较高。今昔对比,这不仅是武器装备发生的巨大变化,更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明证。

受检阅者,既有“父子兵”,还有“夫妻档”。父亲袁德华和儿子袁峰同在火箭军部队,他们同时驾驭大国长剑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夫妻档”是即将脱下军装的女兵梅月圆和丈夫李士扬,他们在受阅训练中互相关心,为绿色的军营增添了浓浓的人间温情。

不论是“父子兵”,还是“夫妻档”,都诠释着人民子弟兵的深刻内涵。“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了人民,是人民子弟兵的基因密码和政治本色,更是人民子弟兵所承载的期望与责任。

这次大阅兵,还是个“圆梦时刻”。圆的不只是国民的某些情结,还有很多受阅官兵的愿景。值得一说的是,受阅官兵中有个普通但不凡的子弟兵——程强。2008年汶川地震,当空降兵部队的救灾车队缓缓驶离灾区的时候,12岁的程强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标语——这一幕成为当年灾区群众送别人民子弟兵的经典画面。11年后,已是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的程强,和战友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长空猎猎,铁骨铮铮。当阳光打在鲜艳的国旗上的时候,当坚实而响亮的步伐震动大地的时候,当一件件大国重器在天安门广场巍然驶过的时候,我们都会从心底涌起家国天下的壮志豪情,我们都会真诚地祈盼国家发展,和平永驻。

共和国的国庆大阅兵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也升起了无数人的骄傲和希望,这里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也是汇聚全世界目光的地方,更是书写历史的地方。人民军队通过天安门的80分钟,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高光时刻。

(摘自《新京报》2019年10月1日)

青年观点

★谢伟锋:国庆阅兵,人民为之欢呼,祖国为之自豪,世界为之瞩目。对它的记录和报道,无疑是要体现中央级媒体矩阵的体量和能量。

★陈卓沁:短短七十年,祖国创造出一个让世界惊叹的奇迹。崛起的新中国,正昂首走向复兴!

★郝慧:这次国庆阅兵典礼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感到自豪!

猜你喜欢

子弟兵
聂荣臻首提“子弟兵”一词
军营里的读书之乐
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写好行动显真情
抗战歌曲中的“子弟兵”形象
祖国有我!
从胜利走向胜利
张素梅
“子弟兵”称谓的由来
《晋察冀日报·子弟兵》群众路线办刊方针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