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模式的汽车维修课发展性评价

2019-02-04詹锡幸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0期

摘 要: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汽车维修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尝试运用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力求将传统“以纸笔测试为本位”的评价体系改为“以技能培养为本位”的教学评价,在促进中职生的主动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课 分層教学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一、问题提出

在我校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出现中职生需要补考的人数增加,中职生跟不上学习进程,产生厌学情绪等情况。经过调查和论证,我们认为,过去,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运用“以纸笔测试为本位”的手段,组织中职生进行汽车维修专业课考核。这种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对中职生学习的导向功能。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导向功能的缺失,使中职生无法及时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逐渐丧失,最终变成无心向学。这正是中职生产生厌学情绪等情况的关键因素。为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导向功能缺失的现象,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积极推进汽车维修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坚持以促进中职生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坚持以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过程,在这些课程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尝试着运用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力求将传统“以纸笔测试为本位”的评价体系改变为“以技能培养为本位”的教学评价,在促进中职生的主动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1]

二、探索过程

为让中职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兴趣,在评价中以激励为主,坚持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原则,发挥总结、反馈、矫正和提高的功能。分层教学是实现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手段。为此,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教学过程中,尝试实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调查准备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摸清各个中职生在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上的起点水平、发展差异和学习准备情况,收集可靠的信息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尤其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便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教学中对症下药,把各个中职生安置在适当的教学层次,为每一个中职生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学习中找到适合于自身的 “最近发展区域”,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向试验班的486名中职生进行全面情况调查。调查手段有:

(1)摸底测验

为了解中职生的实际学科水平,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组织进行摸底考试,内容不超出教学大纲。成绩分布:

从上表看出,如果仍采用传统的统一内容,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有一定数量的中职生最终难以完成学业,削弱这部分中职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自信心。

(2)中职生态度和情感调查

中职生在调查中反馈的主要信息如: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充分研究,对中职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将中职生分出四个层面(A层、Bl层、B2层、C层)。

2.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注重在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域” 培养知识、技能和思想觉悟,故其教学效果评价宜从以下几个因素着手:

第一个因素:中职生学科成绩。为了真实地反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提出以下总评成绩计算方案:

某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总评成绩=测试1占40%(其中技能培养占20%)+测试2占40%(其中技能培养占20%)十作业占10%十平时表现占10%

此方案说明:

(1)关于两次测试中的“技能培养”考核,中职生根据各自的教学层面,随机抽取诸如各种汽车零部件故障检测与排除之类的技能操作题目,现场完成,然后,写一篇技能操作报告:针对某种汽车零部件故障检测与排除的试题,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认识、分析、启示和收获。

(2)关于分层测试,根据各个教学层面中职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设计知识和技能考试试题,综合考察中职生阶段递进效果。在知识和技能考试试题设计上,注意顾及教学目标和中职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达成度,基本题、巩固题、提高题、深入题形成梯度。测试评分要公平对待三个层次的中职生,并可对照。针对各个教学层面中职生的测试题目比例及对照公式:

C班的教学进度与其他各层不同,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成绩不参加折算。

(3)关于“平时表现”考核,指考勤、上课纪律表现、听课态度,回答问题、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等表现。

第二个因素:教师教学和教学组织艺术。包括通过教学方法、形式和课堂气氛体现出来的讲课艺术,课堂师生沟通、育人和技能培养的艺术。

第三个因素:中职生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价值观,学习动机、态度,上课兴趣,团队合作精神。这属于中职生的主观评价,以民意测验和座谈会了解为依据。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认为,在评估某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效果的因素中,中职生学科成绩宜占40%,教师教学和教学组织艺术宜占3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价值观,学习动机、态度,上课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占30%。 一定阶段后,根据考试成绩和学期总评情况,对A、B1.B2三个层次的中职生进行适当流动,使各层次中职生有一种紧迫感,也使B1.B2层次的中职生看到了进步的希望。

三、效果与反思

我校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教学中实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使中职生从厌恶这些课程,害怕这些课程发展到对这些课程喜欢学、学得好,评价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中职生的发展。

1.激发中职生成功学习的动机

在分层评价中,充分调动中职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每一个中职生在学习上的 “最近发展区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获得成功。举一个典型例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分层B2班的一个中职生,出自单亲家庭,性格叛逆倔强,一开学就发生打班主任的事件,这件事在教师中引起反响。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学生呢?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上课时关注该生,注意抓住他在学习过程中一两个微小的“成功点”,及时表扬、鼓励他,并提出期待。课后经常与该生谈心,使他感到老师的关心。渐渐地这个学生能准时上课,上课能认真听课,课后总是追着老师提问,终于获得很大进步。

2.促进学生学习

有了进步的希望,中职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有了自觉性,增强了学习信心,使中職生潜能得以发挥,合格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全面提高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了客观地评价分层教学,根据评价多元性,我们在期末对中职生从学习信心、态度、兴趣、意志,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B2层为例,该层次中职生在分层教学前测试成绩均在39分以下,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积极性较差,甚至害怕这些课程。一个学期后,经过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这个层次的中职生在学习上有了质的变化,对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有信心了,甚至开始喜欢这些课程了。

B2层中职生(合113人)分层教学前测试分数段在39—20分,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上述两表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后的评价标准使中职生在各方面均有所发展。

3.促进教师的观念改变,密切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掌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中职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了解中职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这样,教师比以前更加热爱学生,更加兢兢业业,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激励了教师自身提高。同时评价方法的改革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加强了师生的密切关系,使课堂教学得以更顺利进行,教师觉得教得较为轻松,中职生也学得非常愉快,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在评价实施时,我们也感到有很多不如意的方面。首先,评价表使用有局限。评价表中教师不可控因素较多,中职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如何等往往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出现评分带有主观性、可信度较低、评估费时、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以及由于合作伙伴的互评引起评估欠缺公平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发展性评价,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就不会感到费事费力了。所以,一是需要逐步完善分层评价体系自身的建设。二是需要尽量减少闭卷式纸笔测验,多设置一些开放式考核,如操作技能考核、以小组为单位的知识竞赛等。

结语

评价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又是一个过程,正如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的观点:“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詹锡幸,(1987—),男,广东高州人,大学本科,现任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