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在新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方案
2019-02-04陈觉民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目的也在随之变化。根据我国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高中生物在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目的,应逐步从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变为要全方位培养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以便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例,分析了其在新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并针对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能改善高中生物在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 科学思维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中生物课堂都已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变单调的书本知识教学为新课堂教学,在课堂中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生物知识,锻炼操作技能,还应该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如何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为高中生带来全新的生物学习体验,就成了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在新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1.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推行之前,我國的高中生物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填鸭式”或者“灌输式”教学方式,这些方式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基本只能接触到课本知识,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随着新课堂教学的推行,高中生物教师逐步意识到之前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因此开始注重师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但是有一些老师由于没有掌握好互动的方法,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认为师生互动就是师生问答,因此生物教师在一堂课上面频频提问,并且急于找学生回答,以此显示出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虽然这种情况可以让课堂看起来变得热闹,但是学生却处于一种紧张、压迫的氛围中,长此以往,易失去生物学习的兴趣,例如有些教师在讲解《豌豆杂交实验》这部分内容时,怕学生对学习内容存在疑惑,便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仅拖慢了上课的进度,也会让学生产生无聊乏味的体验;另一种是教师采用控制、专制的方式,让学生必须在课堂当中和教师进修沟通,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部分内容时,有的老师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对质壁分离的原因和条件进行说明,甚至会选取多位同学回答,这样一节课下来,虽然看起来非常充实,但是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却很少。
2.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参与度低
高中生物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与生活的联系较多,本应该能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生物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而且课堂语言又不够丰满,让学生无法通过言语描述来讲课本中的生物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为例,这部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是不少教师却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无法达到新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高中生物在新课堂教学中的解决方案
1.结合学生需求,实施自主探究学习
当今时代的生物教学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在面对高中生的时候,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注重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为高中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以笔者在教学人教版的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的情景为例,首先仔细研究教学目标,这部分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绿叶中叶绿素的种类和作用,然后笔者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且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了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以便学生可以加深对其的印象。而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笔者也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安排不同的练习题:对于能力较高的优等生,为他们准备了拓展性习题,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更近一步,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而对于后进生,会为他们准备基础性的习题,以便让他们逐步具备一个扎实的生物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紧密联系生活,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在新课堂教学中,高中生物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笔者讲授《植物的激素调节》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会先让学生自己查阅了有关资料,并且根据资料来观察身边植物的哪些方面与激素有关,这其实是学生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及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高中生凭借生活经验逐步探索生物知识,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的一种必要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笔者再进行总结。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而且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另外,笔者认为生物教师也要多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实验课,让学生能够动手去操作这些实验器材,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部分内容时,会尽可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课程的乐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程在新课堂教学中仍旧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引导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态度转变,培养出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而高中生物教师则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物课堂,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忠.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技术世界,2014(9):155-155.
[2]牟玉清.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现状与反思[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2):136-136.
[3]何继祥.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3):123-123.
作者简介
陈觉民(1975.04—),男,汉,湖南醴陵,职称: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