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探索
2019-02-03刘鑫秦力
刘鑫 秦力
摘 要 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双主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学校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以“工匠精神”引领旅游专业人才成长,打造独具旅游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专业教学 思考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是校企双主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2015年8月,身负打造“大国工匠”重任的现代学徒制,开始了在青岛的全面试点之路。2016年7月,学校贯彻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基于本校现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为试点项目,经过充分论证申报,最终获批成为青岛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6年9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组织实施,开启了具有青岛旅游学校特色的试点之路。2018年申报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
作为校企双主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作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主要形式,现代学徒制成为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诸多问题如实习实训条件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的关键。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总结出旅游专业校企融合、工学统一的可行性做法,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领导决策提供借鉴、素材和依据。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山东省品牌专业,多年来立足专业特色,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构建课程共授机制,重建学习载体
立足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校企共同制定旅行社《岗位标准》,校企按照“企业用人需求與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将学生(学徒)的技能学习置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使课堂教学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建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与酒店深入探讨、深度合作,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围城式”教学,构建校企合作授课机制。通过学生入企实践、企业导师进课堂、学校酒店交替授课等形式,改变了学校到企业的单向知识转换,使课堂教学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知识流动。校企双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共同构建与酒店岗位群工作过程相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交替式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完善专业课程资源库,共同开发符合酒店行业发展的教材,共同设计极具针对性的酒店工作岗位职责,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管理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提高。
2校企合作调整专业教学体系,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校企立足旅游行业发展需要,共同制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改变了以往多从自身的角度设计教学体系,紧紧围绕方案制定的关键——“工”与“学”,充分考虑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的诉求,结合酒店行业工作特点和实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调整现有常态教学体系,将原有的集中跟岗实习(见习)渗透至平日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体验酒店真正的工作流程,提高其职业归属感,提升其自身综合素养,从而形成有利的专业竞争优势。
3专业教学与社会职业培训对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整体实力和教学等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在实战中对接市场和行业,在实战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校企融合,使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得以极大体现。学生通过职教义工、导游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服务社会,用技能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在试点工作中,边学边试,边思边改,突破了诸多制约因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实践中还存着诸多思考,有待进一步改进强化。
(1)无法做到招生即招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有别于理工类专业,学生虽由校企共同面试录取,但是无法从入校伊始拥有双身份,享受企业准员工待遇。
(2)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进入企业。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属于五年贯通培养学制,三年试点期结束后,学生要继续大专阶段的学习,不能按要求进入企业服务,企业三年的付出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在试点期间企业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3)法律法规,政策空白。目前我国缺少一整套与现代学徒制相匹配的机制、规则、标准以及法律法规。企业的积极性要靠制度激发,学徒的权益更需要制度护航。空白的政策使得现代学徒制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