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语文课堂“动”起来
2019-02-03郭霖
摘要:新语文教育提出课堂要回归“人文”之本、“文字”之本、“生活”之本,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师中,教师关注课堂形式多过文字本身,缺乏对学生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视。中职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离了应试要求之后,更应注重课堂生动性和高效性的建设,在“三贴近”的基础上立足文本、挖掘细节、层层深入,让学生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关键词:中职语文 创设情境 挖掘细节 层层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3-0217-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1]。然而现实的学情却不容乐观,面对语文学习,学生基础薄弱,动力不足,兴趣不高,教师们应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一、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上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放段视频或编排个话剧,而应理解为解读文本基础上的多方资源整合。例如语教版基础模块下册中的《威尼斯商人节选》,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喜剧,更直观地感知人物复杂的性格,可以给学生布置排演课堂剧的任务。
在此之前需要做很多工作,如文本时代背景的补充,情节、人物关系的梳理,同名电影、话剧的观看分析等。经过一番比较,学生发现电影中夏洛克的形象更为具体,他不再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资产阶级代表,更是那个时代宗教、种族歧视下的悲剧产物。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悲剧性,可以带领学生查阅《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1]和《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探析》[2],在论文中找到理论支撑。在那个时代的英国,夏洛克发起的官司注定不会赢,加之人物自身性格的极端性,导致其又成为了其他人的施害者。喜剧狂欢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思考,这场官司中承载着作者对种族、宗教和人性悲剧的思考。正是对细节的分析,让抽象的人物鲜活了起来,之后排演的课堂剧也变成生动起来。
二、挖掘细节,彰显情感魅力
在中职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据较大的比重,但这类文体“本无定法”,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解读不同,但无论哪种教法,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抓取、对情感的揣摩。基础模块下册中选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很多教辅书将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与汪伪政府成立这个大背景联系在一起,认为他的苦闷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但是仔细研读发现,政治苦闷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来源于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早年朱自清和朱鸿钧之间父子失和,出于无奈他只能携带妻儿外出谋生,如今自己虽在北大国文系任教,但毕竟只是个哲学系的本科生,在人才云集的高校里他只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作者,即便如此所获薪水除却寄往扬州老家,自己身上也所剩无几。作为儿子、丈夫、大学教师的他,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因此当他有机会“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时,自然是挑一处僻静的地方。享受“离开了妻子和孩子,暂时忘记自己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所获得一种心灵的解脱”,所以究其原因是对伦理“自由”的向往和渴望[3]。
为证实上述结论时,可以协助学生查阅其同期作品及来往信件,在他写给俞平伯的信中找到蛛丝马迹:“暑假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下去,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背影》里也写道:“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种种证据表明朱自清渴望与父亲处理好关系,但又拿不出勇气。那朱自清在荷塘旁想起江南热闹且风流的采莲场景又如何解释?答案在作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作者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作为中年男人,渴望听到年轻歌妓们的声音,渴望参与到世界的繁华和热闹中去,但碍于知识分子的“两重禁制”,作者行使了“灰色的拒绝”的权利。而在荷塘旁,作者可以不受世俗的打扰和约束,暂时想象热闹且风流的江南采莲旧俗,就像作者写的那样“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层层深入,拓展教学空间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以考查为主,那在日常的教学中就不能像普通高中一样一味地逼着学生画重点、记考点,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在语文教学中有个老大难的问题,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将疏通词义、解释句子、背诵古文作为上课的重点,往往忽略了文章的内里。例如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选入了李密的《陈情表》,为了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可以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一:年幼的李密跟着年老的祖母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问题二:李密是前朝官员,为何晋武帝一再给其升迁还不断催促?
问题三:李密会忍心抛弃年老的祖母吗?
问题四:李密当时为什么敢在奏章中写祖母情,他这么做的目的?如果你是统治者,看到李密的奏章,你会怎么做?
问题五:自古“忠孝两难全”,当今社会众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你是怎么看的,你又会如何选择?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有效阅读。根据文章提示,推测出祖母把李密接过去抚养时年纪至少在五十岁以上,加上文中所言“既无叔伯,终鲜兄弟”,祖父一词也从未出现,由此可知李密是由祖母一人抚养。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年迈的祖母独自抚养自己的外孙是件多么不易的事。生活的拮据、家境的贫穷使得李密年少时多病,到了九岁才学会走路,每一天对这对祖孙来说都是煎熬。但就是这样的煎熬,让李密拥有超过常人的生存智慧和勇气,也让祖母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李密该如何报答祖母对自己的这份恩情?
然而,这份恩情还未报答,统治者的催促却一个接一个。面对晋武帝的逼迫时,李密选择了以退为进,将自己珍惜的祖孙情娓娓道来。在此过程中,李密充分利用了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将自己作為外孙、作为臣子“忠孝两难全”的困境抛出。晋武帝收到了这份《陈情表》时,若是逼迫李密赴任,便是违背了自己以孝治理天下的决策;但若是让李密在家照顾祖母,就体现不出自己对前朝臣子的包容,那又该如何治理国家?好在李密是聪明的,他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和“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3],消除了晋武帝对自己忠心的怀疑。事之实、言之切、心之诚,李密用真情与智慧说服了统治者,不仅照顾了祖母,也保全了自己的名誉。那学生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呢?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前提下,设计了问题五。在没有学习《陈情表》之前,绝大多数的同学都选择了前者,然而学完之后再讨论时,班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他们不再认为亲情是约束了。虽然有些看法略显幼稚,但至少几年后他们参与其中时,会有自己的主见和抉择,不至于那么慌乱。
四、结语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动”起来,就能更好地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鸿泉.莎士比亚与莫里哀喜剧艺术比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2]党小玲.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孙绍振.从价值层面上审视《荷塘月色》[J].语文教学通讯录,2013(8).
[5]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健
[作者简介]郭霖,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