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贝尔曼理论阐发《关雎》英译本中的两种弱化现象

2019-02-03姚昱冰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贝尔曼关雎英译本

姚昱冰

摘  要:贝尔曼的十二种文本变形倾向能够有效地帮助译者在翻译时保留原文本的异质性内容,使译文真正的忠实于原文。这种分析译文变形的方式即为否定分析。本文基于贝尔曼的否定分析来探究理雅各英译本《关雎》中的质的弱化和量的弱化现象,以及理雅各是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发生的,以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提醒译者规避弱化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理雅各;《关雎》英译本;贝尔曼;质的弱化;量的弱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1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为诗之道。《关雎》中多使用重章叠句,极具节奏美和音乐美,却在翻译时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一则是诗歌是否可译,诗歌的韵律,意境,感情在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译文往往会发生变形。二则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译诗“不像诗”、“不是诗”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理雅各的一生是由传教士走向汉学家的一生,这位学者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卓著,在他翻译《诗经》时所做的注释中就能够反映出来。因此,本文基于贝尔曼的否定分析理论来探究理雅各英译本《关雎》中的质的弱化和量的弱化现象,以及理雅各是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发生的。

一、贝尔曼的否定分析理论

“否定分析”的理论是贝尔曼在其1986年发表的论文《翻译及对异的考验》中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排除翻译时所遇到的异质性的原文内容是不可取的,源语在进入目的语文化时需要经受两个“考验”,一是目的语文化在经历外语文本与词汇的怪异时的考验,二是外语文本被赶出原语语境时的考验。贝尔曼在梳理翻译时,发现译文中含有的“文本变形的倾向”并用此提醒译者要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解析,使译者知道这些变形力量的存在。若将这十二种变形倾向划分为三种层面,分别是词汇,句子和语篇,那么“第一种是以合理化和明晰化为核心的单向式关联,同时牵涉到质量受损,数量缺失或扩充,节奏破坏、固定表达和成语的破坏。这种模式主要发生在词层面。”根据搜索文献可知,质的弱化和量的弱化常常出现在词汇层面,由于《关雎》篇章短,词汇重复率高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词汇中质的弱化和量的弱化现象。

二、弱化现象的发生

质的弱化:用声音不洪亮,或相应地缺乏“意指”或“象似”特征的目的语对等词,去替换原词或表达法。例如,诗中“雎鸠”的翻译就是一种质的弱化现象。诗用雎鸠和鸣比兴君子淑女佳偶天成,所以雎鸠应该是专一配偶,雌雄相伴的鸟。从鸟类分布来,大多数水鸟的分布范围均符合条件。雎鸠是指鱼鹰还是其他水鸟,历来解说不一,至今不能准确判断具体指的哪一种,理雅各译为ospreys(鱼鹰,又名鹗,中型猛禽)。此处就存在一种与“意指”和“象似”相联系的词汇量的弱化,即质的弱化。又如,“荇菜”的翻译也是质的弱化现象。荇菜,一种多年水生植物,形态及习性与莼菜、荷花相近,又称水荷,滑嫩的茎叶可供食用。理雅各翻译为duckweed(水萍,浮萍),由于译者无法确定这种植物在目的语中对应物,可能会产生意象的缺失。但是由于荇菜,在水中漂浮不定的特性,duckweed同样具有,由此来比喻淑女之不易求,故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量的弱化:翻译中词汇变化的丧失。如诗中“琴瑟”的翻译。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译者在注释中对琴瑟弦的数目的更改已有详细的解释。由于弦数目多少不同,则琴和瑟的大小不同,材质及制作工艺一样,可统称为lute(琵琶),但是琵琶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而弹奏琴瑟时需不接触人体,因此,若统称为琵琶会造成量的弱化。

三、弱化现象的避免

“关关”是象声词,指鸟鸣叫的声音,在《关雎》中指雎鸠雌雄和鸣。理雅各译为Kwan-kwan,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出现质或量的弱化,由于在目的语中并没有“关关”的对应词,无法再现语言的象似性,此时保留“关关”的音译最合适不过了。

“窈窕”,形容女子仪态端庄,容貌美丽的样子。淑女,兼指内在美和外在美。从翻译来看,译者用了四个形容词(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来表达女子,翻译为汉语分别是端庄的,腼腆的,善良的,年轻的。此处避免了量的弱化,如果将女子的美丽仅仅用beautiful来形容,那么译文词汇多样性就降低了,反而造成质的弱化,同时,腼腆一词的翻译又与下文“求之不得”相呼应,乍一看译者对女子的形容有高雅化的倾向,实则词词点睛,句句妙用。

四、总结

通过分析“雎鸠”、“荇菜”、“琴瑟”弱化现象的发生,以及“关关”,“窈窕”弱化现象的避免,得知由于原作和目的语文化背景不同,诗歌的词汇量丰富,意境深远,气质非凡,无法找到完全贴合原文本的翻译,因此译者易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超文本翻译。翻译是“桥梁”,是“摆渡”,是“信息传递”,更是“促进手段”,这警示译者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原文本的异质性,积极面对“考验”,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杰里米·芒迪,李德凤,等译。翻译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云虹.翻译价值观与翻译批评伦理途径的建构——贝尔曼、韦努蒂、皮姆翻译伦理思想辨析[J].中国外语,2013,10(05).

[3]文军,曹思琦.贝尔曼理论下《兵车行》两译本对比分析[J].英语研究,2013,11(03).

猜你喜欢

贝尔曼关雎英译本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