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9-02-03谢锦峰
谢锦峰
随着现代世界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与标准也日新月异,因此现代人才都应该具备优秀的创新精神和自由的思维方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有关教育部门更为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而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从营造课堂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社会性能几方面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以达到新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培养批判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为教育的主导角色,而学生往往只扮演着被动聆听的角色,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强,只能跟随着教师的思维逻辑走。长此以往,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只要直接接受这些知识点就可以完成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一台“学习机器”。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课堂氛围,打造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方式。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成熟期,所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
比如,在部编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情感进行分析与理解。如对于文中父亲鼓励引领孩子从悬崖边走下来的事情进行分析,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学生认为父亲的做法可圈可点,帮助孩子战胜了困境,而还有的学习认为父亲的鼓励并不是最有效果的办法,他可以采取更为直接的解决办法,可以更为严肃的引导孩子通过思考,找到办法自己战胜困难。“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学生的看法都有其合理之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一味地否定,而应该对学生这种善于思考,并勇于表达自己观念的精神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性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即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些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得到身体与精神上的放松,从而愿意于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思考,并且勇于表达自身的观念看法,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并解决问题,得到批评性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批判思维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围绕着教材进行的,这也是教师展开一些教学活动的根本立足点,因此,若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需要对课程教材的讲授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助力于学生的批评思维培养。而在初中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拥有着许多渗透着批判性思维方法教学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其进行正确分析理解,充分发挥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合理进行教材教学的资源开发,通过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模板,潜移默化的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
比如,在部编版课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作者的思维特点进行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标题即向学生表达出了作者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策略,换句话说,作者坚持采取多个角度看待并解决问题的态度,认为世间万物的正确答案远远不止一种,而文章内容则主要围绕作者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解释阐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对作者的观念进行自己的分析与理解,在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看法正确吗?”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可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得到学生的肯定答案后,教师即可带领学生展开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围绕作者的观念展开对生活中“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实际事件的举例说明,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自然发展。
三、通过增加社会性能培养批判思维
在传统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往往被禁锢于教室或校园的小小天地,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也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限制。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课堂对学生的思想束缚,增加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社会化元素和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得到提升。比如,传统教学中,学生批判思考的对象几乎被局限为教材课本,而课本上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无法对其产生正确的理解,更不要说得到批判思维的培养了。对此,教师应当引进一些社会化元素到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之前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就日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教師即可由“年轻人究竟该不该为老人让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轻人也应该传承下去,为年老者让座;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较大,也会比较疲惫,若要求劳累一天的年轻人为一些精力旺盛的老人让座实则是一种道德绑架。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学生会表达并接受不同的观念,丰富了自身的思维维度,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同时,这种对时事热点的讨论,也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所以应当从小对学生进行批评思维的培养。而初中作为学生思维方式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做到活跃课堂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社会元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终使学生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