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园互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2019-02-03刘子文
刘子文
【摘 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其意在于强调“及早教育”的必要性和“即时培养”的重要性。对于3-6岁的萌娃来说,这一阶段恰是启智益能、修性养德的原始黄金时期。如果说幼儿园是萌娃的“家外之家”,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的“园外之园”。换句话说,只有实现良好的“家园互动”,才能在家园共育中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益。笔者立足“社会责任感”这个角度,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 学前教育;社会责任培养;幼儿健康发展;家园互动
英国哲学家培根强调指出:“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将会让他们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对于每一个“地球村”公民来说,“社会责任感”是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必需品”。学前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这原始黄金时期,幼儿园及其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非权力”因素,主动地与社会家庭對接对接互动起来,为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感”形成最大化合力。笔者结合自身幼教工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善于从课程学习中培养萌娃社会责任感
“课程学习”是幼教工作中的基础项和常规项。这些课程虽然简单如“一粒小小种子”,把它播撒在幼小稚嫩的心田里,却能绽放出智慧与知识之花朵,收获到快乐与幸福的果子。在日常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社会责任感”元素积极有效地渗入其中,有利于充分发挥“润物无声”的正引领作用。以“绘本教学”为例。在《美丽的梦想》绘本中有一幅疯狂小羊“激情四射”的画面,空洞的文字难以让老师口头简述,让幼儿想象与体悟其意。有鉴于此,笔者引导孩子们通过“游戏活动”来共同完成绘本教学任务。在活动结束后,还特意与萌娃一起重温共同活动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尤其是共同活动给每个人带来的幸福和体验。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相互配合”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二、善于从游戏活动中培养萌娃社会责任感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游戏”是幼儿群体的最爱。理论和实践表明,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萌娃们学习兴趣和体验情趣,还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和优质平台。以“角色游戏”活动为例。在“娃娃家”“娃娃餐厅”“商店购物”等群体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仅要正确扮演每个角色,还要认真表演各自的角色活动,这就是对他们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在“排队挂号——医生诊治——护士护理”角色游戏活动中,每个人应遵守公共秩序,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热心为他人服务,相互协调、紧密配合,这同样是在培养并增强萌娃的“社会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活动自带德育“流量”,有利于在规则范围内对萌娃开展各类人文性教育,并且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千万不能浪费这种优质资源。
三、善于从日常服务中培养萌娃社会责任感
就幼儿教育来说,所谓“日常服务”可分为“服务自己”和“服务他人”两种基本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可成为培养萌娃“社会责任感”的良好途径和有效手段。比如,对于“洗手、洗脸、刷牙”这类为自己服务时,引导孩子要勤于洗刷、认真洗刷,这不仅是个人在讲卫生,还能带动其他小朋友一起来讲卫生,这不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对他人有带动”的社会公共道德现象吗?再如,在“今天我值日”活动中,帮助老师一起来收拾碗筷和餐桌,一起打扫地面卫生等等,这不是对孩子们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行为吗?特别强调的是,幼教人员还要善于与幼儿家庭主动对接起来,把这种“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引向并深入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之中。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家园抵消”的不良现象,而且有利于不断放大这种“教育与培养”的良好效应。
四、善于从生活观察中培养萌娃社会责任感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工作者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那么社会生活就是孩子的“第三任”乃至“一辈子”的老师。这就是说,无论在园内还是在园外(家庭和社会)中,我们都要在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认真观察并切实体悟,从这个“大熔炉”中更加丰富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涵养并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在园内学习之余,可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学校园内情况,教育他们——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秩序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不影响和干扰他人。再如,爸爸妈妈带领孩子散步时,引导他们观察交通路口的“车辆通行”情况,教育他们“绿灯行、红灯停”,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既方便自己、方便他人,又能保证人车安全。
综上所述,对萌娃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德善之举,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家园应联起手来、良好互动,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
【参考文献】
[1]张玉,胡秋月.开展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J].山西教育(幼教版),2018(11).
[2]刘惠军,王晶.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