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效教学,提升数控专业学生技能的教学实践
2019-02-03卢小强
卢小强
摘 要:在中职教学中,如何提升数控专业学生技能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在中职机械制造数控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专业认识、开展企业实训、适度改编教材等多方面入手,发展他们对专业的认知,全面培养其专业技能,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树立良好的学校品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笔者就如何在中职教学中开展高效教学来提升学生技能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效教学;数控专业;学生技能;教学实践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制造业强国地位和“创新型”建设,数控作为制造业的基础,社会和企业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适应未来企业的工作,因此,广大中职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提升专业认识,产生专业认知
专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过程,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专业认知,在兴趣中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在技能中形成职业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可以派专业课教师来担任班主任,结合专业来为班级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在日常交往中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认识到本专业在未来要做什么。在一项初入学校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机械数控专业,选择的专业是由父母选择,因此,教师要上好入学第一节课。
在初始授课时,笔者会进行专业介绍,为学生准备教学资源(多媒体影像、工具等),其中多媒体影像包含课件、视频等,工具包含刀具、量具及零件实物等等,为班级学生讲解用途,通过直观讲解来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紧接着,学生还要在教师带领下走入数控车间,近距离接触数控机床,安排数控机床大赛优秀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为其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和目标。在职业教育中,学校邀请企业家和专业优秀毕业生来为学生讲解学习历程,使每个人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专业认知能力。这种专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产生专业认知。
二、开展企业实训,提升专业技能
学习是为了应用,在与企业和学生调查访问中,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应当在企业中多开展培训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实际流程,这有助提升专业技能和开拓视野。通过企业实训,学生在学校了解到未来的工作环境,初步认识到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到车间的工作状态。在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吃苦勤奋、遵纪守法、言行规范的职业素养,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企业实训制造,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在学习大部分知识后,笔者带领班级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合作企业开展企业实训,通过生产对外服务订单的方式来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环境,与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笔者和车间老工人就是学生的师傅,指导他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对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深入分析,提升其专业能力。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学生在车间能够认识到企业零件图、加工工艺卡、加工程序单、质检单等材料,体会完整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认识到各个岗位的作用和重要性,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在提升专业技能之外,学生也会根据教师要求来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适度改编教材,贴近企业需求
在数控加工专业中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来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来进行讲解。在数控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适度改编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布置教学任务来延伸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每个人都能符合企业需求,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际上,班级学生对实践内容较为感兴趣,也非常欢迎实践性课堂教学内容,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掌握专业知识,真正掌握专业本领。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把学生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实际案例之中,把案例作为一个载体来让他们了解到其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为例,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设计,小组成员相互探讨、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一份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在设计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来讲解。待方案设计修改完成后,学生要按照电气元器件、电缆、接线端子等,通力合作來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后,小组内先自行检查,待指导教师检查完成后来调试机床,看预期功能是否能够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把以往PLC、数控技术等知识进行融合,以案例为载体进行应用,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发展自身专业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教师要发展学生认知、开展企业实训和适度改编教材来引导学生产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能力,使每个人都能从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朝钢.“工学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南方农机,2017(11).
[2]马博.数控车教学的项目教学模式实践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