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中的儿童绘画教育
2019-02-02贾潍
贾潍
编者按
我们一直在传播“美丽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让孩子学会发现美、懂得美,最终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也想将此理念向家长传递,作为引导孩子接受“美麗素质教育”的方向。
天津师范大学作为与bebe团队频繁交流的高等院校之一,其美术与设计学院更是对儿童美丽素质教育极为关注,并在以时尚为切入点的教育领域做出快速反应,助推儿童时尚艺术教育相关领域健康发展。
儿童艺术发展并非是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受其经验所影响的过程。只要时机成熟,教材教法得当,儿童的视觉艺术能力是可以经由学习培养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情操和基本的审美能力,对儿童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儿童绘画不应只处在涂鸦阶段,我们应对儿童进行规范的绘画教育以有效促进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如何通过绘画教学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提高儿童认知水平是各级教育机构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
绘画对于儿童而言应是一件有乐趣且积极的活动,因此,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儿童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比起结果,艺术教育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体验和感觉,具有随机生成和不可复制的特点。
美术教育则更强调结果和技法,通常使用美术鉴赏和技能练习的方式。技能练习包括以线条造型为主的中国画和以色彩造型为主的西方绘画,都是依靠临摹为教学手段。
二、当前儿童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儿童绘画教育普遍偏重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强调教师示范的重要作用。针对绘画內容教师给以范例,儿童进行模仿。导致儿童没有教师示范不知道如何动笔绘画,同时破坏儿童自我创造、自我发挥的能力,不符合儿童绘画发展的规律。
2.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绘画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性工作,儿童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对其作品的积极评价,得到的评价是负面则会打击儿童的创作热情。儿童绘画教学中多使用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标准,这样会打击儿童的绘画热情。
教师的评判将使儿童在今后的绘画中不再创作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能够反映出儿童内心真实感受的作品,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改为模仿教师范例,破坏了儿童的想象与创作能力。
三、对儿童绘画教学的建议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类、创造性活动,儿童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应理解并积极鼓励儿童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不是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1.顺应儿童天性,以乐趣为出发点
儿童绘画教学应以学习乐趣为出发点,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多种途径譬如涂鸦、泼洒、创意美术等来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从而构建儿童对于艺术最初的愉快体验。
2.教师教法以引导取代机械化的技能训练
教师以引导性的思维教学代替示范教学,将以往的逐步示范变成启发性示范,避免技能的机械训练,示范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而不出现完整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自我发挥。
3.评价方法符合儿童特点,尊重儿童自身感受
评价儿童绘画作品应依据其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作为客观的评价标准。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来理解作品內容,以该绘画作品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儿童思维特点进行评价。教师应以积极正面的评价为主,鼓励和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4.提供宽敞整洁的绘画环境和优秀的绘画材料
绘画空间狭窄,儿童在绘画时易受束缚,影响绘画时的专心程度;绘画空间宽敞,允许儿童自由走动或者可以将颜料适当泼洒出来的绘画环境,会给儿童更大的创作和发挥空间,儿童在绘画时就会有更轻松愉快的心情,绘画作品相对来说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高质量绘画材料也会影响儿童绘画的丰富性。
儿童美术教育做为儿童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加强艺术教育的引导,弱化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以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获得的乐趣为出发点,重视美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获得心理的释放与疏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