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壮、汉语言接触的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研究

2019-02-02黄静露

广西民族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横县声母演变

【摘 要】本文描写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通过与中古汉语、横县平话的语音对应,来探讨该声母系统的语音变化,并解释语音变化的原因。横县壮语读书音作为壮、汉语言接触的产物,其声母系统同时保留了中古汉语和本地壮语的语音特点,但又与中古汉语存在语音差异,这些差异是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自身发展和壮语等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接触;演变

【作 者】黄静露,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6-0164-006

一、壮、汉语言接触下的壮语读书音

自秦始,北方汉人陆续通过军戍移民、战乱移民、经商移民等方式移居广西,历经几次大规模迁移南方的活动,广西逐渐形成壮、汉民族杂居和接触的现状。在壮、汉民族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其语言也形成了密切接触并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壮、汉民族接触过程中,出于交流的需要,汉族人在自己母语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古平话”这一汉语方言,而使用“古平话”的汉族人,被称为“平话人”。对此,梁敏、张均如先生和徐杰舜先生(1999)都有过相关讨论,梁敏、张均如先生指出“平话人进入广西的历史早于其他汉族人,而平话是来自不同地方、使用不同方言的移民长期互相交流融合,并受本地壮侗语言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汉语方言。”[1]此外,徐杰舜先生也指出“作为广西汉族族群主要民系之一的平话人,从历史上看,其入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直到宋代,广西的汉族几乎都是平话人。”[2]古平话为满足广西壮、汉民族日常交际的需要而产生,是汉语方言受本地壮语影响的结果。古平话产生后,成为当时广西各地的主要交际工具。为更好地学习彼此的文化,广西各地纷纷设立书院,培养通晓汉文的壮族知识分子,一些壮族人接受了以古平话为教学用语的私塾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壮语中吸收引入大量的汉语借词,随着这些汉语借词数量的累积,逐渐形成系统的壮语读书音,并通过壮族知识分子在壮族地区传播开来。至西南官话、粤语进入广西前,源于“古平话”的壮语读书音系统,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了壮族人读书看报的工具。由此,壮语读书音也是壮、汉民族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古平话”发展到现代平话,其语音发生了变化,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的语音差别大,而壮语读书音形成、发展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其语音系统和平话一样,也一直处于变化中,同时,各地壮语读书音适应本地壮语语音规律,呈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所以,壮语读书音系统也反映了壮、汉民族接触后语言变异的过程。

为了探讨壮、汉民族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本文选取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为研究对象。横县位于广西东部,该地区使用的汉语方言主要有客话(即平话)、横州话(即粤语方言)、新民话(即客家话)。 李心释先生指出“在调查中还发现,平话的中心区在邕宁、宾阳、横县一带,即唐代的邕州、宾州、横州,许多平话人都是从此地搬迁至桂西南或沿黔江、柳江、融江往桂北地区。”[3]由此可知,作为平话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横县是壮族人和汉族人(平话人)交往密切、壮语和平话之间的语言接触也密切的地方。所以,横县的壮语读书音的语音系统,可以作为分析壮汉民族接触背景下壮語读书音语音变化的典型案例。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也可以反映古汉语声类在语言接触中的发展演变特点。

二、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

横县壮语读书音有声母19个,即:p、m、f、t、n、l、k、kw、?、?w、h、?、j、?j、θ、?、?、?w、v,例字如下:

p    坝[帮]、怖[滂]、败[並]、甫[非]、捧[敷]、辅[奉]、陌[明]

m   码[明]、万[微]、卧[疑]

f    废[非]、泛[敷]、凡[奉]、忽[晓]

t    呆[端]、贷[透]、大[定]、瞪[澄]、爹[知]、囱[清]、蹲[從]、颤[章]、隶[来]

n    严[疑]、耐[泥]、闹[娘]、鸟[端]、粘[知]、粒[来]、尔[日]

l    来[来]、宠[彻]、獭[透]、泣[溪]、舰[匣]

?    熬[疑]、效[匣]、仍[日]、勾[见]、磕[溪]、碾[娘]、杈[初]、丫[影]、盈[以]

k    该[见]、靠[溪]、共[群]、况[晓]、茎[匣]、沂[疑]、稷[精]、囚[邪]、岑[崇]、枢[昌]、捐[以]

h    懈[见]、刊[溪]、元[疑]、海[晓]、孩[匣]、旺[云]、沿[以]、竭[群]、屿[邪]、晌[书]、靥[影]

kw   瓜[见]、夸[溪]

?w   瓦[疑]

?   浇[见]、爪[庄]、饮[影]、孕[以]、鱼[疑]、人[日]

j    休[晓]、音[影]、尤[云]、野[以]、冗[日]、丘[溪]、吟[疑]、眨[庄]、萤[匣]

?j   幺[影]

θ    询[心]、俗[邪]、士[崇]、示[船]、沙[生]、陕[书]、承[禅]、栅[初]

?   展[知]、侦[彻]、茶[澄]、挤[精]、猜[清]、才[从]、伺[心]、辞[邪]、渣[庄]、占[章]、测[初]、

扯[昌]、查[崇]、唇[船]、产[生]、奢[书]、酬[禅]、阄[见]、诣[疑]、协[匣]、如[日]、搉[溪]、

仇[群]、揖[影]、嗅[晓]

?w 撮[清]

?   赛[心]、松[邪]、色[生]、税[书]、蚤[精]、俏[清]、佘[禅]、恰[溪]、喧[晓]、洽[匣]

v   快[溪]、外[疑]、蛙[影]、化[晓]、还[匣]、荣[云]、唯[以]、挽[微]、吮[船]、倔[群]

三、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与中古汉语声类的语音对应

(一)语音对应

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根据各声母在中古汉语声类中的分布,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各声母主流读音所集中分布的中古汉语声类,其读音与该声类的拟音基本一致,略有区别。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语音对应说明

1.全浊声母清化。横县壮语读书音中的古全浊声母都读相应的不送气清音。

2.隋唐后,汉语的帮组和非组分化,帮组字读重唇音,非组字读轻唇音。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声母p、m主要分布于帮组,与中古汉语帮组字读重唇音的拟音基本一致。不过,滂母字在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中读不送气音,与帮母字读音合流,这与中古汉语相应声类的拟音有所区别,究其原因,是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适应本地壮语没有送气音声母这一语音特点的结果。此外,横县壮语读书音中,除了微母字,聲母f主要分布于非组,与中古汉语非组字拟音大致相符。不过,部分非、敷、奉母字的声母保留了分化前的重唇音p,这些字的读音可能是很早以前吸收的,其反映的是轻、重唇音分化以前的读音。因为晚唐至五代,帮组和非组分化,中唐时期,非母字、微母字还读p、m,汉人大量进入广西的时期也主要是汉、唐、宋这几个时期,所以,非母字保留重唇音的现象,有可能是分化之前的遗留。

3.微母从先秦到现代的发展为:m>?>v,而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微母字的主体读音为m,保留的是隋唐前的读音,这与隋唐后非组从帮组分化出来,读轻唇音的语音发展规律不一致有关。而横县平话中,微母字的声母也读m,如“文、问”,这表明,壮语读书音微母字读m,是轻、重唇音分化的滞后现象,即,“古平话”形成时,非组和帮组已经基本完成分化,但是微母字没有或者没来得及跟着非组分化出来,保留了分化之前的重唇音m,形成非组音演变的滞后。这种语音演变滞后现象,后来也被带入了壮语读书音的语音系统之中,体现为壮语读书音微母字读重唇音的现象。

4.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声母n主要分布在泥、娘母。关于中古汉语泥、娘母的拟音,各家对泥、娘是否有别存在争议。关于该争议,郑张尚芳先生、高本汉先生和邵荣芬先生认为:泥、娘母有别,其中,泥拟音为舌尖前声母n,娘母拟音为舌尖后声母?;而王力先生和李荣先生认为:泥、娘母拟音一致,都为舌尖前声母n。[4]244韦树关先生认为“不管各家意见如何不一样,泥、娘属于同一个音位,没有争议,到近代合并为同一个n-,那是没有争议的”。[5]80泥、娘母在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均读舌尖前声母n,而舌尖后声母?在泥、娘母中没有分布。

5.横县壮语读书音中,部分知、澄母字的声母读塞音t,这保留的是中唐以前的读音。不过,澄母在中唐以前的读音是浊塞音d,而在横县壮语读书音中的读音是清音t,这是全浊音清化后的读音。

四、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的语音变化

壮语读书音源于古平话,古平话的语音原貌,我们尚未可知,但是,横县作为平话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现在使用的平话,在由古平话演变的过程中,与横县壮语读书音经历了长期的接触,可作为分析壮语读书音语音变化的参照。根据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与中古汉语的声类拟音的对应可知,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更多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这与现代平话有共通之处,但是,在壮、汉民族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受本地壮语语音等因素的影响,壮语读书音与平话在声母系统上又有所区别。体现在:

(一)没有送气声母、浊音清化

在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古全浊声母都读不送气清音。横县壮语读书音没有送气声母,横县平话1中,声母区分送气和不送气,而平话的送气声母在横县壮语读书音中读成不送气声母。

横县壮语读书音没有送气声母,这与横县壮语没有送气声母的语音特点相吻合。究其原因,在于壮语读书音的使用群体是壮族人,壮族人接受以古平话为教学用语的私塾教育时,受自身母语的强势影响,将本地壮语没有送气音的语音特点带入语言学习的过程,将送气音声母读成不送气音声母。

(二)精知庄章组合并

横县平话中,精知庄章组声母合并,其主体读音都为ts/?h,而横县壮语读书音中,精知庄章组声母合并,其主体读音都为t?,与横县壮语声母t?一致。

ts/??和t?的发音方法都是清、塞擦音,但是,ts/??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前,而t?的发音部位是舌面前,壮族人掌握壮语读书音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母语发音习惯,会无意识地选择自己更为熟悉的、语音相近的t?来取代ts/??。

(三)壮语读书音的声母?、θ

横县壮语中,有边擦音声母?,横县平话中,有边擦音声母?和擦音声母s,而壮语读书音中,“心、邪、崇、生、船、书、禅”母字读?、θ。

韦树关先生对壮侗语中的声母s、?、θ、r演变过程做出假设:“第一种假设:在古壮侗语中,有一个出现在单数调的*,这个声母在壮侗语多数语言中,走的是*>?->θ->s-(前化)或*>h-(后化)的路子,但在有的语言如佯僙话、仫佬语、拉珈语、临高语,*走的是*>t-/th-(*塞化)的路子……壮侗语多数语言走的是*>?->θ->s-(前化)的路子,所以,在吸收汉语心母字时,把心母s-读成了相近的?-或θ-(早期壮侗语还没有s-)。随着汉族与壮侗民族交往的加深,部分壮侗民族被同化于讲粤方言的汉族之中,心母读?-或θ-这个语音特点也被带进了汉语粤方言里,成为汉语粤方言中的壮侗语‘底层,而走*>t-/th-(*塞化)路子的语言就把汉语的心母读成了t-或th-。第二种假设,以上一组壮侗语词的原始形式为?-,产生以下的各种变化:?->s->h-、?->θ-/?>t-/th-、?->。”[5]103韦树关先生认为:广西境内的平话、粤方言、官话、闽语等汉语方言心母读?,是壮侗语的“底层”遗留,是受壮侗语影响的结果。[5]104据此推测,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心、邪、崇、生、船、书、禅”母字读?或θ,一方面,是汉语方言中的壮侗语“底层”,随着汉语方言再次被借入壮语读书音中的结果,另一方面,壮语音系中存在声母?、θ,壮语读书音中的?、θ,也可能是适应横县壮语语音系统的结果。

(四)横县壮语读书音中,部分见、溪母字读kw/h

横县壮语读书音中,声母读kw的见、溪母字,其韵母为合口呼,声母受韵母影响,舌根音声母k圆唇化。此外,横县壮语声母系统中,也存在圆唇化声母kw,所以,横县壮语读书音中,部分见、溪母字声母圆唇化现象,也是适应壮语声母语音特点的结果。而关于溪母字声母读h的现象,王力先生曾提及“溪母字本读[k‘],但是在现代广州话中里,溪母字多数转化为[h](与晓母混),这是由于[k‘]是塞音送气,这“气”就近似喉擦音[h],所以[k‘]也可以写成[kh]。这气越强烈,影响到前面[k]的消失,于是[h]取代了[k‘]。”[7]560由此可推测,横县壮语读书音中,溪母字声母读h,是音变*kh>h的结果,而见母字读h,是见母字读入溪母字。

(五)横县壮语读书音中,部分晓、匣、云母字读v

一般认为,中古汉语晓母字拟音读h-,匣、云母字读?-,晓、匣、云母的读音存在*hw/?w>w的音变情况,而横县壮语和横县平话的声母中,都没有声母w,但是,仅从听感上看,w、v、?读音相近,由此推测,横县壮语读书音的部分晓、匣、云母字读v,原因在于:我们假设晓、匣、云母可能应该是读w/?,但是,适应壮语读书音适应壮语声母特点的需要,w/?读音发生变化,读成壮语中读音与之相近的v。

(六)横县壮语读书音的部分晓母字读f/k

横县壮语读书音中晓母字读f/k,如:“忽fat55”“海ho?i33”。王力先生指出“在合口呼[u、iu]前面,[f]往往转化为[h]、[h]往往转化为[f]。”[7]557所以,横县壮语读书音中的晓母字读f,是h>f的结果。

此外,晓母的上古音拟为*qh-,潘悟云先生指出:“*qh-的擦化是一种很常见的音变,即*qh>h;但是,也有少数晓母没有擦化为h,而是向舌根音靠拢,即*qh>kh。”[8]这一现象,在北京话、壮语、汉越语中也存在,韦树关先生指出“北京话中,‘况读khua?,而不读hua?;上思壮语中的花(khua1)、悔(khwei3),婚(khw?n1),汉越语中的灰(khoi1)、豁(khwat7),都是曉母字读kh的现象。”[5]173-174由于横县壮语中没有送气音声母,所以晓母字读k,推测是源于音变*qh>kh>k,在汉越语中也存在晓、匣母字读舌根音的现象,如“灰khoi1、豁khwat7”。

五、语音变化原因

在广西长期的壮、汉民族接触背景下,汉语衍生出了“古平话”,随着壮、汉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在“古平话”的语音基础上,广西各地又结合本地壮语的语音特色,逐渐形成壮语读书音的语音系统,壮语读书音保留古平话的语音特点,同时也受壮语语音影响,从而形成与古平话的语音差别。横县壮语读书音也不例外。

本文所分析的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保留了中古汉语声类的语音特点,这与平话的声母系统有相通性。同时,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也反映了横县壮语声母系统的语音特点,从而与中古汉语、平话形成区别。这既有保留又有区别的语音现状,是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发生变化的结果。引起壮语读书音语音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语音自身演变的内部因素和语言接触影响的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语言演变的内部因素,是由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语言,壮语读书音也是如此。壮语读书音源于“古平话”,但是,其使用群体是壮族人,其在壮、汉语言接触过程中,会根据其使用群体的现实情况,不断调整自身语音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语音特色。

语言接触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其他汉语方言进入广西,造成壮语读书音社会功能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其他汉语方言的进入等因素,壮语读书音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明清后,粤方言、西南官话相继进入广西并在壮汉交际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以及普通话在全国的普及等因素影响,壮语读书音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社会功能也逐渐减弱,趋于消亡。现今,还能使用壮语读书音来读书看报的多为有文化的壮族老人。

六、结 语

本文分析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发现其与中古汉语声类拟音、横县平话声母存在一致的地方,也存在区别。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中,古全浊声母清化、没有送气音、精知庄章组合并等语音变化,其形成的原因,既源于语言内部的自身发展,又源于本地壮语声母特点的影响及壮语读书音社会功能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分析横县壮语读书音声母系统的意义在于:横县作为一个壮、汉民族杂居地,壮、汉民族接触的历史悠久,壮、汉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有长期的交流史,在这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横县壮语读书音,通过解析其声母系统的语音特点、语音变化,追溯其与中古汉语声类之间的演变关系,寻找其语音变化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横县壮、汉民族的接触、变迁,还有助于我们寻找到一些探索广西早期汉语方言“古平话”的语音面貌的线索,有助于把握壮、汉民族接触发展的动向。此外,横县不仅是平话的主要使用区之一,也是壮语的主要使用区之一,而横县壮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部分声母的读音是适应本地壮语声母特点后而形成的,这说明,壮族人学习汉语会受自身母语的干扰,而通过分析母语干扰特点,可以帮助壮族人民有针对性地克服第二语言学习障碍。

参考文献:

[1] 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J].方言,1999(1).

[2] 徐杰舜,梁冬平.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3] 李心释.平话的区域语言学特征、存古特征与变异特征[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

[4] 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5] 韦树关.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6] 李连进.平话音韵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7] 王力.汉语语音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14.

[8] 潘悟云.喉音考[J].民族语文,1997(5).

A STUDY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SYSTEM OF ZHUANG SPEECH BASED ON ZHUANG AND CHINESE LANGUAGE

CONTACT: A Case Study in Hengxian, Guangxi

Huang Jinglu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itial system of the Zhuang reading in Hengxian County, analyzes the phonetic changes of the initial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ose change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Mid-ancient Chinese and Hengxian Pinghua. As a product of the contact between Zhuang and Chinese languages, the initial system of Hengxian Zhuang reading retains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Mid-ancient Chinese and local Zhuang language. However, phonological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is initial system and that of Mid-ancient Chinese.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e resul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system of the Zhuang reading in Hengxian County and the influence from its own development or from other factors.

Key words: Hengxian County;the reading of Zhuang language;initials;contact;development

〔責任编辑:黄润柏〕

猜你喜欢

横县声母演变
声母顺口溜
连拼音学画画
声母歌
根据中韩声母差异针对韩国学生的声母教学对策
异域移来种可夸 幽斋数朵茉莉花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