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油茶产业扶贫中的问题及建议
2019-02-01石宝玉谢超
石宝玉 谢超
[提要] 湘西州是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所在地,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油茶产业是湘西州扶贫支柱产业之一,针对湘西州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精准扶贫;油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湘西州
基金项目:2017年吉首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17日
一、前言
湘西州是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所在地,属于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10月正式获批“国家森林城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油茶产业是湘西州扶贫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将湘西州油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強农村富裕、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诸多学者对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尚云(2014)提出精准扶贫就是重点运用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运转社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王瑞、陈永忠(2015)认为油茶产业发展中问题主要集中在优良品种无法满足不同区域产区的需要、油茶新造林成活率仍很低、低产林改造技术没有根本突破、良好的经营模式还未形成;肖来金(2016)提出建立生态保护、资金筹措、管理运行和收益进出四种机制,强调对老油茶林的改造,重视对新造丰产林基地的建设;元小兰(2017)学者结合精准扶贫提出创新经营管理、改变管理模式、强化科技培训、完善工作制度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对策;林爱玉(2016)更是对“公司+基地+农户”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湘西州油茶产业扶贫的良好基础
油茶作为湘西地区的传统作物,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全州油茶面积共38.1万亩,主要分布于永顺、古丈、泸溪、花垣、龙山等5个县,其中人工林22.5万亩、天然林15.6万亩。2018年全州油茶产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达6,773户,26,416人。
(一)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湘西州油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主要包括林农、合作社、企业。2018年,全州油茶专业合作社(含经济合作组织、协会)达211个,参与农民户数14,802户,参与农民人数58,041人。比如组建了大云富硒油茶专业合作社、首车诚信油茶专业合作社、万坪杉木丰林油茶专业合作社;全州有十几家大型油茶经营公司,如湘西沃康油业科技有限公司、保靖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实力较雄厚的加工企业。
(二)坚实的产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第一,湘西州人民政府早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湘西州各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将油茶产业作为扶贫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2015年湖南省也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意见》;第二,政府结合产业扶贫资金对贫困户进行财政支持。对林地流转户进行一定金额的补贴,利用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项目资金,对新造高产油茶林给予300元/亩补助,对改造低产油茶林给予100元/亩补助;第三,银行通过贷款“绿色通道”来提供金融支持,发展油茶产业。2016年湘西州农行开放茶油产业贷款“绿色通道”,积极支持种植经验丰富、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油茶种植农户、油茶专业合作社(油茶经济合作组织)和油茶种植等企业。
三、湘西州油茶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经营粗放。产业经营粗放主要表现:产量低和集约程度低。全州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严重,低产油茶林比重达80%以上,每亩产油量仅为1~3公斤。按经营集约等级划分,其中高集约经营仅2.9万亩、一般集约经营19.6万亩、粗放经营高达15.6万亩。经营粗放形成的原因:有林农经营油茶林的意识较薄弱,从油茶产业中获益较低,不愿投入过多精力。
(二)产业缺乏科技支撑。首先,湘西州种植油茶的品种较落后。由于缺乏科研和资金支撑,无法自主研发优质油茶品种,没有能力在湘西州大面积引进并推广优质油茶品种,而普通油茶容易导致产量及效益低下;其次,油茶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精深加工。油茶经营企业大部分为作坊式企业,采用传统的榨油方式,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和科技含量低等缺点,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为粗油,产品附加值低。
(三)扶贫资金渠道来源单一。首先,融资借款难度较大。第一,当地油茶经营企业向银行进行贷款,贷款审查手续繁杂、耗时长,贷款难以及时到位;第二,贷款条件、担保条件高,存在油茶经营企业因无法满足条件而不能获得贷款。其次,政府出台关于油茶产业的优惠政策难落实,投入油茶产业资金不足。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提供相关资金补贴,但政策落实程度较低,对产业扶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补贴资金低,难以满足油茶经营企业的生产所需。最后,油茶产业投入资金周转慢,难以吸引企业投资。
(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第一,专业性人才储备不足。一方面湘西州文化教育水平较落后,难以培育出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湘西州地处偏远,没有良好的招揽人才政策,难以留住或者招揽技术高、能力强的人才。第二,缺少“现代化”林农。湘西州大部分林农的油茶种植知识主要来自于父辈的言传身教和日积月累的种植经验,接受的油茶种植知识较落后,缺少学习先进油茶种植知识及丰产栽培先进管理技术的途径,因此对高冠嫁接、修枝整形和肥水调控等丰产栽培先进管理技术了解甚少。
四、湘西州油茶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建议
(一)加强对各类新型主体进行培训。油茶产业各类新型主体的素质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对各类新型主体进行知识扶贫,根据新型主体的需求针对性地提出培训方向。在对林农的培训方面,注重林农对油茶种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高冠嫁接、整形修剪和肥水调控等丰产栽培技术,让其掌握油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对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着重员工的市场推广及开发能力,对其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培训;在对合作社员工培训方面,重点培训员工的沟通能力,帮助其更好地与林农协商沟通。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一,利用国家政府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本地或者外地的公司投资油茶产业;第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湘西州油茶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完善信贷担保方式,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规模,简化贷款程序,拓宽油茶产业融资的渠道;第三,政府应设立油茶产业帮扶资金,作为油茶产业资金的后盾;建立资金监督小组,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第四,鼓勵村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参与到油茶产业中。
(三)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创新模式。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贫困林农以土地、资金、劳动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到油茶产业中,让贫困林农成为产业的股东,与企业成为利益共享、风险承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第一,加强“公司+合作社+林农”的经营模式,让林农与合作社对接。引导贫困林农加入合作社,公司免费为林农赠送油茶油茶苗、有机肥,引进技术,保证油茶质量的统一性;月末按照市场价格来收购,年底按照收购的比例加以分红,增强林农的归属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第二,采取“公司+基地+林农”的经营模式,让林农以土地入股,以劳动获益。公司对油茶基地进行统一管理,优先培训并招聘贫困户,为其提供工作岗位;第三,提出“大户+林农”的经营模式。由油茶种植大户牵头,充分发挥其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合林农共同种植油茶,年底按照股权进行分红。
(四)校企合作,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突出科技扶贫,增强油茶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让高校成为湘西州油茶产业的“医生”。高校及时跟踪了解该地区的油茶发展情况,针对油茶产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推进油茶产业的发展。第二,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推进对湘西地区的优质杂交油茶品种的研发,推广优质油茶品种的种植,提高湘西州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基地,助力高校科研。第三,推动油茶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提升企业对油茶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明政.百色市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24).
[2]肖来金,肖平姬,高生明.建“绿色油库”助精准扶贫——兴国县油茶产业发展浅思[J].老区建设,2016(1).
[3]元小兰.乐安县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7.49(4).
[4]钟少伟,彭险峰,田开慧,向魁文.湘西州油茶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