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让“问题意识”贯穿学习的始终

2019-02-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素质教育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市北中学)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明确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依赖于科技水平,足见科学技术对民族未来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毫无疑问,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问题习惯,是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然而,当前以个人升学与未来工作作为价值取向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这与基于民族未来、国家利益和学生长远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深感忧虑、甚至深恶痛绝。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加上未来就业的巨大压力,我们的学生又不得不面对升学的竞争,这种竞争目前只能通过考试来体现,这是现在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老师往往不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的基本规律,通过知识与规律的直接灌输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学不得法,五年来的课改皆付之东流。此法不改,就是培养奴隶型人才,一切服从考试的答案。另外,因为要对付这种考试,就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技巧”,包括剽窃、抄袭,考场上偷看等作弊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又培养出了所谓的舞弊人格,这两种人格实际上构成了第三种状态就是双重人格。学习上缺乏主动,更谈不上创新欲望。这是人生的悲哀。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教考,学生学考,结果,音乐没了,图画没了,学生脸上血色没了,民族的希望没有了”。除了死记硬背点“知识”,其他什么也不会,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目前,这种以考试为核心的肿瘤教育不铲除,绝对会妨碍教育发展。应试教育毁掉了很多优秀人才,这种陈旧的落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建立一种崭新的、现代的教育体系,才能遏制住应试教育弊端的蔓延扩散。从实际出发,建立我国自己的教学理论,让理论源于教学实践并服务于教学实践;积极探讨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其全面发展,是我国教学改革的表率,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遏制住近几年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课改,这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理论的重大缺陷是什么?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素质教育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适应了当代社会培养人的需要,引导教育走出误区,沿着素质教育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教育的春天就来了,青少年就有了春天,这个国家就有了春天了。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多媒体及电子白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再如,启发式、分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这些方法与手段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往往满足于提前给学生预设一些针对性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解决,应该承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确实也进行了思考和探究。但是,学生的思维能量得到最大限度释放了吗?求索潜力得到最大限度挖掘了吗?显然没有,原因何在?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到:由于老师对问题的包办,使学生习惯于按照老师的思维框架去思考,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知识求索的欲望被扼杀了,思维会因为长期得不到锻炼变得懒惰和僵化,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像生产流水线上规格统一的产品一样,没有思维个性,更谈不上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了。现在,我们必须还学生思维的自主权、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受老师思路主宰的被动接受变为受老师思想诱导的主动索取,有鉴于此,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精心构筑适宜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围绕大的教学目标(目标越小、越细,学生思维的张力越小)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乐园,如果我们能坚定这样的教学理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努力实践,不计暂时的成绩得与失,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培养一些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重视已久,一些著名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教育的人,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我们国家也应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的人。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这样培养出的创新性人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优秀得多。

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不仅使他们从枯燥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而且会大大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从学生思维的层面上创设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真正充当学生求索过程的诱导者、催化者和推进者,而不是制造统一规格教育产品的灌输者,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并且要深挖知识内涵,探寻其中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并对这些疑问引发的各种思维走向进行全面分析,做到课堂上更好地循循善诱。教师工作激情的唤醒,有助于消除因为工作枯燥所产生职业倦怠,使他们真正品尝职业的幸福感。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施教,均有积极的实用价值。就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毕业班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全力以赴地备战高考,基础年级完全可以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人人成为通过问题手段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人,这将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解决问题的设计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