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有铁路的城市轻轨交通规划方法研究

2019-02-01叶懋志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共线客流轨道交通

文/叶懋志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1、基于现有铁路发展城市轻轨交通模式分析

1.1 共线运营模式

采用共线运营模式主要运用于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当中,多条轨道交通或者是有两条相邻的交通路线在列车运营的时候,会从一条线路跨越到另外一条线路,这样可以形成不同线路运营的列车跨线运行,同时有部分线路当中一些区段有共用的情况。共线运营模式具体可以划分三种形式,分别是不同运营主体之间所实施的共线运营、在线路技术改造的基础上使得不同制式线路实现共线运营、针对于空间几何形态上的岔线实施共线运营。这种运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利用会得到有效提高,乘客出行更加方便,换成站拥挤现象可以得到缓解,交通服务更加多元化。缺点是铁路列车运营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路制式改造,总整体来看列车运营组织会比较复杂,会增加运营安全性风险。

1.2 废弃铁路改为轻轨模式

对于废弃铁路来说可以采用废弃铁路改造为轻轨模式,同时也可以用于一些铁路运量相对比较少,并且可以由其他铁路代替其功能的铁路。这种模式可以分为操作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原有铁路轨道运行轻轨,另一种是拆除之前的铁路重新建新的轻轨线。比如上海轻轨道交通明珠线就是在建设的时候,将已经废弃的淞沪铁路和沪杭铁路内环线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建设之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建设时候的成本投入比较少,并且可以给轻轨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缺点是会产生比较大的震动和噪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1.3 双模式轻轨车辆模式

双模式轻轨车辆模式主要是用于虽然运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因为铁路服务不得取消的铁路线,这种模式的轻轨车会在不同规矩上行驶,且具有不同馈电电压的线路上时能够采用不同动力。双模式轻轨车模式采用双模式轻轨车辆,所以无需假设悬空馈电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提高轨道利用率,建设费用成本比较低。缺点是因为车辆结构复杂,增加了维护费用。

1.4 并行于铁路线修建新的轻轨线模式

采用并行于铁路线修建新的轻轨线模式需要在和铁路轨道临近的铁路用地范围当中铺设轻轨,之前的铁路走廊要是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设计的需要,或者需要建新的轻轨场站时候,能够对新土地进行占用。在轻轨交通建设的过程当中将铁路参与进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城市土地也因此可以更加合理的使用,并且市郊铁路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作用,在城市客运当中体现出服务的本质。不仅如此,将废弃的铁路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在一定减少了铁路成本的投入。比如上海轻轨三号线就是将上海市区原护航铁路的市区断进行了拆除。将铁路和轻轨相结合可以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得到缓解,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缺点在于两者之间可能会有一点干扰,增加了安全隐患,并且轻轨削弱了铁路的服务和扩展余地。

2、基于现有铁路的城市轻轨交通规划

2.1 基于现有铁路的城市轻轨交通需求预测

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是在四阶段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与当地居民交通调查情况、既有铁路网点和客运站点所产生的客流相结合,通过既有铁路线网来对轻轨客流需求进行预测。在采用四阶段方法预测交通需求的时候,要先将所研究区域划分为交通小区,调查城市人口就业情况、土地利用资料以及居民出行等方面内容。然后预测出居民出行产生及分布情况以及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情况,从而对该区域当前现状和将来的交通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出行产生预测是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当中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对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进行预测,对所研究区域当中的交通需求总量进行计算。出行分布预测是计算出各交通小区之间将来的OD交通量,这是在目标年各交通小区所产生的吸引交通量基础上得来的。出行者在城市当中出行的效率可以通过选择交通方式而得出。

土地利用能够对客流规模的基础产生决定性作用,土地利用对轨道客流的影响会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在人口岗位布局及其产生的交通量。使轨道客流产生较大影响的是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比如说在某一个城市当中轨道交通线路的行经是这个城市主要的居住区和商务区,这样就会形成固定的客流且能给客流提供基础和保障。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如果较高的话可以给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增大交通客流规模。建设轨道交通会耗费巨资,和公交相比票价比较高,所以需要合理控制票价,最大程度的将票价差距缩小,有利于吸引客流量。

2.2 轻轨沿线用地控制性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下对轻轨轨道线路进行设计和建设,是需要以人口和岗位的客流作为基础,也就是说要最大程度的在进行规划预测的时候要让人口岗位和沿线用地应相适应。同时,轨道规划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指导,以轨道开发为基础来增强和调整土地利用的强度,轨道线路的客流也能够因此得到保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增强轨道沿线开发强度,一方面是将轨道沿线劳动密集型工业用地转换成商业、居住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另一方面是再度开发轨道沿线的老住宅区。对轨道站点周围区域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对轨道沿线两侧的土地调整为居住或者公建等用地性质,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大型站点建立购物休闲活动中心。

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体系逐渐向多模式方向发展,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减轻交通压力,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和改建道路并建设轻轨。轻轨以其舒适安全且快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地面拥挤的车流和人流,成为了当前交通体系当中不可替代且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形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改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极大的推动了城市交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共线客流轨道交通
客流增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向量的共线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平面几何中三点共线的常见解法
共线向量题型例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