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昆山地区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对策
2019-02-01刘银景
刘银景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昆山 215300
1 背景分析
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到来。许多国家为保持工业强国的地位,实施“再工业化”强国战略;都把改革和创新现代职教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再工业化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提出,通过在整个生命圈内发展个体的技能,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更有效匹配。英国的《新挑战、新机会—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世界一流技能体系的工作目标。美国发布《投资美国的未来:生涯和技术改革蓝图》,提出对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是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进行投资的重要部分,是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的《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把提高全社会的技能水平作为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驱动力[1]。上述战略显示加强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的参与,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2]。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指导,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走创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之路,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急需大量科学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重要支撑。因此,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产教融合被赋予新内涵
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方针和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都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5年,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把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相继出台,标志着产教融合由理念向制度落地实施阶段,即“2.0阶段”。旨在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制度要求,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参与办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学者夏建国认为产教融合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教育、行业“四位一体”的体系框架;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联动”的协同战略格局;学校侧、企业侧、社会组织侧、政府四维度的协同推进机制[4]。
3 昆山地区产教融合现状与问题
3.1 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昆山市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市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3 500亿元,共有企业21 951家、外资企业3 484家,全市拥有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昆山市的“十三五”规划中,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光电、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昆山市高职高专类在校生约2.11万人。3所民办院校: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登云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托普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硅湖学院”),约有在校生1.76万,占总人数的83.4%。公办高职院校2所: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约0.35万人,占总人数的16.6%。
昆山地区产教融合改革形式多样、富有成效(限于篇幅,以登云学院为例)。
一是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登云学院融合海峡两岸先进的职教理念,2010年开始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工学结合专班。十年耕耘,成绩突出,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产学联盟。登云学院与昆山高新区政府实施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模式,与昆山高新集团共建(两岸)科教创新基地。2018年5月份与来自两岸70多家合作成立登云两岸产学合作联盟,加强“政行企校”以及两岸科教文化交流。
三是建立共享服务平台。登云学院联合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昆山工研院等两岸知名校企、科研院所成立了两岸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四是引企入校,建立产业学院。登云学院与西门子、富强公司、昆山纬创公司联合成立产业学院,加深产教融合。
3.2 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1)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昆山市“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教育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2)产教融合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状态。“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是迫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多为自发行为,合作层次较低,范围小。
(3)民办高职院校被边缘化,面临危机。昆山地区的高职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体。但现行体制下,政府还是以支持公办职业教育为主,民办高职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要靠自力更生。民办院校无法享受政府拨款,办学费用主要依靠学生学费,渠道单一,内力不足。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实训设备都需巨资投入,但学校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
因此,整体来看昆山地区的产教融合成效明显低于周边一些以公办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市县(如太仓、常熟和苏州),这已成为昆山教育短板。
(4)生源危机,师资不稳。近几年民办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连年下降,生源质量整体走低,副作用明显。民办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以退休老教师和教龄较短的年轻人为主,师资实践经验不足,高职称人才少。再加上民办教师地位低,待遇不高,从而导致人员流失居高不下,无法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5)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当前高职院校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远远不适应产教融合开放性的需要,对二级单位管得过多过死,企图通过改良方式实现改革,但常常削足适履,事与愿违。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建设、教育教学与产业融合度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依然存在。
以上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昆山高职教育的发展,产教融合难以深入开展。
4 建议与对策
4.1 统筹规划 培育产教融合新生态
(1)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议地方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出台高职教育规划、地方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成立专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对运行机制、职责分工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对产教融合的工作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产教融合。
(2)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是教育规律也是国际惯例。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政策,采取购买服务、实施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参与职教办学,切实提高民办院校的地位和财政投入,基本上能向公办学校看齐,增强民办院校的发展动力。
(3)构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鼓励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经验理念,加快多元化育人,实施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支持有资质的高职院校升级为应用型本科,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2 深度参与 拓展产教融合新渠道
(1)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拓宽校企融合的渠道。发挥当地产业集聚、名企众多等优势。实施引企入教,引校入企等战略,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成立由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校企合作机制,切实保障企业的权益。
(2)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将企业和职场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组专业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3)探索招生即招工的新途径。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实施招生即招工制度,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4.3 深化改革 增强产教融合新动能
高职院校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实施者,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加强内部治理。
(1)深化改革,增强发展能力。高职院校要不断地推进内部改革,扩大社会合作、拓宽招生、筹资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敢于放权、善于放权,推行二级学院管理,激发二级办学单位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凸显其产教融合的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2)坚持人才强校,助力“双师”建设。优化教师成长环境,落实民办教育扶持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与公办教师看齐,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优秀的“双师”队伍,支持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建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以引进和培养职教领军人才、名师和学术带头人。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师资培训基地,助力“双师”建设。
(3)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企业文化、职场文化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建立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多元职业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4)设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中国制造2025》和昆山市“十三五”规划,围绕新时期重点发展领域,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开发新内涵、发挥新作用;着力打造一批优势专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类 、新能源技术类、精密机械类、软件技术类和物联网类特色专业群。
(5)切实提高社会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应深入了解产业、企业需求,切实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开发、技术难关。积极做好职工的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开展国际化培训服务。昆山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跨国企业众多。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或为在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学历提升等服务。
5 结语
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背景下,昆山应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率先引领,建立具有昆山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协同发展、同步共振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