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止高中生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困境及对策

2019-01-31罗米兰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手机高中生校园

摘 要:手机功能具有多元性。对于高中生而言,手机不可或缺。然而一些学校担心学生沉迷于手机影响学习,于是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学校采取“一刀切”之方法不可行,如何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才是新命题。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校园

一、 高中生使用手机原因分析

(一) 通讯作用

有些走读生上、放学由家长接送,需要手机联系。寄宿生夜间有突发情况离不开手机求助。

(二) 学习作用

有些软件比较科学,尤其英语科目的学习软件,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于是有些学生选择在手机里安装相关软件,解决短板。

每个班都建立微信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发布在群里求助同学、老师。

(三) 消费方便

微信、支付宝均有付款功能。在手机里安装微信、支付宝,然后将微信、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出门带手机即可,相当便捷。

(四) 娱乐消遣

“磨刀不误砍柴功”,读书疲劳时使用手机观看几分钟电视节目、电影,或打一会儿游戏缓解疲劳,至于选择哪种方式最佳,因人而异。总而言之,劳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 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园的现状

(一) 福安市第一中学概述

福安市第一中学于1950年由“省立三都中学”与“福安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成立。旧校区位于市区城北街道“扆山”(山名)顶巅,新校区位于溪北洋新区。被评为省一级达标高中。

(二) 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园的现状

笔者上高中时,学校制定规则并形成纸质版,每位学生持有一份,学校让每位学生把规则带回家让家长签字。其中一条规则“学生不得携带手机进校园”。该规则实施后学生遵守到位,未见家长呼吁,理由有二:第一,就读初中时学校也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习惯成自然;第二,学校的宗旨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认真读书。

三、 禁止高中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之困境

(一) 通讯不方便

1. 学校提供固定电话让学生应急之用,但是依然带来诸多不便。如果走读生去上学途中突然想起学习资料落在家里,由于没有手机无法及时联系家人,只能等到学校再求助家人,耽误时间,不是第一节课所需材料还好,反之则影响上课。

周末寄宿生把东西忘在家中,在返回学校途中,家人发现遗忘物后,不能与之取得联系,只能将东西送到学校,家长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金钱。

2. 城市道路上的车辆车水马龙,交通事故频发,有些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于是选择接送子女。当学校一放学,学校门口学生一拥而出,家长、学生互不知彼此所处方位,尤其用小车接学生时更是麻烦。

(二) 查阅资料不方便

“回想法”是复习功课的最好方法之一。一旦在回忆过程中有些知识遗忘或记得模棱两可,没有手机不能查阅。如果有手机可以将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软件下载到手机里,或者把重点内容拍下来,以供随时复习。

近年来,高考试题不但难度加大,而且题目更加灵活,出现前沿知识。应试教育只能应对出自教科书中的考试内容。暂且不论前沿知识所占分數比值,但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应当学识渊博,使用手机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战胜高考,岂不美哉。

四、 对策

禁止规则存在副作用。学校应当两者兼顾,准许学生适当使用手机,制定良策予以管控。

(一) 每个教室配置橱柜存放手机

智能手机占据市场,学生出于攀比或追求手机性能原因,大多配带的手机价格比较昂贵。为了手机的安全,应该在每个教室配置一个橱柜,至于橱柜大小取决于手机数量而定。每个小柜放一部手机,配一把锁,每个学生保管自己柜的钥匙,责任自负。手机存放起讫时间从到教室时起至放学止。

(二) 星期三早上第二节课间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1. 阅读前沿知识。高中阶段学生年龄一般于18周岁以内,处于不能自控时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处事有分寸。之所以选择使用手机时间为星期三,是因为一周内上课五至六天,取中间值,况且第二节课间时间最长。一两天时间,网络上发布的前沿知识正常不多,学生认真浏览几分钟足矣。周末学生在家里自行阅读一周内尚未阅读过的前沿知识。

2. 联络作用。每年春季因季节原因都会引起气候冷热交叉,变化莫测。如果寄宿生没有备好生活用品,可以联系家人寄送所需物品,根据气候增减衣服,以防生病。

(三) 屏蔽信号,统一使用手机时解蔽

或者手机无需统一存放,只要学校屏蔽信号,手机处于僵尸状态,无用武之地,不至于影响学习。学生统一使用手机期间及放学后解蔽。旧校区位于居民区,人口密度大,南北校门前街道属于交通严管区域,严禁停放小车。有车一族接学生只能在车里等候,否则被交警处罚,这种情况用手机联系省事方便,况且回家途中可以用手机复习相关内容。

五、 结语

“法无禁止即可为”,携带手机是公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学校为了教学需要,剥夺学生的应有权利,完全出于学生的前途考虑,固不待言。然而学校不要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一味禁止学生在校园携带手机。高中阶段处于“自我塑造”的重要时期,故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让学生使用,有的放矢,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又不影响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璐瑶.从手机使用看高中生消费转变[J].现代商业,2018(2).

[2]滕传浩.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1).

[3]董程甜.高中生微信支付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经贸实践,2016(10).

作者简介:

罗米兰,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高三(19)。

猜你喜欢

手机高中生校园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