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阅读文本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31刘源棍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以读促写课堂教学

摘 要:中考英语阅读和书面表达倡导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农村初中英语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读写课堂上用以读促写的授课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思维能力。本文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导入,内容、文化内涵、段落、词汇的等方面的写作架构及知识的迁移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做事。

关键词:文本阅读;以读促写;课堂教学

从2016年起福建省对初中英语学科中考由福建省统一命题,同时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凸显了对语言能力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强化了对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考查。《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学生“读”的要求为:1. 能认读所学词语;2. 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 能读懂问候卡中的简单信息;5.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 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小学高年级及七年级阶段已经开始培养的朗读及阅读能力,学生已具备较好的朗读单词、句子及小短文的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八九年级的学生英语在读的方面应逐渐过渡到阅读故事、短文、报纸或者其他语言材料,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写”的要求为:1.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2. 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3. 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4. 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学生有了一定书写基础,能够正确书写单词和句子,会根据要求进行写作。所以写作将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阅读课和写作课中,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主要是用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来理解文本的结构,语言点信息,重要句式及相关连词,并罗列出写作的注意事项,具体要求,写作规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规定的时间完成。这样使阅读文本与写作之间缺乏相关的联系,学生对阅读与写作这两项基本技能容易分割开来,使阅读和写作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对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误解,认为阅读课是纯粹让学生读懂文章的大意,而写作课也一样是纯粹的写文章,对于文章的结构、高级词汇、连词的用法等方面不能够借助于阅读的文本,不能吸取阅读的精华,从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知识的迁移缺少了对知识的内化,也缺少了情感、内涵及自主学习及探究合作的过程。

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课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怎么读,读什么,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策略,构建写作的支架,有效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应用到写作中去,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加以使用。从文本的阅读到写作其实就是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品质的不断应用。

“以读促写”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堂上阅读各种不同体裁的文本,输入一定语言信息,获取他人在词汇、句式的运用、写作技巧及其策略,然后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语言信息输出,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让读与写达到更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如:利用阅读文本进行文章改写、续写,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仿写等相关活动。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但又相对独立。读是基础,是前提保障,阅读课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阅读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写是读的应用,是读的延伸。立足文本教材,引导学生在掌握文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地吸收运用,进行相关话题延伸和拓展,开展写作活动。写是核心基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美国作家、语言学家德尔文G.H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课文是写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言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美国语言学家克(Krashen)在他的教学理论力作Power of Reading中指出,在非自然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大量地接触地道的书面语言,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较高质量的输出。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读的逐步领会,才能转化为写作的正确表达。②(blog.sina.com.cn)本人开展了读写结合的综合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 抓住文本内容,呈现本话题写作任务

仁爱英语教材的设计是以话题为主题进行设计,每个话题都有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常用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呈现本话题相关文本材料的主题,讓学生了解本话题的写作任务,为学生的写作做好铺垫。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话题,Changes in Beijing这篇文章提供的文本是很好的范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学生的写作引导。Great changes havetaken place in China,in which kind of ways? Comparing with the old days and nowadays,What were /are the roads/houses/communications like in the past and nowadays?What will...be like in the future?通过问题的引入,自然导入文章的文本内容及文本的结构,学生通过讨论,并引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内容,为写作的内容和支架做好铺垫。

二、 抓住文本内容,建筑写作的支架

在文本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文本的内容,注意作者的写作内涵,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有意识建构写作的支架,并进行有效的迁移,为相似的写作内容做输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文本阅读分析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的大意、细节内容、文章的结构、相关连词、语言的表达、写作的技巧、连词的巧用、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策略。

如Changes in Beijing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时态涉及一般过去时描写过去的生活条件、马路、教育、医疗等,用一般现在时描写现在生活条件及其他方面的变化。最后一段用了一般将来时进行展望未来。文章内容清楚,结构分明,段落主题句凸显,承上启下句式分明。时态用法得當,内容上安排得当,写作手法应用上也很恰当,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三、 注重文本话题内容,迁移写作知识

文本阅读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深层次地挖掘出它的本质,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及深层次的内容,所以文本内容的深层次内容对写作的建构有很大的帮助,如《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内容紧跟时代,它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不管内容还是文化内涵及结构、高级词汇的应用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很多的东西可以借鉴。初一版第615期通过乌鸦羡慕天鹅的美丽,而天鹅又羡慕美丽孔雀,而且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观赏它。孔雀说虽然漂亮但是没有自由。文本内容寓意深刻,段落分明,句式表达清楚,而且用到高级词汇freedom,unnecessary,comparisons,句末用了这句“Sometimes,we make unnecessary comparisons with others and feel bad about ourselves,its better to be happy with what you have than to wish for things you dont have.” ③(Teens)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这个句子我们就知道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深刻内涵,作者要说的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要拿自己同别人比较,比来比去,总是让自己凭空多了很多的不平衡,既然如此,不妨珍惜眼前拥有的东西。这些句式、内容,结构等是写作支架的有力的支撑。

以读促写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对所阅读的知识,文化背景、文章段落,句式结构、高级词汇、连接词等方面进行迁移,让学生通改写、扩写,缩写,命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形式的写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

[2]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初一版第615期中第Ⅲ版.

作者简介:

刘源棍,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以读促写课堂教学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