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019-01-31丁煌刘慧萍王宏宝肖艺吴霞李玲黄姗姗张国民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

丁煌 刘慧萍 王宏宝 肖艺 吴霞 李玲 黄姗姗 张国民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生作为社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储备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21世纪初在美国启动的EBE计划是一项有影响力的实验教学改革,旨在通过以实验为中心安排教学,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医学综合能力。我校自2015年起通过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对学术型硕士开设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从机能、形态、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等四大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习惯态度进行训练和培养,以期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医学综合能力。结果发现参与该门课程学习的同学,在后期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在对所研课题的掌握上、课题的进展情况上,还是在发表文章的情况方面以及撰写课题申请书等方面,同没参与过该门课程的同级同学相比较,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了53次,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生作为社会核心竞争力衡量标准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是当代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全国研究生都扩招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各高校积极探索的重大问题。

EBE计划(Enhanced Biology Education Programe)于21世纪初在美国启动,在美国高校作为一项有影响力的实验教学改革,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上,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深远的影响。“以实验为中心安排教学”要求首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术的训练,然后让学生分组用此技术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各种困难,并从实验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新的教学思想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应用性极强的医学和生物学科的实验教改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随着当今医学的迅猛发展,对医学类研究生的要求,除了掌握必需的临床技能外,一定水平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衡量一名研究生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实施该项计划或者按照原理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医学类的大学里,显得很重要也很必要。

一、 中医药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手段、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由于医学研究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实验动物,在伦理上及个体差异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中医药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中医药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主要是以学科为基礎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知识全部划分到几十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学生缺乏这些知识的有机整合,因此,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融会贯通。第二,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缺乏,一些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时,重复已发表文章的思路和实验方法,缺乏应有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科研创新工作中,往往一碰到些许困难就止步不前,甚至放弃目前从事的科研活动,其实,研究生还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花大量时间去探索,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应仅仅为教师所左右。第三,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实践机会的缺乏使得这一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二、 《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开设——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

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为专科性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为主,而学术型硕士在科研和临床技能上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学习并较好地掌握医学基础类的相关科研技能,顺应习主席十九大关于人才创新的培养要求,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21世纪初美国高校的EBE计划,我校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设置了一门学术型硕士的必修课: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该门课程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从机能实验、形态实验、微生物以及生化与分子几个大块,分别对基本的医学实验技能进行训练。其中机能实验包括小鼠的基本操作,家兔的基本操作,药物对离体兔肠的作用,生理与药理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和药物的镇痛作用等;形态方面包括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以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微生物方面包括器皿的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制备,细菌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革兰氏染色以及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检测等;生化与分子实验主要包括组织总RNA的提取以及RNA的纯度鉴定与浓度测定,组织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的测定,细胞培养、传代、复苏与冻存以及用MTT检测细胞活力的实验等。通过对这些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机能、形态、微生物以及分子四大块全方位地进行操作相关的课程,以望对学术型硕士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课上除了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设定的一系列实验操作内容外,还在各个细节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科研态度及科研思维进行了培养。参加该门课程学习的同学均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对基础医学实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以及本科阶段不系统地实验学习,实验动手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的预实验,我们会通知同学来一起参与,一方面我们保证了实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初步的训练,这样实验技能的掌握就会更好,后面的实验完成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在预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会进行相应的实验外,试剂的配制、仪器的检查等方面也是学生上课见不到的过程,通过在这些方面加强学生的操作规范性,以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操作,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在询问老师的时候,通常我们不会简单地告诉学生需要怎么做,而是首先提醒他们仔细对比自己的实验记录和实验计划,带领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出现的现象对问题进行引导分析,一起寻找策略,使得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而且提高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后会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主动提问,并会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针对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比如:在家兔麻醉的时候针尖首先应该在耳缘静脉的近心端还是远心端进入,为什么?在免疫荧光实验中,二抗后要特别注意避光,应如何操作,为什么?中药体外抗菌的实验中,从细菌量、药量、牛津杯位置等分析影响结果的因素有哪些?RNA提取过程中,应怎样操作注意什么,为什么?作为科学实验,结果不能按预计出来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掌握出现这个现象可能的原因并且会分析是作为一个准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科研素养,这样对于学生学会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培养严谨的科研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效果

为了验证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这门必修课开设的效果,我们对第一年参加该门课程学习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即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级学术型硕士,目前这部分同学均已硕士毕业。考虑到专业型硕士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同学有限,因此,我们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学中随机抽取50名2015级学术型硕士和50名专业型硕士,分为上过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未上过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组。通过问卷调查,从主观上了解学生对所研课题的掌握情况,评价该门课程设置的一个主观效果。从客观上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发表文章情况以及撰写课题申请书情况等方面的一个客观效果,从对所研课题的掌握情况,依据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截至问卷调查结束时间,结果表明,参与该门课程的同学经过训练后,在后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时候,无论在对所研课题的掌握上、课题的进展情况上,还是在发表文章的情况方面、撰写课题申请书情况上,同没参与过该门课程的同级同学相比较,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具体数据见表1,其各方面效果明显优于未参加过该门课程的同学。

通过实践证明,该门课程的开设以及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最终科研创新能力,使得这部分同学在面对学习中的科研和学术压力的时候,能够找出科研问题并逐步地完善科研方法,最终可以顺利地完成科研工作,为毕业以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调查结果也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相比较,在临床上占据的时间更少,实验室的时间更多,学术型硕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导师对其实验室方面要求更高等等方面,甚至部分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参与过老师的科研项目,有一定的基础,这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最终问卷调查结果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科研创新能力是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必备的一項能力,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除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外,对于学生在科研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加重培养的。对于我们中医药类学校的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来说,如何利用实验更好地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该类实验课的成功开展是最大限度拓展仪器使用空间为教学服务的成功典型。同时我们在思考,该类形式可进一步运用到本科教学中,针对本科生的相关医学基础课,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综合性实验操作,以便更好地为医学理论知识服务,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医学类的综合能力,为后期的医学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讯作者:刘慧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07-28.

[2]刘慧萍,古旭宇,刘平安,张国民等.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2016,263(4):60-61.

[3]黄姗姗,刘慧萍,张国民,喻嵘,王宏宝,肖艺,卢丽丽,莫莉.浅谈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对中医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医教育,2015,34(1):35-37,41.

[4]刘慧萍,张国民,喻嵘,葛金文,黄姗姗,易亚乔,李玲,吴霞,王小玉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5]梁昌盛,周俊宜,黄小荣等.开放型实验室教学管理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90-2391.

[6]张召.谈硕士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6(11):37-40.

[7]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5-6.

[8]王征宇,杨丽霞,李雪英等.中医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情况调研与分析[J].甘肃科技,2016,32(13):54-57.

[9]姜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多维实验教学体系解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70-73.

[10]曹伊.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5):77-78.

作者简介:

丁煌,刘慧萍,王宏宝,肖艺,吴霞,李玲,黄姗姗,张国民,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案设计与路径依赖
浅谈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业导师支持型领导行为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
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多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