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科技何去何从
2019-01-31云贺
云贺
作为金融与科技的结合物,金融科技(Fintech)正在颠覆传统金融领域。据统计,全球80%的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地迈入了发展金融科技的大门;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类的风险投资数额高达308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还只有18亿美元。
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将走向何方?对此,我们或许可从去年12月麦肯锡咨询公司六位研究员联名发布的《协同与颠覆:塑造金融科技的十大趋势力量》这份报告中得到些许启发。
报告从四类金融科技企业出发,总结了它们未来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共性趋势。报告认为,各类金融科技企业应在熟谙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布局和拓展业务,如开展跨境业务的复杂性和各国监管力度加强等环境变化,都会深刻影响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运营成败。
四类参与者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和参与者众多。报告认为,要清晰预判该领域的未来趋势,首先需找准关键变量,即参与主体。
据此,报告将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分为四大类:凭借互联网技术起家的初创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部门,以科技巨头公司为主导的行业生态系统构建者以及提供相关基础设施服务的供应商。
初创企业一般专注于单一类别的产品,但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无到有获得首批客户的认可,并逐渐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与之相对的,是旨在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大科技企业,其最大优势就在于本身拥有强大的技术平台,并已形成庞大的活跃用户基数。
优胜者
短期内,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优胜者依然将主要停留在地区层面,而非全球。
传统金融机构为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目前主要通过合作联盟的方式涉足金融科技领域。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供应商则主要瞄准金融机构,为它们提供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类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产品能否根据需求灵活迅速地更新换代。
上述四类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各异,发展轨迹也并不完全重合。但麦肯锡的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全球金融科技市场逐渐成熟、监管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相关技术产品不断涌现,未来这些企业会面临一些共性趋势。
基于此,报告总结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与运营主体特性直接相关的趋势主要有两个:不同于传统金融业,优质的用户体验不再是金融科技企业竞争的关键,如何找到差异化、能弥补市场空白的服务,才是其未来在竞争中获胜的重点;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合纵连横、握手联盟的事例会不断增多。
此外,其他趋势还包括:受限于技术水平,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成为助力金融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万能药”;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执行流程,将是弥补行业短期内技术储备不足的“法宝”,等等。
跨境业务拓展不易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跨境金融领域。但报告在第一大趋势中就指出:不同地区监管模式和市场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企业的跨境业务版图拓展并不会如想象中那么容易。
换言之,短期内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优胜者依然将主要停留在地区层面,而非全球。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区域管理与准入的复杂性造成的。
在欧盟内部,在线转账业务许可一般能在不同国家之间通用,这促使英国一些线上转账服务供应商——如初创公司TransferWise和WorldRemit——首先选择在欧盟地区拓展跨国转账业务,随后才会考虑在监管许可制度大不相同的大西洋地区“掘金”。
一位身在美国的用户展示他用来给远在墨西哥的家人转账的Remitly 手机应用。
又如,美国有一套独立的监管许可制度,使其在线汇款服务商很难在本国之外的地区拓展市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本土十分吃香的两家服务商——Xoom和Remitly,在欧洲的业务拓展进度却十分缓慢。
除了监管许可的制约,企业要想跨境拓展相关金融科技业务,还要与本地的产业生态环境相契合。这也是各国金融科技界的“大佬”位置一般由本国领军企业占据的原因之一。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无论是行业生态土壤还是业务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诸如蚂蚁金服等大型科技企业参与塑造的。这就会导致根植于他国行业环境的外来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时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感觉。
由此,报告建议,跨国公司要拓展新市场,必须建立在已经深入了解当地的监管制度、消费者习惯和行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之上。同时,目前金融科技企业在设定发展战略时,还是应更多着眼于在本区域拓展业务。
不过,报告认为,尽管开展跨境业务困难重重,但随着各国金融科技市场逐渐培育成熟,将来地区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一定会放眼全球、寻找新的商机。
中国金融科技优势
未来,中国金融科技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远超西方竞争者。这是报告中提出的另一大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报告认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能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是因为我国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建设步骤与引领主体与美国和欧洲大不一样。
在西方国家,较为成功的金融科技企业通常只专注于支付、贷款、财产管理等某一类分支领域。例如,在美国,Paypal和Stripe两家企业主攻在线支付;Betterment和Wealthfront 主要提供资产管理服务;LendingClub和Affirm则主营新兴贷款服务。
可是,在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已经塑造出较为成熟的整套行业生态系统,且拥有了较为稳定的用户群体。也正因如此,这类科技巨头以“赢者通吃”的姿态,将业务拓展到各个领域。
仅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就以其电商平台为基础,将商业版图扩展到诸如线上支付、小额资金管理和电子信贷等多个金融科技领域。
不仅如此,凭借海量的用户大数据优势,这些科技巨头还能准确评估业务风险和行业发展趋势。麦肯锡的研究员们认为,这种整合型商业模式和完善的行业生态土壤,是中国金融科技能够以指数级增长的主要原因。
由此,报告预测,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未来2~3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洗牌期”仍將继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国相关部门严厉整顿和打击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与“机器人理财”骗局,未来中国政府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力度仍将不断加强,这会导致部分不合规或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小型企业被迅速淘汰。
报告认为,这种强监管力度还将持续1~2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优胜劣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