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2019-01-31马修·加弗苏
《H+》这组作品探讨的是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1,“H+”是这一英文词汇的缩写。超人类主义这一科技和文化层面的运动倡导使用科学和技术来改善人类的身心特质。《H+》讲诉的是我们的身体以及人类和技术的关系,并尽可能地展开一幅涉及未来的蓝图。对那些人类机器(赛博格,le cyborg)2的追随者,抛弃身体而将心灵与虚拟世界相连接的拥趸,或者坚定相信医药能征服衰老的人群来说,超人类主义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多种可能性。
《H+》这组作品中,有一些图片只有很少的背景阐述,有的图片甚至省略了介绍文字。我想让这些照片以一种生硬的形式,结合了画面中简单的动作,将人和自身肉体“分离”的视觉效果传达出来。“人造的”,这些照片共同指向了这个主题,至于这些超人类主义者到底是渴望成为“机器的生者”,还是终将变成“获得生命的死者”,我们亦无从可知。这组作品可以做的,是作为一个媒介,提醒大家面对当下诸多涉及“本质”与“科技”的问题,它也可以构建起一个诗意的图像空间,在其中,我们可以以有限的思考来试着对抗无限的荒谬。
这组作品的养分来自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比如法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大卫·勒布雷东(David LeBreton)的书,他写了很多关于身体、人类和现代性关系的著作;还有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p k. Dick)的科幻小说。电影方面,我受到了1983年版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和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潜行者》(Stalker)的影响。至于照片在展场的呈现方式,我参考了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作品的展出路数。
在创作《H+》之前,我的好几组作品都是以“新地形”的方式拍摄风景,在肖像摄影的表现上也借鉴了很多大师。的确,我是在“学院派”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拍摄风格的。我过去拍摄那些风景,是因为喜欢德国新客观主义,还有贝歇夫妇的摄影风格,他们都对我的摄影有过重要的影响。当然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对他人的模仿,我需要找到自己的摄影风格,于是在多年的摸索之后,我终于在《H+》这组作品里实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
这组作品里,我还很强调“商业摄影”感,在用光、静物摆设、后期处理等方面都运用了商业摄影里比较典型的手法。我是个商业摄影师,要靠这项工作养活自己,还有自己的艺术。我喜欢商业摄影,我觉得作品在视觉表达上要让人觉得好看,而且把商业摄影的一些模式运用到艺术摄影的创作中并不违和,还能吸引观众。
译者注:
1 超人類主义亦是一项国际性的哲学运动,提倡通过开发和制造广泛可用的复杂技术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智力和生理机能,从而改变人类的状况。超人类主义思想家关注新兴技术潜在的优点和危险,包括它们可以对某些人类生理限制的超越,以及使用这些技术的伦理问题。最常见的超人类主义论点是:人类可能最终把自己转化为不同的生物,其能力相比于目前,将大大扩展。
2 赛博格,英文为Cyborg,又称改造人。曼菲德·E.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与内森·S.克莱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使用这一称谓来定义他们想象中的一种人类:这些人类经过强化之后能够在地球以外的环境中生存。之所以会提出这种概念,源于他们觉得当人类开始进行宇宙探索等新领域时,人类与机械之间的亲密关系将越来越必要。而后,这一称谓得到普及。在流行文化中,一些赛博格被描绘成明显的机械或十分近似于人类的样态。它们(他们)经常出现于人类对技术过度依赖的语境中,也常常体现出远超人类同类的身体机能或智力能力。
左页图:瑞士内科医生让-安德烈·维内尔(Jean-Andre Venel, 1740-1791)被认为是最早的现代假肢修复师之一,他为脊柱侧弯患者开发了一种束身衣。这一想法是为了治疗畸形或残疾。从技术上讲,束身衣是一种矫形装置,它可以弥补功能缺失或缺陷的假体,而不是替代某种功能。矫形学是外骨骼的先导,后者在民用和军用方面正得到迅速发展。
这种外骨骼可以用于治疗目的,或者增强装配者的运动技能。许多公司销售这类产品,这些产品通常用于承载剧烈运动或治疗身体残疾。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研究一种最为惊人的外骨骼样品,这种外骨骼能够将一名士兵变成几乎用之不竭的战争机器。
继承保育器意味着在极其脆弱的环境中成长,在知识、治疗、试管、食物、温度和监控器的令人紧张的行为之外,无法提供任何外界保障。保育器并没有从技术上支持人们在转向未来时对力量的渴望,而是鼓励人们积极关注一个脆弱的当下,讲述另一个故事:一个由无数重要而不确定的关系编织而成的故事。继承保育器意味着要坚定地记住,技术和生物学都以持续构建非常不稳定的关系为己任。
膳食补充剂“极乐世界”含有烟酰胺核糖体,已被证明对小鼠细胞的再生有积极作用。尽管2016年的一次人体研究的结果看起来很有希望,但该公司的方法存在争议。它的科学顾问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但这种补充剂的效用似乎有限:衰老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单凭一种因素无法减缓它。
“益智药”系列之一
“人机”系列之一
修复受损或功能失调的身体—这里是我父亲的膝盖假体,严格意义上是用于治疗的—和增强健康的身体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明显,但实则难定义。什么时候假肢会离开传统意义上的医疗领域,成为增强个体能力的一种手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试着理解或定义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明确定义:“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一措词自1946年以来没有改变,它意味着健康具有一种变化不定的主观特征。这个定义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超人类主义者认为他们的健康身体是一个不完整的载体,必须加以“修复”和“实现”。
扬·曼(Yann Minh),1957年出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专注于网络文化和“永恒世界”。照片里,他身处自己的“Nooscaphe”(人类的反思领域延伸到互联网的体现,通过艺术品、思想等与人性相关联)里。他经常把自己描述为一个“nooconteur”,即网络空间的健谈者,或者是一个探索网络空间和“noosphere”的赛博朋克。他在当代艺术和网络文化领域的创作多次获奖。巴黎,2016年6月16日。
STIMO(機器人辅助康复硬膜外电刺激在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是一项旨在提高脊髓损伤或病变患者运动技能的临床研究,这类患者在控制下肢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这是reWalk实验的延伸。这项研究需要神经科学家、工程师、机器人科学家、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参与。第一批人类患者已于2017年接受了这种类型的植入。
“后人类”系列之一
右页图:孕妇可以通过产前检查来判断胚胎或胎儿是否正常。这些检测会导致子宫内治疗或流产,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就算很少有人质疑产前治疗的有效性,它们最终会带来一种优生学吗·超人类主义者认为,这些做法必须被视为从统计学上改善人类寿命和健康。
马修·加弗苏
工作生活于瑞士洛桑,目前在洛桑艺术与设计大学任教。2009年,获得汇丰银行摄影奖;2010年,参与光圈基金会reGeneration2展览;2014年,在洛桑爱丽舍博物馆举办个展《只有上帝才能评判我》;2018年,《H+》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展出。
金向怡
青年摄影师、导演,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取得法国北加莱土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硕士和巴黎索邦第一大学电影美学研究与创作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