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导学 导思
——谈高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2019-01-31邓水祥
邓水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因此,“导”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从“导”入手,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导读、导学、导思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导读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之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确立阅读本位的思想
传统的写作本位教学观,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阅读本位的思想。教师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以说教师左右着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认识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全面训练,几种能力的训练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从原则的高度确立阅读能力的训练是阅读教学本位的思想,才能增强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引导有方,点拨到位。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能力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古今中外名人在青少年时期刻苦阅读的事迹,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结构,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阅读能力是读者能顺利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的智力活动所必备的个性特征,它是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读书的一种本领。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速读能力、记忆能力等。学生只有明确了阅读能力的具体内容,产生了要掌握它的强烈欲望,才会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来。
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反复阅读的实践,否则所谓能力只能是无稽之谈。但这并不是说教师的指导就无足轻重。相反,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阅读:
(1)指导学生学会辨别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体,进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记叙文——把握线索,找出要素,理清层次,领悟中心;说明文——把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议论文——把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和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诗歌或短小精悍的文章,宜朗读,小说或记叙性的长文章则默读,感知课文就速读、泛读,品评精妙则慢读、精读。
(3)指导学生学会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读书。第一阶段,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第二阶段,深入分析,具体感知,着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第三阶段,回归整体,品评特色,这个阶段,着重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4)指导学生借鉴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如徐特立等人提倡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夏丐尊的“四面八方”发展读书法;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悬测”读书法;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导学
导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教会学生思维。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思维方法,才算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从导学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1.导学时,应注重思维的客观性
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传授思维方法,首先要把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原理教给学生,使他们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中,全面接受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训练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语文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分类等。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地增强其思维的客观性,使之有效地理解、运用各种知识探索、解决问题。
2.导学时,应注重思维的科学性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分析问题所采用思维方法的科学依据,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思维的科学性。
3.导学时,应注重思维的合理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训练中无论是设疑、激趣,还是诱导、点拨都要留下一段相应“合理”的思维空间距离,或网开一面,或点到即止。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发展,活跃思维,跃起“摘果”,在“差距”与“跳跃”中思索、感悟、挖掘和变通,以达到发幽探微的目的。
三、导思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会思考,学习能力就不会提高。但现实中,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读书的方法,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分析、概括筛选、评价能力。
1.审清题目,提出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把握文章,可从分析题目入手,可先找出题眼,然后提出问题。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其中“套子”是题眼,可就此提问,“什么是套子?请找出文中有关套子的语句。”还可以借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或那样的 ‘套子’?同学们可以就此展开探究。”
2.抓住线索,提出问题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可以提出“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林黛玉的眼睛,同学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这样的问题。
3.利用矛盾,提出问题
课文中那些看似矛盾的语句,或人物前后矛盾的行为,往往是作者揭示中心,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之处。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看起来似乎矛盾,可就此提出问题。
4.层层深入,提出问题
议论文可以按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得出怎样的结论,这样的层次来提出问题。如《拿来主义》一文,可这样提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主义?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做?
5.辨别同异,提出问题
这样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总体理解或某一方面的深入领会,使学生养成深思明辨深入探求的读书习惯。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可这样提问:父爱和母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6.联想、想象,提出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故都的秋》一文,可这样提问:家乡的秋是怎样的?大家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这些诗文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和想象?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的语文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确立阅读本位的思想,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要从导学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要教会他们学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地导读、导学、导思,才能使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