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小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31郭静北京中科中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工作

文/郭静 北京中科中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扩张,城市用地日益紧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城市治安与管理问题。因此,通过科学的、有技术性的管理手段调动城市资源,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干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与长远化是当前新兴小城市规划管理的重中之重。

1、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作为当代人口主要的聚集模式,其规划、规模影响着大量人口的长远利益。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多项利益,把控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深化改革城市管理模式是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急剧增加的时候,城市一味地扩张壮大收纳人口而不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理,难免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当前我国众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病”——城市交通拥挤、水资源不足、污染与能源浪费、新旧区域差异显著、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初期,规划的城市容纳量不足,未能考虑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的综合平衡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政府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工作难以统筹运作,各分管部门难以达到高度统一,行政难度大。这造成了当前城市发展掣肘,城市内区域发展差异大。要想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必不可少。

2、新兴小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性不足

社会发展意味着新兴城市的不断崛起,特别是大城市卫星城的扩张,加剧了周边农村城镇化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便暴露了不少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一,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质量。城市规划管理建设部门追求建设成果,为求政绩减少了前期规划时间,导致不少形象工程的出现,建设项目对城市的实用性较低,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此外,热衷于扩张建设新城区,对原有老旧城区改造不完善,使老新城区差异显著,也会带来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矛盾。

其二,城市同化严重,未能因地制宜。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所导致的另一大问题便是城市管理者未能思考本地区实际状况,照搬照抄发展成功的城市管理经验,却忽视了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状况,致使城市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其三,城市规划目光短浅,以牺牲自然人文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难免会遇到城市用地不足的问题,许多新兴中小城市目光短浅,牺牲自然资源以及文化遗产用地,毁灭了历史悠久的古老遗迹去建设摩天大厦,如此行径令人痛心。政府规划用地时,应考虑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或拆迁工作,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应当携手共存。

2.2 城市规划管理法律规范不完善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并没有建立明确而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主要依靠单行法或行政指引作为依据。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部分旧法规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状况,需要进行更新升级。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有更加完善更加健全的法规体系,让规划管理有编制、有依据、有裁量。

2.3 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社会公众的监督

从古至今,城市规划管理往往是政府部门专职工作,且这些规划管理部门既是规划的决策者,又是管理的执行者。这样的管理制度存在有一定的弊端,在规划建设前期往往容易人手不足,建设效率极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易导致腐败等问题的滋生;在建设收尾阶段,验收人员的专业性与公平性也难保障。这是由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不高,建设过程的政策也不够透明,使得民众不知情,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手段。

3、新兴小城市规划管理对策

3.1 完善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法律体系

法为执行之本,是所有行政流程和管理手段的依据。做好新兴小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以《城乡规划法》为中心的规划法律体系,务实贴合当前国情,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合法批准、城市街道设计、城市功能区划分、交通线路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旧址拆迁等均做出明确指示。同时加强项目过程中监督相关法规,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与腐败行径的产生。新时期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广泛而详尽,确保城市规划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法制手段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而在实际建设运作过程中,责任清晰的行政流程也能明确,划分各部门工作内容,减少责任推诿、流程进度慢等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尤其加强工作监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减少规划部门专断独权的权利,从而推进规划管理项目顺利运行。

3.2 推行规范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

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主要是政府规划部门,而最终验收批准的主体依然是组织编制主体,规划工作容易陷入一言堂,最终的规划管理结果单一而存在缺陷。因此,推行规范科学的城市管理方式,可以建立复合型城市规划管理队伍,将城市规划管理学纳入高校公共管理课程,填补规划管理工作人才难以与时俱进缺陷,同时加强多学科、多行业、多人才的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不拘一格接纳各方声音,构建新形势下的科学规划队伍。

3.3 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意识

城市规划的最核心根本是以人为本,这意味着优秀的城市规划管理不能掌握在一人或者一支队伍手中,而应该让城市主人翁参与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透明化,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让普通民众有途径、有方式、有依据了解城市的规划状态,并提供建议意见途径,广泛吸收来自四方的声音,做到真正的全社会认知、理解、参与、评价城市规划管理;另一方面要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共属性,利用公共舆论和公共手段解决公共问题,是城市规划融入公众的日常,使其成为规划工作的一份子。

结语:

城市规划管理调衡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运作城市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只有构造好城市的基础脉络,此后不断完善优化,才能使发展的活水滋润每一条沟壑,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长长久久的运作下去。因此,我们要科学采取合理的规划管理手段,使新兴小城市最终成长为有个人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