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化运动对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启示
2019-01-31何琪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1
文/何琪 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1
1、背景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的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建设落后、环境急剧恶化;开放性空间、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呈现一片破烂局面。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有了一定的财力进行建设,就像当年美国,急于向世界展示建设的成就。目前,城市内一些工程常常以展示姿态出现,展示领导者的功绩,展示城市的形象以利于招商引资。城市内大量建设景观大道、城市广场、河道装饰,中国南方一个人数不足一万的县城竟建一条100 多米宽的纯景观大道,极其气派;偌大的广场,草地被围起,不让市民亲近,仅为了装饰城市;城市河道被反复治理、美化,人工化明显,整整齐齐却少了自然之美。此外,对老城区铲平式重建尤令人痛心,使城市总处于拆迁和建设中,居民被迁离生活许久的环境。这些美化活动起到了视觉美化作用,但忽略了市民生活的和谐之美。
2、什么是“城市美化”运动
“城市美化运动”究其根源可到16-19世纪的巴洛克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设计思潮则发源于美国,始于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19世纪末,西方工业化进入鼎盛期,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步入高潮,伴随而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剧增、贫民窟涌现、城市形象与秩序极其恶劣。梁启超写道当时的美国“天下最繁盛者莫如纽约,天下最黑暗者亦莫如纽约。”[1]当时的评论家对匹兹堡写道“从住家、工厂、汽船等处冒出一股股烟柱,汇成一大片乌云,笼罩在该城的狭窄山谷。”[2]此后,出现了一系列挽救城市的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目的是改善城市形象和社会秩序,恢复由于工业化失去的视觉的美和生活的和谐。[3]它强调规则、几何、古典、唯美主义,尤其强调把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的主要途径。具体如下:
(1)集中服务功能,形成有序的土地利用格局;
(2)改善城市卫生,尤其是居住区;
(3)利用景观资源,创造城市风貌;
(4)在街道景观中创造聚集点来统一城市;
(5)将区域交通形成一个清晰的等级系统;
(6)把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清洁、修补、装饰的美化城市的方法,极大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和交通,但这种以形式美为目的的改造并未能解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专注于表面文章,以展示为主要目的,让参观者惊叹,并未以人为主体考虑规划所能达到更远的社会目标。[4]
3、现状
据统计,全国老旧小区的数量近16 万个,涉及居民达4200 万户,面积约40 万平方米,这些小区多建于90年代,外观陈旧破败、绿化环境欠缺、垃圾露天堆放等。如果能够改善这些问题,对城市环境及人们居住将有很大提升。我国大中型城市已经结束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步进入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阶段,而老旧小区如此大规模的存在势必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因此,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是现阶段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
我大致将我国老旧小区归纳为四类,一是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小区没有消防通道或消防通道长期被占用;煤气、热力、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随着老化和年久失修,部分电线、管道甚至有裸露在外的现象;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飞线现象严重,充电或停放过程带来安全隐患。二是生活设施老化:部分小区建设时间较久,健身器材、休息凉亭等设施损坏严重,老人自行在小区内搭建跳舞、下棋的场所。三是环境舒适度差,部分小区停车难以解决;路面破损严重,缺乏人行道;缺乏公共活动场地、绿地,;私搭乱建严重,拆除难;非法小广告满天飞,垃圾露天堆放。四是没考虑“适老”问题,老人为老旧小区主要居住人群,部分小区建设时未考虑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出行不便;住户希望加电梯,但是受到场地限制、住户意见不统一,难以实施。[5]
4、改造策略
城市美化运动对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品质的提升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对于城市内老旧小区的改善,不应该停留在单纯的对表面环境修饰和整治,而是应该深入了解并解决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一方面提升环境和形象,另一方面从实处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具体策略如下:
(1)解决水、电、气、暖等线路管网老化破损。更换破损井盖、改造老旧管线。
(2)增加无障碍设施便利居民出行。多设坡道、盲道,增设电梯便于轮椅推送;
(3)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设立体停车,还能缓解人车混流的情况保证老年人出行安全;
(4)环境的美化和提升,设垃圾回收站,避免垃圾露天堆放;
(5)增加绿地面积,收回被占用的绿地,种植经济美观的植物;
(6)合理布局小区道路等级,规划公共空间。小区内增设广场,花园等公共场所,区分道路等级,借鉴城市美化运动,将公共空间作为聚集点来统一小区。
老旧小区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制定长期的计划,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然而,想实现老旧小区居住功能和品质提升存在成本高、资金大、施工难等问题。因此,实施前应做好科学规划,政府主导改造过程,但要充分听取社情民意,呼吁居民参与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从城市发展最需解决、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涉及安全隐患的问题,然后再解决道路、地下管网和电力通信线路破损老化及停车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环境的美化和提升,避免向城市美化一样,美化沦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