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下的独立学院战略选择与发展路径

2019-01-31郑琛

职教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办学学院体系

□周 卉 郑琛

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逐渐推进终身教育,从而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8-2022)年》中也明确指出: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职业教育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由此带来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际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共有265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21.3%[1]。可见,独立学院运用自身的机制创新,不仅扩大了我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压力,更凭借自身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直生力军。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文件还明确未来5-10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向,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

一时间,有关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并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独立学院在创设之初,就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大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又一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独立学院该何去何从?如何利用契机探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路径?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是独立学院在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又一次战略选择和特色定位,关系到今后他们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下的命运。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特征

受传统思维定势的羁绊,人们常把注重学理教育的普通教育视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渊薮,而将职业教育视为残缺不全、低层次的教育[2]。这实际上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解的窄化。

随着当前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相对职业教育体系而言的,其从设计之初,就被赋予了其与普通教育系统不同的内涵,具体说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是一个与国民教育体系并行存在、内部自成体系的国民教育类型。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横向的“类型分割”和纵向的“层次壁垒”,即不同类型的教育类型之间难以贯通,不同层次的教育无法衔接。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个体提出提升职业层次的诉求,职业教育体系将从中职、高职不断纵深向本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层次发展。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特质就在于打破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分割现状和制度壁垒,不断创新、变化,通过完善层次和多元立交,从而实现初、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在贯通和有效衔接,满足受教育者多元化的教育需求[3]。

2.系统性。现代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体现在职教体系设计的层次和结构上更加开放、完整。一方面,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两大构成要素——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尤其是贯通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对接产业、行业对不同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探索并设计一套从基础到高端层次逐级递进的职业人才培养制度。这一体系的科学建构,将打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割裂式发展的僵局,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形成科学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3.终身性。众所周知,21世纪是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将是个体面对全球竞争日渐激烈下必然的选择。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设学习空间,提供不同的成才之道,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具有职业性、人民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全面、规范、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开放高效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为个体提供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满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3]。

二、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独立学院的战略选择

从以上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挖掘中可以看出,按照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该包含中职、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教育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现实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横向类型分割”和“纵向层次发展壁垒”的问题,其中,“本科”层次这一办学类型的缺失是其突出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利用母体学校的资源优势采用新机制创办的,其以本科教育作为起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使命。当前,国家积极推进和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种典型代表,选择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其主动抢占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

(一)独立学院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处境看,当前中国人口红利消失、适龄人口总量减少,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积累生源的竞争压力。此外,独立学院前有普通本科高校阻击,后有职业学院追击,还受到了民办高校的夹击。从2012年起,符合规定的独立学院将独立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长期以来由母体学校笼罩的“光环效应”将彻底消失,社会美誉度和吸引力将一定程度受到影响,这也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独立学院在发展的初创期,由于缺乏经验可资借鉴,加上母体学校的干预和管理,常常倚重母体学校的办学经验,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发展模式中。然而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师资结构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复制母体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否则将会致其陷入因缺乏竞争力而发展后续乏力的困境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给独立学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独立学院可以利用这一契机,重新审视其在本科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摒弃过度依赖甚至复制母体高校发展的思路,通过积极参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特色”的职业型人才,与母体学校形成错位发展,为其在未来的生源大战突出特色、谋得发展,形成对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强有力支撑,这既是独立学院的使命,也是其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终身教育的准确选择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这使得传统的学历教育、文凭教育逐步淡化,追求人力资本的提升的行为愈益受到重视,终身教育的理念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多样的学习模式,包括学历教育、短期教育、技能训练、岗位培养等,将会在多种学校之间或一校之间随时切换、并存发展。这种大众化的教育诉求,已不是仅仅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满足,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诉求,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作为独立学院,主动融入其中,既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结合,也可以强化职教育特色,不仅满足大众化背景下的个体终身教育的要求,更是其自身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终身教育的准确选择。

(三)吸取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经验的理性选择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加速了知识社会的到来,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对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要求。因此,各国开始重视高端职业人才的培养,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学位结构上均涵盖多种层次,体现普职教育融通的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据教育部决策咨询机构的相关研究发现,在2012—2013年度中,全球竞争力排名前3的国家都具备先进甚至顶级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4]。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改变我国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断头”现状,是吸取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经验的理性选择。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独立学院发展的实施路径

从当前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来看,绝大多数的院校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方面还在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先例可资借鉴。独立学院要进一步厘清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才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实现发展。

(一)观念更新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只能和中专、高专联系在一起,是比普通教育低级的教育类型,这种偏见使得在本科教育领域中谈职业教育是比较敏感和微妙的话题。现实中,不少独立学院的领导尽管也认同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为己任,但是却不大愿意主动接受并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认为这是“降格”,是办学上的倒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疑是不可取的。当前国家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逐步上移,即进一步延伸到本科以上层次成为趋势,这对独立学院而言,是发展的良好契机。独立学院要冲破传统思想的牢笼,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系统性和终身性的内涵特征,主动参与并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克服与母体高校同质化发展、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准确定位

准确的办学定位是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品牌效应,实现了办学的高起点。但是,这种模式也决定了独立学院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不少独立学院往往沿袭甚至照搬照抄母体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办学的同质化倾向严重,特色匮乏且有着学术性高校的烙印,这种办学定位的偏颇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型”,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指出了方向——支持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的高等学校,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及时把握难得的发展契机,利用办学的高起点,密切与地方、行业、产业的关系,走出母体学校的庇护,尽快将自身的传统优势逐步转化为办学特色,在未来激烈的高校竞争中主动创新和发展[5]。

(三)内涵建设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人口红利消失带来上大学适龄人口的减少,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机会需求”转向了“质量需求”,这无疑对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实现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的优化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学院将面临更具复杂性的生态环境和挑战性的竞争挤压,唯有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占领战略高地。

独立学院应该借助于参与现代职业体系建构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以新机制办学的制度优势,一方面,独立学院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不懈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核心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能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将产教融合,通过走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的战略,为社会提供更有特色内涵、更具教育品质的高等教育服务,在参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探寻中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6]。

另一方面,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进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上可以采用 “保本增职”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要求在保证普通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同时,强化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而实现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学科口径、良好的综合素养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保本增职”的原则分别体现为,“保本”彰显独立学院本科的办学层次,其学生应该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职”则体现独立学院应该与职业教育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7]。

(四)制度支持

独立学院是基层自发探索的一种办学模式,在制度缺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是受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驱动而产生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创新,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子。其产生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以规范和引导,如2003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正式确认这种办学模式为“独立学院”。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提出独立学院给予五年的过渡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确定了若干基本思路。2011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专门对独立学院转设时间制定了优惠政策,即 “2014年以前每年均可按照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要求开展独立学院转设的审批工作”。这一系列政策都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独立学院规范办学的态度和决心,但是这些政策更多从宏观层面引导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对中观和微观层面,特别是如何引导独立学院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却缺乏可操作性的举措。要解决独立学院的发展问题,政府应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诉求出发,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数量和质量,对于有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意愿的独立学院,可以作为试点,给予政策支持:

1.成立独立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独立学院的转型职业学院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专项研究,提供破解思路,对于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应该进行跟踪考察,总结经验,成熟的做法应该鼓励其推广。

2.给予发展职业教育的独立学院更多办学自主权和创新发展空间,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例如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发展条件,更为灵活的调整专业设置,鼓励独立学院发展特色鲜明、学科基础扎实的专业积极申报应用型硕士点,为其打通纵向发展的路径。

3.构建积极财政政策,提供独立学院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可以设立政府补贴和奖励基金帮助独立学院完善职业所需的硬软条件,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积极引入国际职业教育培养和资助体系,提高独立学院教师在实践性科研项目、专业职称评聘、进入企事业单位实践等的政策帮扶,从而为其更好地反哺教学,为独立学院培养优质的人才奠定基础[7]。

回顾和审视独立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创办基础、办学水平、发展目标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也决定了对独立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路径选择设计中,不可能步调一致。对于这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应该尊重办学的历史,尊重国情校庆,在充分考虑地方的差异性、特殊性,尽可能创造更加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环境,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应多给独立学院一些时间,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两方面的优势,真正把独立学院建设成独立的办学实体再交给社会,这样更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8]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