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生物学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析

2019-01-31宋瑛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专业课程

王 芳 宋瑛琳 田 明 李 滨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创新创业正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1]。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层面来看,只靠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难以适应和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拥有专业背景基础的创业型人才更具备成为未来新型企业家的潜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符合当代高校育人的新理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相关专业领域的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就在于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壁垒[3]。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首先,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的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较困难;其次,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问题,大多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由学校辅导员、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导致创新实践指导能力低,实效性不强;最后,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以及完善的教育平台,导致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与创业实际相脱节。学校虽然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但参加孵化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不多,层次低,没有形成能力递进、资源共享、多维联动的创新机制[4]。为此,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优势学科为基础,把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作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中,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径,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按照“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分类培养、开放创新”的原则,整合教学、科研以及社会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建立融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5]。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学院修订完善了“3+1”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即学生前3年在校内完成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后1年到实习单位参加毕业实习。“3+1”人才培养模式在2011级本科生中开始试运行。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按“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安排到科研院所、科研实验室实习,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70%;另一类按“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安排到校企共建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学院精心选派12名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业务方面的工作,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0%。经过3年多的实践,对22个实习单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创新性方面有了突破。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企业得到了科技力量支持,有效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创新能力。

2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

以创新、创业、创造“三创”精神为导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做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创新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效衔接[6]。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平台+模块”的开放性理论课程体系和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围绕核心课程建设,开设就业指导、人生规划、创业基础以及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交叉融合课程的比例。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立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类课程,引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养成、大学生创业基础等网络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结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施模块化课程,融合讲座、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阅读和实践作业等,将课程分为基础、专业和拓展3个阶段,学生在3年内完成专业课学习,最后1年进入企业、科研院所等,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开发、生产、研究创新和管理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生物学特色形成了“654321”的立体化创新实验教学体系。“6”指6化,即基础型实验教学扎实化、初级探索型实验教学启蒙化、专业模块型实验教学强塑化、研究型实验教学个性化、关键实验课程集成化,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5”指5类型,即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集成型实验。“4”指4层次,即指基础型实验教学、初级探索型实验教学、专业模块型实验教学、研究型实验教学。“3”指3途径,即必修、选修和开放实验。在完成必修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修创新实验,并可根据所学专业自选课题。“2”指2引领,即以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引领实验教学,让大学文化和精神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使大学文化和精神浸润于学生心间,重塑学生的人生观和求实、唯真、奉献的科学精神。“1”指1个延伸,即将实验实践能力延伸于社会需求,完成大学教育学以致用,实现创新创业的功能。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创业能力。

3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教育活动平台

3.1 搭建校内科研训练平台

搭建校内科研创新训练平台。学院将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技术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全方位开放。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和项目团队,激发科研兴趣,培养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素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及时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融入实践教学中:一是不断把新技术、新理论及时传递给学生;二是在自己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选题,补充到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搭建自主创新科技社团。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学生自发建立了“百奥微生物科技协会”和“飞动植物协会”2个科技创新性社团。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专业提出新的选题,包括项目研发、科研选题、实验创新等,促进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主动请教教师、关注行业特点,使他们的思维、理念、能力获得极大提高。

建立学科竞赛平台。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课程内容特色,连续5年主办山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机会;每年定期举办微生物种类识别竞赛、校园植物认知大赛等,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发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

3.2 搭建校外科研训练平台

通过为科研院所、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联合人才培养、联合项目攻关,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为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实现实践教学与社会生产的有效结合。目前,已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丰食用菌有限公司等20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这些大中型企业中进行过创新创业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便能够更好地创业,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

3.3 搭建开放共享资源平台

作物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良好的科研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实践平台和更多机会,学生通过学院网站可以查阅相关课题研究,打开思路,开展创新。向学生全面开放图书馆及各种信息资源平台,使其具有和研究生相同的借阅、使用权限,聘请信息资源检索教师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为提供更多创造科研训练机会,除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外,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还可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名额分配上获得适度倾斜,保证更多学生有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此外,还为人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开展学生国际交流、学生科研及实践活动、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建设与研究、教学条件建设等。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收获

4.1 大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为支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近三年,学院每年有10余项国家级和20余项省级SRT项目获得资助。本科生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大赛奖励20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SCI上发表论文3篇。采集泰山地衣标本1500余份,学生参与鉴定500余份,建成地衣教育与研究网页。采集制作蜡叶标本300余份,建成校园植物志电子信息网站。

学院连续5年主办山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每年有来自全省10余所高校的近30个代表队参赛,其中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每年至少有5个团队大约30名学生参赛。参赛项目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体外模拟法探究不同浓度绿茶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分别提取大宝SOD和新鲜黄瓜SOD并做两者活力比较以及黄瓜SOD霜的现场制作、洗衣粉中磷含量的测定等项目。这种以课程和专业为基础的以赛代练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2 涌现出一批创业团队

(1)泰山虫草创业团队。在经过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学生自发成立了泰山虫草创新团队,由12名学生组成,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研究虫草素的含量,优化培养方法,生产并包装出售,形成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小型模拟公司,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2)校企合作创新团队。学院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家讲座,学生了解了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开展实验。目前已经形成了6个校企合作创新团队,包括解决有机物料腐熟用菌种和土壤土传病害级连作障碍创新团队、白僵菌孢子粉的研发制作创新团队、抑制大樱桃易感染菌研究团队等。

(3)红茶菌饮品创新团队。成立了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依托的红茶菌饮品研发团队。提取分离红茶菌中的有益菌,研究这些菌的特性、数量多少、培养时间,并将这些有益菌添加到牛奶中制成酸奶,丰富酸奶的口味和营养,制成不同口感的红茶菌饮品。通过锻炼,团队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为学生今后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4.3 建立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区

一是建立了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发挥示范区特有的学科优势,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紧密结合,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注重实验实习技能的培养,注重“三文”(专业文献综述、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做到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二是实施“齐鲁学堂”针对性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竞争平台,学生通过激烈的竞争进入齐鲁学堂,投身现代农业和相关领域的学习。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弹性学习年限,原则上3年完成本科阶段课程,5年完成研究生阶段培养。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暑期学校、短期学习、国际学术会议、讲习班、见习实习、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三是走国家级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创新之路。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建立了“2+2”分流、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3种类型的分类培养体系,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专业课程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