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亮点与实施途径
2019-01-31◆张玲
◆张 玲
(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高中部)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历史的书写,《二十四史》就是对中国“重史传统”的最好诠释,而《四库全书》中收录最多的书籍类型就是史书。历史在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价值观的重担,还是高考的重要一门考核科目。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集中反映就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缺乏,教师过分地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展,导致历史教学呈现畸形化,也违背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历史核心素养是根据历史学科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亮点分析
2017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经过了许多改动,最终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为五个部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新的历史核心素养有许多亮点,首先,从研制依据上看,符合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因此要在历史教学中体现“唯物史观”。其次,还体现了历史教育的本质,我们一直在思索历史教育开展的目的是什么,新的核心素养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就是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除了要学习基本知识之外,还要考量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以及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如“史料实证”能力能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的人格,“历史解释”素养体现的是学生自己能够建构历史解释的能力。总之,新的核心素养的制定更加科学和准确,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和落实。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施途径
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首动人的歌曲的话,那么每一个历史细节就是跳动着的音符,只有将这些音符合理的排列,才能弹奏出美丽的音乐。时空观念是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时空观念普遍较弱。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时空线索。
例如,在讲授《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块制作历史思维导图。我让学生根据这些思想流派的背景、内容、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了一个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设计成树枝的形状,包括几个主要的思想流派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思想流派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如儒家的孔子曾经师从老子,而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两个徒弟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将这些联系建立起来,更加直观形象,对学生的时空观念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2.开展史料教学,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基础和依据。历史学家傅斯年就曾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这句话虽然有一些片面,但是也佐证了史料的重要性。“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对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人格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开展史料教学。
例如,在讲授“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部分知识时,史料教学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次改革是孝文帝在位期间推行的政治改革,也称“孝文汉化”。为了提升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我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并且来解答一些历史问题,如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等等。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渠道查找了相关资料,如《魏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魏平城时代》,等等,在史料阅读和运用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通过历史辩论,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除了搜集和考证史料之外,对史料的解读也很重要。历史解释素养是建立在史料解释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又超脱于史料解释的范畴。历史解释就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以及对历史认识和叙述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也更多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不再只是简单地考查历史基础知识。通过历史课堂辩论,可以清晰地展现历史解释的过程,促使学生全面地看待历史。
例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历史课堂辩论。我给学生设计的辩题是“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是一场纯粹的旧式农民运动。”确立好正方和反方之后,学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之后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辩论比赛。正方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目标来阐述,而反方则用《资政新篇》作为依据,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包含了资本主义因素,并不是纯粹的农民运动。如此一来,历史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也逐步提升。
4.注重史观讲授,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在之前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核心素养是“历史价值观”,之后更改成了“唯物史观”,从而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研究历史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理论,也需要一定的观念做支撑。就好像在河边捕鱼一样,需要用合适的方式才能有收获。历史观有许多种,比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生态史观,但是最科学、也最根本的就是唯物史观。
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问题。比如“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屡次转移。”如何解释这一历史问题呢?唯物史观一条重要的理论原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重要的历史交叉口面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是因为秉持了科学的革命路线。
5.借助历史纪录片,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历史纪录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纪录片产于西方,近年来我国也诞生了一批制作精良的历史纪录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历史现场的还原,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历史场景当中。通过展开历史纪录片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尤其是在涉及到近现代历史的部分之时,可以对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例如,在讲授《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历史纪录片《大抗战》,这部纪录片对中国军民十四年的抗战历史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涉及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在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画面之时,也跟着潸然泪下;当看到抗战胜利举国欢腾的画面之时,也为之动容。通过历史纪录片的播放,还原了抗日战争的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明白现在国家的艰难历程,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心中埋下“核心素养理念”的种子,并且在教学实践这片果园里用心培育,才会获得累累的教学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