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味”课堂

2019-01-31王先权

中学语文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人情意蕴课文

王先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多方面教育功能的语文学科,在其前沿的教育教学中,人文性更具魅力,它蕴含了人生世相里的诸多现象,也涵盖了语文不同于别的学科的独特韵味——语文味。

那么如何让课堂里富有“语文味”呢?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语文课堂里的“真味”

作为文本的课文,是人类社会的智慧的总结,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直白或曲致地表现在这课文里,作为具有人文性的语文,就得挖掘出此些意蕴,让学生明白,使学生感受,让学生领悟,使学生吸纳。

我们知道,语文课文都是一些经典,都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人生作出了不等同的透视,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这份“真味”,探寻这份“真谛”,势必会引起课堂的有效求“真”气氛进而创建一个热情高涨的体验场所,使学生沉醉于这份“真”的美妙之中。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选入课文里的这两部分,看似游离,其实非常紧密地阐释了相同的一份“真善美”——地坛与母亲,让作者获取了生活的信念与勇气,让作者懂得了生命意义,都是作者人生中的生命导师。如果说地坛里的植物们或留存的遗迹给了作者阐释了生命的厚度,那么母亲的没日没夜的操心与掂记则给了作者诠释了生命的宽度;如果说地坛是一位孕育过灿烂生命和正在浇灌着生命色泽的母亲话,那么母亲就是一个培育出生命过程看护者,也是一个具有生命传承的地坛,有繁华亦有黯淡,有辉煌亦有无奈。这就是一份生命的本真,作为人的主观性的生命意识,就这样彰显在课文里。于是也只有这样,园子里的废墟与那些充满活力的植物,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钟情,又为什么能成为他笔下无法割舍的记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于是母亲的默默守候、无奈又无声无息的期待,以及那声声长长的叹息,都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于是这样,课堂中的“真味”才更能充分与崇高,课堂中的语文味也就会更加吸引人,于是也就调动起学生的求“真”兴味。

二、营造语文课堂里的“品味”

文本的语言离不开“品”,品其义析其巧赏其妙,就会让文字的优美化作一道道撞击心灵的彩虹,让心灵的天空里绽放出人品的精华,让课堂成为学生涵泳人品的空间。

文章不仅贮藏了人生真谛,还绚烂着人品精华;不仅教人求“真”,还促人升“品”。在文章里或有渺小或有伟大或有平庸或有崇高或有俗气或有高贵……这些人品精华,是我们人类的美好体现,是我们人类的伟大所在。

比如,《葛朗台》,则从人性的反面来展示了其丑恶的一面,他的自私,对金钱的占有,欲望的极度膨胀等等,导演了一场场人生的闹剧。那种对亲情的漠视,对金钱的疯狂,诉求了人性中亟待回归的美好真诚。如果课堂里只一味去鞭笞这种丑陋,而不去探求人与人之间理应享有的和谐,那么人品精华将更远离我们人类,也更不会靠近我们学生的人生意识,得到的只是更恶劣的种种手段与心态。惟其追求这种“品性”,才能构建人类之间的至诚至爱,才能孕育出如文天祥一样从《孟子》里养出“浩然之气”。

语文的人文性不仅叫人求真,更要让人获得思想品质上的提升,这种提升就可以在课堂里利用课文所褒扬的美德来进行细细“品味”。作为人类所固有的美德,万万千千,她之所以能永世传承,正是缘于她不仅让人求真向善,还让人求知向美。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情味”

先贤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一定会具有其感人的情味。我们知道,文章乃感情的产物,课文里的文字只不过是这种感情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情则无文,没有情则无人;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人情的历练。一个拥有丰富情感的人,才能使生活富有诗意。“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就是人情所催生的宠儿,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凉热冷暖的再现。

比如,李密《陈情表》,言辞所致,全为浓烈的情感,情意绵绵,这种千古恒久的对亲人的依恋,是人生中最有力的攻坚克难的勇气;这种为天下百姓所表率的忠心,也是人生中奉守职责的信念。亲人的看护,君主的逼凌,人生中命运的矛盾就这样丰富了人情意蕴的内涵。如果课堂中只限于字词含义的理解而不去探寻课文里的丰厚人情意蕴,那么这千古至情之文就显得单调,也少了些让人心动的至美之味,少了一份社会人世间的至恻之语。于是在课堂里,就可以以情动人,让学生能理解在生活中对人绝不能不以情处之,情动万物。

比如,韩愈《祭十二郎文》那哀惋凄恻的字里行间中所荡涤人之心灵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悲,亲人之间的聚散离合,家事的起起落落,就充溢其文。如果课堂涵泳这份大悲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拷问,那么定会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固守亲情,变成一个重情厚义之人。这样一来,人情意蕴的“情味”就会让课堂活泼而富于弹力。

四、营造语文课堂的“世味”

“世味凉来薄似纱”一感叹,深藏着人世沧桑的浮沉。文学作为人学,一定是人世变化的观照,一定蕴含着岁月沧桑的轨迹。作为课文,也包罗了人生起起落落,包罗了社会风风雨雨。作者们往往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有力的叙写语言乃至跌宕起伏的人事或环境之间的矛盾来展现社会的人生世态,洞察人世里的命运归宿,反映人世沧桑,寓社会本质于其中。若在课文的赏析评价时,能以这些作为一个探寻点去窥探,定会使此意蕴变得厚重而让学生觉察到此语文味——人世沧桑与社会本质的“世味”之深刻,体察到课文的文学之美。

比如《项链》,玛蒂尔德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她并没有绝望,勇敢承担了这一切。对朋友,一如既往地讲求信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不顾后果地借高利贷,买了一副和朋友佛莱思节夫人形态一模一样的项链偿还。并承担了这一切,花了十年的时间还掉了债务。在艰辛中,她丢弃了原有的“虚荣”而成为一个诚实坚强的人。在生活的重大困难与灾难面前,保持一份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多么值得礼赞。十年的磨练,使她认识了真实的人生,也使她变得勤劳、坚强、真诚,更使她在患难中与丈夫一起建立了家庭的温暖。于是,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收获:“项链”是美的,它见证了玛蒂尔德的高尚,它是人类美德的载体。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世的沧桑,人情世故的变迁;于是,也就知道了这个人间的“世味”。我们让学生这样去理解与评价课文时,课堂中就会充满着不同的声音,而在不同的声音的背后,发展的正是不同的思想。

如果说课堂是一桌丰盛的大餐,那么作为教师就不能只让学生去尝其中的一味,而对其余之味不闻不问。须知“味道”之不同,才能满足人的欲望,也才能让这桌大餐变得热烈而富有激情。因而,课堂里体现了这种“语文味”,是保证课堂富于活跃富于激情富于思想的原则之一。要想使语文的教育功能的人文性更加凸显,要想使课堂上更完美,追求这“真味”“品味”“情味”“世味”,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语言场。

猜你喜欢

人情意蕴课文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