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导入语的设计
2019-01-31张卫卫
张卫卫
目前课堂改革提倡的有效教育、高效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 而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合作、探究,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不管是目标探寻,还是精讲细拨、当堂反馈、拓展阅读等,其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导入”这个重要的环节。
课堂导入既是一种创造, 也是一种艺术。 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语文,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应具有五方面的作用: 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可以说,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关联到一节课的成败,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 我在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导入环节,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妙用兴趣来调动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手段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以启动和活跃, 从而造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这是导入的关键。
高一上学期在给学生讲解《奇妙的对联》这项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副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这是袁世凯死去时有人写的一副讽刺性对联,我问学生,这副对联有什么含义。 “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说:“这什么对联呀,根本就对不上。 ”我明知故问:“是吗?我怎么觉得有些地方也能对上呀?”学生说:“‘千古’和‘万岁’能对上,‘袁世凯’和‘中国人民’对不上。 ”我说:“对了,这副对联的寓意就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噢!”学生们发出恍然大悟的欢呼,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 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总结对联的特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 然后我又用一副对联对对联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联分上下须对仗工整;字无多少求平仄协调。 以下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求知状态, 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神奇魅力。
二、创设情境来感动学生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部影片,在影院看非常感动,在家里看影碟却往往找不到感觉。 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调动多种手段,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氛围,把学生由下课的闲散状态迅速拉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 让学生的心情随着作者的思想脉搏一起跳动。 在讲辛弃疾的词的备课过程中,我真是伤了很大脑筋,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多用典故,艺术成就很高,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高一学生很难理解,也就根本谈不上喜爱。 从何导入呢? 从岳飞的《满江红》讲起? 可《满江红》学生也未必理解,怎么办? 突然想到“郭靖”“杨康”两个名字,从武侠小说人物导入一定能让学生感兴趣。 有了这个想法,我连忙上网下载了《铁血丹心》的MTV。 上课伊始,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学习辛弃疾的豪放词。 在学新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 ”多媒体一播放,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纷飞, 民不聊生的情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罗文、甄妮的激情演唱响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从“郭靖”“杨康”名字的由来,到“靖康耻”社会背景的探讨,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我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也很快理解辛弃疾一生的胸襟抱负, 以及他终生壮志难酬的愤懑。 两首词的解读进行得毫不费力,学生们对辛弃疾充满敬佩。
三、显露真情来熏陶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心动”才会行动。 对于抒情味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可以“以情动人”,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作者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 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巴金老人的作品《小狗包弟》,是作者在“文革”对自己的一次思想解剖;文字很浅显,但对于对“文革”知之甚少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作者的自我解剖精神,不知道他的忏悔从何而来。 讲这一课,我先给学生看了一些“文革”时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特别是其中一张“刘少奇被批斗至哭泣”的图片,使学生内心受到很大震撼,情感被调动起来,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很快就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脉搏。
语文课导入语使用得好,它既能提高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语,就像一粒小石子,虽然小,却可以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朵朵涟漪,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