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2019-01-30邹弘牛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缺失培养大学生

邹弘 牛蕾

摘 要 大学生素质培养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随之产生的各类家庭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究其成因,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今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大学生阶段本身的特殊心理特征,本文对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责任感 缺失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最为强劲的后备军,家庭责任感是其健全发展的核心素质之一。近年来,索取过多财务遭拒而大闹特闹甚至虐待父母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恋爱寻死觅活甚至伤害他人的事件也频频上报,诸如此类的行为对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缺失问题也因此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1家庭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探索

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自我,轻家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义,只要求父母服务却缺乏回报的观念,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甚至会产生抱怨和暴力行为。另一方面,行为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合一。很多大学生对家庭责任意识的认知和自身的家庭责任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性和不一致性,例如在认知方面,均认为应当为家庭分担一定的家务,但在行为上却不会洗衣做饭;在认知上认为应该体谅父母,在行为上却可能索取更多等等。上述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理念的影响

家庭责任感是德育的一部分,不可否认,传统教育一直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培养,而且教育方法单一,重说教而轻明理,完全无法调动学生完善家庭责任认知和行为的主动意识。另外,如今大学课堂中针对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内容和方式往往只是依附于管理的需要,收效甚微。

1.2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影响

如今中西方文化碰撞、文明交融,使社会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大学生一直处于家庭和学校的呵护下,对社会价值体系缺乏足够成熟的认知,极易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重利轻义思想的诱导,产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甚至欺骗欺诈等消极思想和行为,给家庭责任感的建立带来负面影响,使之在家庭行为中,更多的表现为自私自利、缺少对家庭成员的理解、缺乏家庭责任感意识而是片面地追求个性和自由。

1.3大学生阶段特殊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在心理活动和生理行为上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开始离家自由、开始个性发展、开始接触社会,在逐渐萌生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常常表现出认识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冲动。同时,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较为优裕,常常具有明显的优越感,在性格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等方面认知模糊,且存在抗压能力和意志力弱、奋斗精神缺乏的缺点,表现为任意妄为、严重缺乏家庭责任感。

2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2.1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如今国内普遍的教育模式,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均带有被动式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常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后,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对出格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致其家庭责任意识流于表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家庭责任感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强调大学生自我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对自己负责,不断自我洗涤,增强家庭责任感意识。

2.2家庭教育需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先、最深的人,也是孩子模仿最多的对象。托尔斯泰说:“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父母在表现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的同时,要具有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家庭教育中,不能一味感情用事的“供养”,而是科学有序的“培育”。同时,不能只看到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成绩与特长培养上,而忽视孩子的家庭感受和家务技能的培养。另外,大学生家长需要摒弃封闭的家庭教育观念,尽量让他们参与到家庭方方面面的抉擇,遇事共同探讨,使他们对家庭责任的体会更为全面和深刻。

2.3加强家庭与学校联系互动,进行多方位教育引导

在家庭责任感培养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形成,必然是家庭教育播种与学校教育催发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生如何处理好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以及传承以孝为先等传统家庭文化等等教育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均需要家庭和学校努力配合,针对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双向沟通,形成多方位的引导和培育机制。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邹弘(1991.05-),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第二作者:牛蕾(1982.05-),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大学本科,信阳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特勒吐努尔·阿布都孙.谈强化家庭责任感[J].新智慧·中旬刊,2017(08).

[2] 江艳,张昊.浅析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及责任感教育[J].教育界,2011(24).

猜你喜欢

缺失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