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武汉市旅游交通感知研究

2019-01-30秦菲钐王晓芳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游记公共交通目的地

秦菲钐 王晓芳

旅游活动的发展必须依赖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交通是旅游业发生的首要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游记作为游客记录旅游过程、旅游体验的方式,能反映游客的心理和偏好。本文利用ROSET CM6爬取携程网上提及武汉市2009-2018年的游记,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感知情况。研究发现:游客普遍认为武汉市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同时来武汉市乘坐最多的是火车,但随时间不断下降;其他交通方式排列第二,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内步行参观,但因景区公共交通工具的增设而不断下降,同时自驾出游随时间不断上升;地铁随时间的变化十分明显;对公共交通的费用关注逐渐下降,但认为武汉市交通拥堵情况越来越严重。黄鹤楼是提及最多的,但在2011年大幅度下降,其次是武汉大学。昙华林和楚河汉街提及次数随时间不断上升,户部巷随时间不断下降。

引言

交通系统作为旅游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连接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纽带。交通的便利程度决定着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反映了目的地的吸引力,同时也影响着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因此,研究游客对目的地的交通感知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博客是收集丰富、真实和未经请求的客户反馈的廉价方式。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旅游博客的发展,也成为目的地营销人员评估服务质量和改善旅行者整体成本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文本逐渐成为旅游界研究的重要对象。

扎根理论是一种至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强调的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由此提炼出相关理论;主要的研究思路是在资料和理论之中不断进行比较,然后再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出相关种类和属性。扎根理论的重点在于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包括3个级别: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一级编码,又称开放性编码,对收集到的文本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编码,目的在于界定概念和发现范畴。二级编码,又称主轴编码,对开放性编码进行不断比较,使资料中的联系显示出来。三级编码,即选择性编码,进行模型构建。

一、研究进展

国外对旅游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公共交通的种类、方便性、洁净、舒适等特征,从而分析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水平;旅游研究缺乏对旅游体验情境下旅游与交通关系的深入分析;交通在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因素中排第四位;研究交通系统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地的交通可达性和感知质量影响着游客的经历、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旅游目的地交通效率的高低将会影响游客选择。国外对交通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探讨交通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关于探索游客对目的地交通感知的研究比较少。

国内关于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旅游可进入性因子的评价;交通系统对旅游目的地和游客的影响;旅游景区不同交通方式的足迹分析情况;通过交通成本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情况;国内关于交通方面的研究很少且主要關注的是公共交通满意度。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交通感知研究涉及较少,但是旅游是以提供游客体验为基础的产业,旅游的开始就意味着游客成为这个体验过程的核心,游客对交通的感知贯穿在旅游的全过程。游客对目的地的交通感知不仅会影响游客自身对目的地形象的评价,而且还会通过网络游记、博客等方式对潜在游客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游客对目的地的交通体验。所以,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通过网络文本的方式、借助扎根理论,探索研究游客对目的地交通感知。

二、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携程网站上提及武汉市的游记作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筛选:①发布时间是2009年12月23日—2018年12月23日,共10年游记;②过滤掉只有图片、没有文字或者文字介绍不明确的文本;③剔除没有提到交通方面的游记。最终,经过筛选得到2 763篇游记;将这2 763篇游记通过ROST CM6软件进行高频词分析,并根据游记文本内容利用扎根理论建立交通感知模型,据此研究游客对武汉市的交通感知总体状况以及随时间变化情况。

(二)研究方法

1.网络数据挖掘法

数据挖掘法指通过资料查阅或者软件获取等手段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本文利用火车头软件爬取携程网上关于武汉市游记一共3 367篇,剔除一些无关信息,得到符合条件的游记是2 763篇。

2.内容分析法

基于爬取的游记内容,利用ROST CM6软件,进行高频词分析;根据扎根理论分析游客对武汉市的交通感知情况和变化。

3.扎根理论

王兆锋对张家界旅游城市游客公共交通感知的研究,建立的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

根据王兆锋老师对公共交通感知的研究评价表,结合武汉市的网络游记内容,建立武汉市游客交通评价感知编码表,如表2所示。

三、结果分析

(一)2009-2018年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总体感知分析

表3剔除了游记中武汉市、湖北省等高频词。可以看出黄鹤楼提及次数居首位,即说明黄鹤楼是游客去的最多的旅游景点;武汉大学居第二,根据相关游记文本,游客去武汉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地是欣赏武大的樱花;东湖排列第三。汉阳造艺术区则是游客去的最少的旅游景点。

根据交通感知高频词分布表(见表4)发现,武昌火车站是游客提及次数最多,表明武昌火车站是游客来武汉市最主要的交通枢纽;其次是步行,根据游记文本发现,步行是游客在景区内的主要交通方式。游客提及次数最少的是电瓶车。

根据扎根理论概括提炼2009-2018年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总体评价(见表5、图1)。根据图表显示,游客对武汉市交通的整体印象是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其次是其他的交通方式。

在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中,游客对武汉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快捷性提及次数最多,表明游客对武汉市交通的感知是快捷性和便捷性,并且游客普遍认为来武汉市旅游乘坐火车很方便,乘坐飞机花费时间比较短。地铁作为快速交通受到了游客的好评。由于武汉市内的交通比较拥堵,游客对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评价很差,同时出租车的票价比较高,所以游客乘坐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较少。而在其他交通方式中步行是提及次数最多的。

(二)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感知时间变化分析

根据图2发现,黄鹤楼被提及次数在2011年出现了急剧下降,同年武汉大学被提及次数猛增。樱花的变化与武汉大学相似,根据相关文本显示,游客来武大的主要目的是观赏樱花。而2011年由于武汉市对游客开放武汉大学,游客可以自由进入学校观看樱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慕名前往,从而导致黄鹤楼的提及次数急剧下降,武汉大学和樱花的提及次数激增。2013年,黄鹤楼提及次数增加,并与之前基本持平;武汉大学提及次数下降,与之前相比略有上升。因此,在2009-2018年总体旅游目的地高频词分布中,黄鹤楼依旧是游客去的最多的景点,武汉大学排列第二。

户部巷被提及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下降,一方面因为户部巷暂时还未有地铁通行,乘坐公交车容易堵车,另一方面户部巷人多,拥挤,游客体验度不高。因此,大部分游客来武汉市都不会選择去户部巷。

昙华林被提及的次数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且十分明显。昙华林汇聚了各流派的建筑,中西文化的融合十分明显,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如果想看尽武汉的旧时光,昙华林是必去之地。昙华林作为武汉市悠久历史的体现,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旅游地位逐渐凸显。

楚河汉街被提及的次数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楚河汉街自从2011年开业之后,旅游地位逐步上升,由于其规划设计、建筑特色、商业内容等因素,促成了其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商业街,也成为了武汉市的代表景点,游客数越来越多。

表3中如东湖、武汉长江大桥、湖北省博物馆、汉口江滩公园等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根据游客交通感知时间分布图(见图3)发现,游客普遍认为乘坐火车来武汉市十分方便;其次是坐飞机来武汉市花费的时间短;来武汉市乘坐高铁十分方便,排列第三;渡轮是武汉市独特的交通工具,居第四位。

游客对乘坐火车来武汉市十分方便、坐飞机花费时间短、高铁方便的评价随时间变化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上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游客的出行变得十分便捷,因此对火车、飞机、高铁的提及逐渐下降。

游客对渡轮的独特性在逐渐上升。武汉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造就了水陆交通的发达。轮渡虽然是传统的交通方式,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压力,对于武汉市民而言是一种交通方式;对于游客来说,渡轮既是一种交通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旅游的体验项目。

武汉市的市内交通乘坐地铁比较方便的评价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在2013-2015年出现了猛增的情况。武汉市地铁不断普及,地铁具有票价低、速度快、不拥挤等优势,逐步受到游客的欢迎,逐渐成为游客在武汉市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景区内有公共交通工具随时间不断上升。根据游记文本内容2009年之前武汉市的景区内还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游客在景区内主要是步行参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市景区内逐渐配备了电瓶车、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供游客们选择,导致步行被提及的次数随时间不断下降。

游客对出租车贵的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增加使游客对出租车起步价高的关注逐渐下降。

游客对于武汉市道路拥挤的情况随时间不断上升,游客认为武汉市的市内交通越来越拥堵,对武汉市的道路交通不满意。

根据游客交通感知评价(见图4)。图4显示,游客对武汉市交通印象是公共交通工具十分快捷;其次是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内选择步行。

游客对武汉市公共交通的快捷性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这主要是游客对乘坐火车、飞机、高铁的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

游客对在景区内采取步行方式的评价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武汉市的景区内开始配备公共交通工具,游客选择增多使采取步行参观景区的人数减少。

游客对选择自驾来武汉市旅游的评价增加,侧面表明来武汉市旅游的大部分属于武汉市周边的游客,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增高,私家车的数量增多,自己开车既方便又便捷。

游客对公共交通费用的经济性和公共交通收费的合理性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而游客对公共交通的拥堵性评价随时间不断增加。

游客对公共交通的速度、转乘交通工具方便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图5显示,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感知最多的是武汉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其次是步行和自驾的其他交通方式,对公共交通的费用和时间性关注较少。

游客对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逐渐便捷,游客对此的关注降低了。

游客对其他交通方式的评价随时间不断上升。虽然游客对步行提及的次数减少,但是自驾的选择逐渐增多,因此对其他交通方式的评价还是呈现上升趋势。

游客对公共交通费用随时间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旅游业的兴盛,使游客对价格方面的关注降低。

游客对公共交通的时间性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游客认为武汉市的交通十分拥堵,在市内花费的时间增多。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利用ROSET CM6爬取携程网上关于武汉市2009-2018年网络游记内容,并通过扎根理论,总结提炼出游客对武汉市交通感知的编码表,并通过分析得出如下。

黄鹤楼是2009-2018年总体交通感知中被提及次数占比最多的;其次是武汉大学。黄鹤楼被提及的次数在2011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同时武汉大学和樱花的次数猛增,这是由于武汉市对游客开放了武大校园。昙华林、楚河汉街被提及次数随时间增加,户部巷减少。

武昌火车站是提及次数中最多的,这是因为武昌火车站是全国可以直达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的火车站之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办理、城铁、动车,同时又办理普速客车业务的铁路特等客运站,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普速铁路枢纽站。因此,大部分的游客来武汉都会到达武昌火车站,所以被提及次数也是最多的。步行是游客在景区内的主要交通方式,居第二。轮渡成为武汉市特殊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欢迎。

游客对武汉市最主要的交通感知是认为武汉市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其次是关于步行、自驾的其他交通方式;对公共交通的费用和时间性评价较少。在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方面,游客对公共交通的快捷性占据主要评价;步行是其他交通方式中占比较多的。

大部分游客武汉市的公共交通十分便捷,但是随时间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游客对坐火车、飞机、高铁的评价减少,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2009年,武汉市获批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亚洲规模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建成投入使用,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通车,7条城市高度出口公路全部建成。武汉火车站投入使用,武汉进入“高铁时代”。

游客对其他交通方式的评价随时间不断增加。游客在景区内主要是采取步行的方式,且随时间变化不断下降,这得益于武汉市在景区内开始增设公共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增多,武汉市周边游客会选择自驾的方式来此地旅游。

游客对武汉市市内交通中地铁的评价不断增加,从2013年开始急剧上升。这是因为武汉市从2004年首次通车之后,不断增加地铁的线路。2013年、2014年武汉市地铁4号线开始连接各大火车站,因此造成地铁被提及的次数大幅度上升。2016年随着武汉地铁6号线首列车到武汉,也是首列A型车到达武汉,标志着武汉进入大运量地铁时代。

游客对公共交通的费用随时间不断下降。这主要是游客对武汉市市内交通中出租车票价贵的评价随时间不断下降。一方面,由于地铁的便捷性,且票价便宜,游客选择出租车的概率减小;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租车的票价高低已经不再属于游客的首要考虑条件。

游客对公共交通的时间性随时间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游客对市内交通拥堵的看法随时间不断上升。随着武汉市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同时武汉市到处在施工等情况,造成武汉市市内的交通十分拥堵,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游客对武汉市市内交通拥堵状况的看法逐渐上升。

(作者单位:1.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人文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游记公共交通目的地
向目的地进发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动物可笑堂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