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现状、困境及建议
2019-01-30李聪颖杨乙丹
李聪颖 杨乙丹
摘 要 农业技术创新是引领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农业品质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载体,在农业推广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我国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与发达国家比肩,在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对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基地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的困境,提出土地流转政策落地、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科学管理、构建农民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推广;农业示范基地;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56
“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农业技术推广更是“三农”问题当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农业推广的成效。农业示范基地是生产活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肩负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推广的双重责任。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载体平台,其建设和发展不仅关乎农业科技的发展,害关乎农业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确保产业安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讲话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1]。
1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在各地政府的积极号召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政府、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积极合作,建立了一大批以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示范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提供了实验平台。
1.1 农业高校背靠科教优势,打造产学研基地
农业高校在建设农业示范基地的过程中,拥有豐富的人才资源、科教资源,是农业科研成果孕育的摇篮。以农业高校为主导建立的农业示范基地主要是以教学示范为主要目的,集科研、教育、示范为一体。依托高校建立的农业示范基地在农业创新以及农业示范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肩负研究、教学实习、科技示范与人才培养4大任务,以试验示范站为平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吸纳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户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西农模式”。农业高校建立的示范基地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对于市场的需求以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较少,资金支持能力也存在不足,需要依靠政府扶持[2]。
1.2 农业科研院所立足创新,助力农技推广
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的农业示范基地的主要目的为承担科研任务攻关、推广农业技术。该种类型的基地多为自有土地,科研人才有保障,经费来源也大多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经费充足、科研创新能力强。如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集农业科学实验、现代农业展示、青少年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科研院所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内生动力不足[3]。
1.3 各级政府整合域内资源,助推农业发展
各级政府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过程中,推动了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各级政府单位为了本地区农业的发展而出资建立的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服务于本地区涉农企业、农民及农业合作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培训、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提升。政府主导的农业示范基地体现了政府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由于政府的号召力和可信任力极强,由其主导型的农业示范基地能够有效带动农户的积极性,辐射范围较广、口碑较好。此外,政府的资金相较其他类型示范基地充足,基础设施完善。但由于相应农业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基地在管理中存在漏洞,管理容易存在脱节。
1.4 涉农企业转型升级,向科技型企业迈进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的灵活多变,促使涉农企业转型升级,朝向更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转变。涉农企业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打破技术壁垒,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自己业务拓展提供保障。近年来,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上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有选择性的推广种植,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的增收。但是,由于企业的营利性,对于成本高、难度大的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科研人才较少,资金链也容易断裂[4]。
1.5 农民合作社多方联合,促进农民增收
多数情况下,农民合作社使用社内成员的土地,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政府补贴以及社内成员出资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此种类型农业示范基地发挥了示范基地的生产和教学作用,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能够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农户的知识水平,有效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但由于自身科研实力及资金力量薄弱、管理人才匮乏、农户自身水平有限,对技术、政府政策、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依赖性较强。
2 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困境
2.1 地租攀升
农业是深深扎根在土地的产业,土地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生产资料,也是劳动对象。因此,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以土地为载体。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缩短农业推广的时间成本,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当前农业示范基地的高效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作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土地变得日益珍贵。土地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导致当前土地价格上涨。高昂的地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农业生产收益远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如若没有相关土地流转惠农政策作支撑,地租上涨很容易使得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停滞不前。
2.2 资金短缺
农业项目建设具有效益缓释性。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不仅受自然的影响,而且受经济的制约。农业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且后期农业示范基地也要不断地投入资金来维护基地的正常运营,成本巨大。但农业生产的资金收益相对较低,收益周期较长,一旦资金链断裂,农业示范基地就很难持续运营下去。因此,资金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5]。
2.3 管理脱节
农业示范基地管理上的脱节严重阻碍了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造成管理脱节的原因主要有2个:1)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由于人才匮乏,存在一个管理人员管理多项事物的情况;2)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者与实际管理者可能不是同一个团体,以杨凌示范区新集村葡萄示范基地为例,村委会对该示范基地实行统一管理,但葡萄示范基地的基层管理人员是农户,而各家农户只关心自己的基地,缺乏交流,导致管理上脱节,制约了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
2.4 人才匮乏
当前农业示范基地急需有文化、懂技术、专业知识牢固的农业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匮乏阻碍了农业示范基地的良性永续发展。造成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1)由于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周期性长和收益率低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农业高水平人才流向其他高收益行业;2)农业示范基地需要大面积成片的土地,而这些土地大多处于郊区偏远地区,距离城中心较远、条件艰苦,难以吸引人才,即使有指导专业技术的农技推广人员,也不会长期呆在基地当中。
3 推动农业示范基地良性发展的建议
3.1 土地流轉补贴政策“落地”
农业示范基地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流转,但由于地租的持续上涨,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的收益持续放缓,致使农业示范基地后续发展乏力。因此,对农业示范基地的土地流转惠农补贴政策一定要落地。例如,对农业示范基础建设用材给予补贴;对于达到目标面积的农业示范基地实行阶梯式补助;对进行土地流转的用户给予鼓励和补贴。各级政府单位应向农户详细讲解土地流转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并享受相应的补贴。此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配套政策也要落地,让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无后顾之忧。
3.2 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当前农业示范基地融资渠道单一,除了基地建设者的资金投入外,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一旦资金链断裂,农业示范基地的后续发展就很难维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够有效破解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瓶颈。如山东省潍坊市围绕农民致富有本钱,健全资源变资金金融创新体系,组建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台海域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蔬菜大棚质押贷款等政策措施,将农民手中沉睡的资产转化为金融资本,开辟融资新途径。
3.3 科学管理,建立反馈机制
针对当前农业示范基地管理中存在的脱节问题,要摆脱经验主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示范基地进行管理。管理中具体要做到以下4点:1)分工合理,对农业示范基地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制,对出现的问题责任到人,提高管理的效率;2)对农业示范基地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3)建
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高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4)加强各示范基地间的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享科研成果。
3.4 建设农民人才队伍
当前农业示范基地人才匮乏,难以吸纳新的人才。
农户作为农业示范基地的直接管理者,需要有专业知识作支撑。因此要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提升农业示范基地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此外,由于农户长期生活在基地周边地区,对土地具有依赖性,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通过农民职业培训,建立起具有专业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对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聪颖.杨凌示范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 王公仆,吴腾,胡良龙,等.国内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发展现状及建议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2):89-92.
[3] 王甫同.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农村经济,2016(11):55-56.
[4] 张兆敏,赵阳,任子君.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5-9.
[5] 王肖芳.河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实证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4-2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