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疽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2019-01-30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潘宏伟陈小朋王颂歌赵幸熬陈永前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家外科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潘宏伟 陈小朋 王颂歌 赵幸熬 陈永前 娄玉钤

【摘 要】 脱疽作为中医常见疾病,在古代和现代文献中经常见到。脱疽早期症状属于中医内科痹病中“脉痹”范畴,晚期属于中医外科“痈疽”范畴。与脱疽相关的西医疾病多为周围血管疾病,也属于现代风湿病范畴。因此,脱疽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属于“痹病”范畴,可作为特殊痹之一。文章对脱疽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包括脱疽的病名、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脱疽的论述和治疗,以便能更好地用于临床。

【关键词】 脱疽;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病(痹病);特殊痹;虚邪瘀;源流

脱疽,又称脱骨疽,是指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如明·申斗垣《外科启玄》曰:“足之大趾次趾,或足溃而脱,故名脱疽。”陈实功《外科正宗》曰:“脱疽之发,脱者,落也;疽者,黑腐也。”脱疽早期属于中医内科“痹病”之“脉痹”范畴,后期属于中医外科“痈疽”范畴,故本病多出现在历代外科文献中。历代医家对脱疽有着丰富的论述,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脱疽的源流及其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复习。

1 脱疽的病名

有关本病的论述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称为“脱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先改称“脱疽”,其后《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以及明清众多医家都称为“脱疽”;但也有其他称谓。现代《中医外科学》统一称为脱疽或脱骨疽,已为共识。

1.1 脱 痈 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灵枢·痈疽》中曰:“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针灸甲乙经》改称“脱疽”后,后世医家大部分不再称为“脱痈”。即使清·张璐《张氏医通》曰:“发于足趾,名脱痈(脱疽)。”也加以注明。

1.2 脱 疽 《针灸甲乙经》首先提出“脱疽”,其曰:“发于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黑。”其后《刘涓子鬼遗方》《窦氏外科全书》《立斋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理例》《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疡科选粹》《外科大成》《冯氏秘录锦囊》《医学新悟》《医宗金鉴》《疡医大全》《续名医类案》《通俗伤寒论》《疡医心得集》《外科证治全书》等多称为“脱疽”。

1.3 脱复疽 仅见于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其曰:“发于足指名曰脱复疽,其状赤黑。”脱复疽即脱疽。

1.4 脱骨疽 清代医家多称“脱骨疽”,如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曰:“凡手足之无名指,患色白而痛甚者,脱骨疽是也。”《奇效简便良方》《验方新编》也称“脱骨疽”。

另外,《东医宝鉴》《增订治疔汇要》称为“脱骨疔”;《辨证录》称“脚疽”;《冯氏锦囊秘录》《疡医大全》则曰:“手足甲疽,即脱疽也。”

2 脱疽的病因病机

脱疽多因外感寒湿毒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邪毒痰瘀,凝滞脉络而成。

2.1 感受外邪 久居寒湿之地,或冬月严寒,大寒冒雪,履冰受冷,正气亏虚,寒湿之邪侵入,或湿毒侵淫,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发脱疽。明·薛己《外科枢要》曰:“足趾患之,肿焮痛赤,此三阳经虚,而外邪所乘也。”汪机《外科理例》曰:“女人患此,……或被风邪所袭,则无血气,遂成死肉。”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冬月严寒,主使赤脚,履地不敢移,随后血水麻木,次日十指俱紫。”清·过玉书《增订治疔汇要》曰:“又有大寒冒雪,履冰受冷,其时用热水渐温,可无他虑;若火烘逼寒入骨,春来证发足趾,其趾必坏。”

2.2 湿热毒蕴 饮食不节,膏粱厚味,烟酒炙爆,或服丹石补药,日久蕴热,热毒内生,下注血脉,而致本病。如金元·窦汉卿曰:“脱疽乃肺经受热,发于两手五指头上。”如明·薛己《立斋外科发挥》曰:“此证因膏粱厚味,酒面炙爆,积毒所致。”《外科枢要》曰:“又有足趾患之者,色紫不痛,此三阳经热毒壅滞。”《外科理例》曰:“足大指赤肿焮痛,此脾经积毒下注而然,名曰脱疽。”“此症皆由膏粱厚味,或房劳太过,丹石补药所致。”《外科正宗》曰:“夫脱疽者,……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脱疽……纵食膏粱厚味法酒,又或丹石补药,勉力房劳,多致积毒脏腑。”清·祁坤《外科大成》曰:“脱疽……由膏粱之变及丹石热药之所致,此毒积于骨髓。”《外科证治全生集》曰:“脱疽,……多生足指,少毒手指,均是火毒内蕴所致。”顾世澄《疡医大全》曰:“脱疽,……小儿多从积热积毒,大人多因误服丹石兴阳等药,霸阻精道房术所致。”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曰:“脱疽者,……此由膏粱厚味,醇酒炙煿,积毒所致。”

2.3 正气亏虚 气血亏虚,不能遍行经络,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或房室不节,耗伤肾精,或病久阴血亏虚,肢末筋骨无以供养,干枯萎缩,而致趾(指)焦黑坏死,甚则脱落;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四肢,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如《立斋外科发挥》曰:“或不慎房劳,肾水枯竭;或服丹石补药;……皆肾水涸,不能制火故也。”《外科枢要》曰:“脱疽……若元气虚弱,或犯房事,外涂寒凉,内服克伐,损伤脾胃,患处不溃。”“足趾患之,肿焮痛赤,此三阳经虚。”“膏粱之人,先作渴足热,后足大趾赤痛,……此足三阴虚阴。”《外科理例》曰:“此症因膏粱厚味酒渴者,皆肾水涸,不能制火故也。”《外科正宗》曰:“夫脱疽者,……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灼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而致本病。清·陈士铎《辨证录》曰:“惟气血大亏,不能遍行夫经络,而火毒恶邪乃固结于骨节之际;脚疽之生,正气血之亏,不能周到之故。”

2.4 痰瘀外伤 脾胃虚弱,痰瘀内生;或邪滞郁久,化痰成瘀,痰瘀互结,脉络闭阻,而致脱疽;或咬伤冻伤等外伤,局部损伤,气血瘀阻,肢末无血供养,而致坏死脱落;或郁怒伤肝,血脉瘀阻不通,气血难达,而致本病。如《外科枢要》曰:“脱疽……亦有因修手足、口咬等伤而致者。”《外科理例》曰:“因冻伤两足,至春发溃,指俱坏。”“女人患此,多因扎缚,致血脉不通,……则无血气,遂成死肉。”《外科大成》曰:“脱疽……有因修甲受伤,咬伤冻伤,女因扎伤所致者。”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曰:“脱疽也,多因房劳,亏损肾水,郁怒有伤肝脾,地位偏僻,药力罕到,气血难达,易致筋溃骨脱。”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曰:“脱疽多生手指节中,無名指上最多,不红不热,肿如蟾腹疼痛,乃少阴痰气凝滞。”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有感受外邪、湿热毒蕴、正气亏虚、痰瘀外伤等,此外还与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1]。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凝滞、脉络阻塞、肢节失养。其病位主要在四肢末梢血脉、指节,以下肢多见,涉及肝、脾、肾等脏腑。本病早期多以实证为主,晚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肝脾肾亏虚为本,寒湿、热毒、痰瘀为标。

3 脱疽的主要表现

“发于足趾,名脱痈(脱疽),其状赤黑。”(《灵枢·痈疽》《针灸甲乙经》《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类经》《张氏医通》《疡医大全》)“脱疽……发于两手五指头上。”(《窦氏外科全书》《疡医大全》)“发于手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紫。”(《窦氏外科全书》)“足趾患之,色紫不痛。”“足趾患之,大痛,色赤而肿。”“足趾患之,色赤焮痛作渴。”“足趾患之,色黑不痛。”(《立斋外科发挥》《外科理例》《证治准绳》《续名医类案》)“疔生于足趾,或足溃而自脱,故名脱疽;亦有发于手指者,名曰蛀节疔,重者腐去本节,轻者筋挛。”(《立斋外科发挥》《古今医统大全》《景岳全书》《续名医类案》)“足趾患之,焮痛色赤发热。”(《立斋外科发挥》《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续名医类案》)“脱疽谓疔患于足或足趾,重者溃脱,故名之;亦有患于手,患于指者。”“足趾患之,肿焮痛赤”“足趾患之者,色紫不痛。”(《外科枢要》)“足指患一泡,麻木色赤,次日指黑,五日连足黑冷,不知疼痛。”(《外科理例》《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续名医类案》)“足大指赤肿焮痛,……名曰脱疽,喜色赤而肿。”“足疽,色紫黑,脚焮痛。”(《外科理例》《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续名医类案》)“足指患此,焮痛色赤,发热。”(《外科理例》《证治准绳》《续名医类案》)“丁生手足指,或足溃而自脱,故名脱疽;有发于手指者,名蛀节。”“手指患此,色黑不痛,其指已死。”(《外科理例》)“足指生疔,重者溃而自脱,故曰脱疽。”(《证治准绳》《疡医大全》)“是足之大指次指,或足溃而脱,故名脱疽。”(《外科启玄》)“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疮之初生,形如粟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犹如煮熟红枣,黑气侵漫,相传五指,传遍上至脚面,其疼如汤泼火燃。”(《外科正宗》《疡医大全》)“脱疽……多生手足,发在骨筋,初生如粟,色似枣形,渐开渐大,筋骨伶仃,乌乌黑黑。”“脱疽多生足指,少生手指,初起水窠黄泡者……初生如粟,里可容谷,皮色紫赤,不作焮肿。”“足小指初生如粟米,渐成白泡,三日始痛,……此脱疽也。”“足小指缝中初生一点黄粟泡,皮肉随变紫色,阴疼不肿,常如刀刺,视其形色,真脱疽也。”“脱疽初起,……或肿或紫,或麻或痛。”(《外科正宗》)“脱疽发手足趾,溃则自脱,故名脱疽。”(《疡科选粹》)“脱疽:生于足大指,亦生手大指,初起黄泡,次如煮熟红枣,久则黑气浸漫,相传五指。”(《外科大成》)“脚指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第二日脚指俱黑,三日连足面俱黑。”(《辨证录》《疡医大全》)“脱疽,生于手足指,肿大如蛇头也,肿腐溃烂。”(《医学新悟》)“凡手足之无名指,患色白而痛甚者,脱骨疽是也。”“脱疽无色白者,必现红紫之象,或痛或不痛,或麻木而冷。”“脱骨疽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亦有发于手。”(《外科证治全生集》)“多生足指之间,手指生者间或有之;……初生如粟,黄疱一点,皮色紫暗,犹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漫,腐烂延开,五指相传,甚则攻于脚面,痛如汤泼火燃。”(《医宗金鉴》《疡医大全》)“脱疽多生手足,初起如粟,渐大其色如褐,或似枣皮,渐黑渐开渐大,黑如乌羽,不知痛痒,热臭难闻。”(《疡医大全》)“有仅脱足趾者,初起色白麻痛,或不痛者,名脱疽。”(《通俗伤寒论》)“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肉陷,痛不可忍,逐节脱落;亦有发于手者。”(《急救广生集》)“脱疽者,足指生疔,重者溃而紫黑,不疼不痒,久则脱去其节,故名之;亦有患于手指者,名曰蛀节疔,重者腐去本节,轻者筋挛;……初起如粟,黄泡一点,皮色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漫延,腐烂渐开,五指相染,甚至脚面疼如汤泼火燃。”(《疡科心得集》)“脱疽多生手指节中,无名指上最多;不红不热,肿如蟾腹疼痛。”“生足趾,初起色白,麻痛或不痛者名脱疽。”(《外科证治全书》)“脱骨疽:生手足第四指,初生痛极,久则溃烂脱节。”(《奇效简便良方》)“生手足各指……或生指头,或生指节、指缝;初生或白色,痛极;或如粟米,起一黄泡,其皮或如煮熟红枣,黑色不退,久则溃烂,节节脱落,延至手足背,腐烂黑陷,痛不可忍。”(《验方新编》)“证发足趾,其趾必坏。”(《增订治疔汇要》)

历代文献详细形象地描述了脱疽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脱疽的主要症状有:初起患趾色白发凉,麻疼,行走时疼痛;日久疼痛为持续性,足背皮肤渐紫暗变黑,患趾如煮熟红枣,痛如火烧,逐渐由红转黯变黑,最后足趾溃破腐烂,疼痛剧烈,足趾坏死脱落并向足背小腿蔓延,创面较难收口;甚至出现五败证等。其发病特点:多发于寒冷季节,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更为多见,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根据其证候表现和发病特点,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足(坏疽)、雷诺氏病等临床出现本病表现者,可参考脱疽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脱疽的论述

《黄帝内经》最早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在《灵枢·痈疽》中对脱疽的症状特点以及预后等进行描述;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外科枢要》详细论述了本病的症因脉治及预后,为后世医家所尊崇。《外科理例》强调脱疽“喜其饮食如故,动息自宁,为疮善证”“此症情势虽小,其恶甚大”,后人多从其说。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惟足大指患之为脱疽;其余足指患之,曰敦疽易治;惟脱疽难治。”《外科正宗》是薛己之后论述脱疽最详细、最重要的著作,列有“脱疽论”,并论有脱疽吉逆:“起疮不渴,口润舌和,性志寻常,无妄暴急,循礼为吉;初出形如麻子,焮热作痛,一指皆肿,根脚收束者吉;已成头便作腐,肉不紫黑,疼痛有时,脓出肿消者吉;已溃先脓后腐,肉色红活,毒不走散,气不腥秽者吉。”“未疮先渴,喜冷无度,昏睡舌干,小便频数,阳痿者逆;初起形如粟米,肉便紫色,不肿刺疼,黑气延散者逆;已成疮形枯瘪,肉黑皮焦,痛如刀剜,毒传好指者逆;已溃肉枯筋腐,血水臭汗,疼苦应心,零仃彻骨者逆。”详尽描述了脱疽的不同预后,特别强调一旦发展为五败证,治疗较为困难。清代多承明代医家论述脱疽,如清·吴谦《医宗金鉴》曰:“脱疽多生足指间,黄疱如粟黑烂延,肾竭血枯五败证,割切仍黑定归泉。”“脱疽,单生于足大指,而别指生者,俱名敦疽,此非确论。”另外,《疡医大全》列有“脱疽门主论”。程鹏程《急救廣生集》列有“脚趾脱疽”;《疡科心得集》列有“辨脚发背脱疽论”。

5 脱疽的治疗

5.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温阳通脉、活血祛邪为原则。早期实证: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清热解毒通脉为主,晚期虚证或虚实夹杂:多以滋肾养血,健脾益气化痰,活血解毒为主。同时配合针灸、中药外治法等内外治结合,严重者手术治疗等。

5.2 历代医家对脱疽的论治《灵枢·痈疽》最早提出本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后世医家等皆从其说,将清创截趾术作为治疗脱疽的基本治疗方法。《千金翼方》在手术上提出“在肉则割,在骨则切”的主张,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窦氏外科全书》强调:“脱疽,其状赤紫者死,不赤者可治。”《立斋外科发挥》论治脱疽曰:“痛者,除湿攻毒,更以隔蒜灸至不痛;焮痛,或不痛者,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药;若色黑者,滋陰降火。”《外科枢要》论治更详细:“脱疽……若色赤作痛自溃者,可治;色黑不溃者,不治;色赤作痛者,……先用隔蒜灸、活命饮、托里散,再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八味丸;色黯不痛者,……隔蒜灸、桑枝灸,亦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八味丸。”为后世治疗本病更好地奠定了基础。《外科理例》治疗本病曰:“若色黑急割去,速服补剂,庶可救;黑延上者不色赤焮痛者,托里消毒更兼灸;作渴者,滋阴降火。”《证治准绳》论治脱疽曰:“初发结毒,焮赤肿痛者,以五神散及以紫河车、金线钓葫芦、金鸡舌,金脑香,捣烂敷及以汁涂敷;又以万病解毒丸,磨醋暖涂之。”用龙骨散治脚疽。《外科启玄》论治脱疽曰:“赤色,先肿痛及不痛,俱以蒜灸之;人参败毒托里之剂治之;若色紫黑者急斩去之;如黑上至踝骨不治。”《外科正宗》详细论述了脱疽的手术治疗:“乘其未及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绕扎十余转,渐渐紧之,……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粟米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指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血流不住,用金刀如圣散止之,余肿以妙贴散敷之。”强调手术禁忌:“富贵及膏粱,素饕色欲,每淤房术,纵恣日久,禁止割法。”用解毒济生汤治脱疽初起;阴阳二气丹治脱疽孤阳独旺证;清神散、雌雄霹雳火、金液戊土丹治脱疽等,比薛己的论治更一步完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脱疽曰:“凡初发而色黑不溃者,不治;毒延入腹者,不治;色黑不痛者,亦不治;色赤作痛自溃者,可治;若失解其毒,以致肉死色黑者,急斩去之。”《外科大成》论治脱疽曰:“不紫黑者生,未过节者可治。”用加味神灯照治脱疽。《辨证录》用顾步汤治疗“脚疽”。《冯氏锦囊秘录》治疗脱疽“尤宜补托气血为主,以脉消息,若黑色者不治”。清·程国彭《医学新悟》治疗脱疽“掺以海浮散,贴以万全膏”。《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本病曰:“大人以阳和汤,小孩以小金丹,最狠者以犀黄丸,皆可以消之。”“方用土蜂窠研细,醋调。”《医宗金鉴》论治脱疽曰:“初起宜服解毒济生汤,外用大麦米煮饭,拌芙蓉叶、菊花叶各五钱,贴之止痛;消之不应者,必施割法,……然割切之法,须宜早施。”《疡医大全》强调手术预后不良:“古人虽有割截之法,予见三人,俱至七八日而死。”列有“脱疽门主方”:阴阳二气丹、清神散、雌雄霹雳火、金液戊土丹等治脱疽。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论治脱疽曰:“法当内外兼治,辨证内服大防风汤、消趺汤、驱毒保脱汤等方,外用蟾蜍皮、清凉渗湿膏。”《疡科心得集》强调:“脱疽者,……古人原有割截之法,然每为病家之所忌,未可轻言。”丁尧臣《奇效简便良方》治疗“脱骨疽……甘草嚼烂厚敷,干即换,日夜勿停”。鲍相璈《验方新编》用四妙勇安汤治疗本病。

6 脱疽的转归预后

脱疽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脱疽病情复杂,病势缠绵,经久难愈,疼痛难忍,可累及多脏器,病变多样,故为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若治疗及时,积极配合,则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配合不当,出现肢节坏死脱落而致残;严重者危及生命,预后不良。

7 结 语

脱疽病位主要在四肢末梢血脉、指节,以下肢多见,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病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凝滞、脉络阻塞、肢节失养。早期多以实证为主,晚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肝脾肾亏虚为本,寒湿、热毒、痰瘀为标。本病治疗以温阳通脉、活血祛邪为原则;内外治结合,选用灸法、中药外治、手术等综合方法。若治疗及时,积极配合,则预后较好;若配合不当,病情迁延,出现肢节坏死脱落,则致残;甚者危及生命,预后不良。因此,本病应早期积极正确治疗。脱疽早期属于“脉痹”范畴,后期属于“痈疽”范畴。与脱疽相关的西医疾病多为周围血管疾病,也属于现代风湿病范畴,因此,脱疽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属于“痹病”范畴[2],可作为特殊痹之一[3]。根据规范化研究,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4],那么脱疽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因此,脱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8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2] 娄多峰,娄玉钤,李满意.中华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352-353.

[3]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9-10-05;修回日期:2019-11-02

猜你喜欢

医家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经济衰退带火外科整形业
信息速递:达芬奇进入我国肝胆外科领域
燥邪致泻说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